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四版:法趣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古代青天
半夜审案
刘文基

  明朝时候,福建人王宗在南京刑部担任典吏,官运亨通,家业兴旺。孰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正在刑部当值的王宗,突然接到家中快报,说其小妾在家中被人杀死。王宗立即赶赴家中查看究竟。
  杀人重案,刻不容缓,刑部立即部署案件侦查工作,指令由河南司侦破该案。可是令王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河南司侦查的结果是认定他杀害了自己的小妾,并将其作为杀人凶手羁押在案。
  王宗辩称,事发当时自己在刑部当值,并不在案发现场,这是刑部许多人有目共睹的,足以为证。而且,他的小妾并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自己与她的感情也十分融洽,怎么会平白无故杀她呢?
  虽然王宗的无罪辩护句句在理,但这时候的他,就是有千张嘴万张嘴也难以说清。案子拖了好几个月也不能了结。都察院遂将该案指令由浙江道御史杨逢春审理。
  与一般官员不同的是,杨逢春并没有在白天审理该案,而是发出告示,定期在某天晚上二更以后审理王宗杀人一案。
  到了指定时间,杨逢春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升堂问案,而是出人意料地命令衙役将在公堂外窥视升堂者抓获到案。这又让衙役们莫名其妙,半夜三更,谁还会来门外窥视?但事实证明了杨逢春的判断,门外还真的有两名窥视者。衙役们轻而易举将他们双双抓获。
  杨逢春如获至宝,先审讯甲,甲供述说自己是乙叫来为其做伴的,其他情况一概不知。杨逢春便释放甲,审讯乙。乙交代说,其与王宗的妻子通奸,被王宗的小妾发现了,为了防止她走漏风声,就恶人先下手,将其杀人灭口。杨逢春即将真正的杀人凶手绳之以法,而将无辜蒙冤的王宗无罪释放。
  一桩无头案件得以侦破,人们称颂杨逢春破案如神,但想不通杨逢春为什么能够侦破此案,更不明白他为什么在半夜三更审讯该案。
  杨逢春解释说,王宗的无罪辩护有理有据,究竟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难以确定,但可以断定的是凶手一定关心案件的进展。如果在大白天审理案件,前来观看的人一定很多,鱼目混珠,难以从中找出杀人凶手;如果在半夜三更审理案件,除了与该案利害攸关的杀人凶手,别的人是没有闲心去旁听的。之所以在升堂前发布告示,就是是为了引诱杀人凶手按时到堂,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