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贩毒团伙栽在一次“跨地区营销”中绍兴县警方53小时惊险破案回放通讯员 裴金红 史国邦 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文 谢敏敏 摄
“三姐”是个吸毒两年的贵州女人。三个多月前,她来到富裕的绍兴县柯桥开拓新型毒品的市场。可惜,销路还没打开,“三姐”就被绍兴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抓获。在她背后,有个远在四川成都的制贩毒团伙,其核心人物叫“九哥”。 “九哥”,在四川的“江湖”中,还有个外号叫“杰哥”。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在音乐、机械等多方面很有造诣,可惜没用在正道上。2001年起,他与人合伙制造贩卖枪支100多支,被公安部列为网上通缉要犯。2004年以来,他一直在逃。 8月8日,“九哥”和他的制毒物品一起被绍兴县警方从四川带回柯桥。“这是我们献给奥运开幕的一份厚礼。”说起抓捕过程,绍兴县公安局禁毒大队队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三姐”出现 今年5月8日,我们在柯桥某宾馆抓获了一名吸毒人员。他交代,吸食的毒品来自一个绰号叫“三姐”的贵州人。“三姐”的毒品“实惠”,毒性强,价格便宜,而且是“产销一条龙”服务。 “产销一条龙”?从这几个字眼上,我们认定此案背后必有“大鱼”。经过排查、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三姐”的毒品与黑市上的不同:它外形奇特,每粒上面都印有“WY”的标识,内在的冰毒含量也偏高,从成分归类应当属于新型毒品“麻古”。 “三姐”姓方,贵州遵义县人,在柯桥一带活动,居无定所。她与三个四川籍男子关系非同寻常,其中有两人每隔一月左右就要去趟成都,继而回柯桥与“三姐”会面。我们推断,“大鱼”可能在成都。 8月2日下午3点半,我们在某宾馆抓住了“三姐”。她根本没想到警察会来,宾馆房间里藏着吸毒工具锡箔纸、针管,以及300粒“麻古”。对“三姐”进行突审,她交代说,3个多月前,她奉命到柯桥开拓市场,由于没租到房子,就一直住在宾馆里。她不但贩毒,还吸毒,饱受“毒”害的她,对毒品表现出强烈的憎恶。利用这一点,我们突破了她的心理防线。 “三姐”只是制销毒品网络中一条“小鱼”。她交代,她有3名上线和1名下线。她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8月2日晚,成都有批货要发过来,大概在晚上11点到12点左右。这边的接头人是她,那边来人绰号叫“黄四”。 当晚,我们抓获了“三姐”的4名上下线,并撒下鱼网,等待“黄四”。
“黄四”现身 做毒品生意的人警惕性都很高,上家与下家都是单线联系,只要一次打不通对方的电话,就可能逃之夭夭。8月2日晚8点多,大家都在静候“黄四”的电话。“三姐”说,她与“黄四”接头从来都不主动打电话,每次都是“黄四”用手机打过来要求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三姐”与“黄四”之间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人物,就是“九哥”。“黄四”的“麻古”是从成都的“九哥”那里买的,“九哥”有自己的毒品加工厂,所以毒品价格便宜。“三姐”也认识“九哥”,但“九哥”从不与她直接接头,每次都是让“黄四”从成都把货送过来,交易后立即返回。 要抓获“九哥”必要先拿下“黄四”。可一直等到深夜12点,“三姐”的手机都没响,大家心里很急,这种被动等待的滋味不好受。“黄四”究竟会不会来电话呢?3日凌晨,手机突然响了,大伙狂喜。不料,打来电话的竟然是“九哥”本人。他很警觉地说,“黄四”的手机一直停机,会不会出事了?你要注意隐蔽,有情况就取消交易。 专案组分析认为,“黄四”的手机很可能是欠费停机,于是大胆提出让“三姐”给“九哥”打电话,要求给“黄四”充话费。果然,我们的判断准确,“九哥”疑惑消除。我们的心也落了地。 8月3日凌晨1点半,“黄四”打来了电话。他非常狡猾,始终不肯说明交易地点,而我们则想方设法要让他在柯桥交易。一番较量后,“黄四”终于上钩。凌晨2点半,“黄四”穿着黑色T恤,提着旅行包坐上了出租车。他没想到,我们有10名同事在等着他。他们有的扮成摩的司机、有的扮成三轮车夫,有的扮成出租车司机。 “黄四”随身携带着500粒“麻古”,对他的审讯必须在半小时内取得突破。因为,“九哥”会每半小时给他打一次电话,一旦发现异样,“九哥”就会立刻转移。“黄四”答应配合我们抓捕“九哥”,因为他明白,不这样做肯定会受到严惩。 我们一直让“黄四”与“九哥”保持联系。电话那一端,“九哥”没有察觉出任何异样。
“九哥”被抓 有了目标,我们马上通过上级公安机关一起制订抓捕方案,并得到了成都警方的积极配合。8月4日上午9时,7人组成的抓捕小组连同“三姐”、“黄四”一起抵达成都机场。有了“三姐”、“黄四”的指认,我们在成都市中心某小区的一间套房里发现了“九哥”的制毒窝点。“九哥”这人行踪不定,那天他不在房里。大家决定等。 4个小时后,我们突然闻到了一股奇怪的香味。这个味道,缉毒民警都熟悉,是毒品“麻古”。晚上8点,一个身高1.75米、50多岁的男子从外面慢慢向小区走来。此人正是“九哥”。我们迅速将他拿下。在他的房间里堆着30多箱油漆,后面藏着一整套制毒设备(压片机、烘干机、搅拌机等)、数公斤制毒原料和140多粒“麻古”。 这个“九哥”还真不简单。成都的同行说,“九哥”在当地道行很深,姓罗,1952年出生,江湖中有人称他为“杰哥”。20岁时,他与哥哥一起故意伤害致死一人,哥哥被判死刑,他被判了无期,坐了15年牢。2001起,他与人合伙制造贩卖枪支100多支,结果合伙人被判无期。多年来,“九哥”一直在逃,是公安部网上通缉的要犯。 制枪的“九哥”改行搞毒品才4个月。他很佩服我们,后悔地说,早知道就不让“三姐”去柯桥开拓市场了。这个人很聪明,兴趣广泛,他研制的“麻古”有自己的品牌,就是“WY”。 这是绍兴市第一个通过吸毒人跨区域成功摧毁特大制贩毒团伙的案件。我们算了一下,从抓获“三姐”到拿下“九哥”,我们用了53小时。这53个小时真是惊心动魄,“虚惊”不少,不过总算成功了。回到绍兴县,正好是8月8日,大家心里都很高兴,因为我们在奥运开幕晚会之前破了大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