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扣款短信卷走55万存款 密码外泄存款为老乡“埋单”
请给银行卡上把“锁”
通讯员 朱元元 杨少萍 小薇 本报记者 汪嘉林

  涉及银行卡的犯罪最近几年有不断攀升的趋势,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最近发生的两个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现在很多人已学会捂紧口袋,但对“钱来钱去俱无踪”的银行卡还是容易掉以轻心。希望大家看完本文后,多长个心眼,用警觉之心给卡上把“锁”。

  一条短信卷走一市民55万存款
  “绍兴市工商银行提醒您:贵用户4月21日在华联商厦透支8100元,该笔交易金额2日从您的其他账户内扣除交易金额,联系电话0575-882×××××。”4月22日,任女士突然收到这么一条短信。
  任女士拨通了短信上留的电话号码,对方告知其个人信息被盗用了,建议她与当地公安部门金融调查科联系,留下了一个联系方式。任又拨打了那个电话。几番辗转后,任女士为了“保住账户里的钱”,按对方指示,通过ATM机,将6张存折、银行卡的55万存款转进了对方指定的账号。
  接到报案后,绍兴警方成立专案小组。6月中旬,警方将廖培、廖新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他们交代,在绍兴、嘉兴、金华三地共骗得了两百多万元。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被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批捕,另3名犯罪嫌疑人因怀孕而被取保候审。

  提醒:收到此类消费刷卡短信切莫惊慌失措,应及时与各大银行的正规客服热线联系,不要随便拨打陌生号码,更不要向别人轻易透露自己的卡号、密码等信息,而转账更要慎之又慎。

  密码外泄打工血汗钱不翼而飞
  5月29日中午,在平湖一家箱包厂打工的安徽人钟大姐发现钱包不见了,包里除了有600元现金还有两张邮政储蓄卡。她马上到银行查询,被告知卡内的9600元已被取走。老乡盛某闻讯,挺身而出,陪她去报了案。
  因为不识字而经常让人代取存款,钟大姐的存折密码好几个老乡都知道。经警方排查,小偷终于浮出水面,竟是盛某。
  原来,盛某曾帮钟大姐取过钱,知道储蓄卡的密码。5月26日下午,盛某盗走了钟大姐的钱包,取走了邮政储蓄卡内的9600元现金,然后为自己买了一部新手机。
  “陪钟大姐去报案就不会被怀疑。”盛某在接受讯问时这样回答办案检察官。7月21日,平湖市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盛某提起公诉。

  提醒:银行卡的卡号、密码都是极具私密性的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外人透露。像钟大姐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虽然老乡之间关系很“亲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涉及财务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