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的中国反恐精英像雪豹一样
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枪是他们的手指,连着神经;他们经历魔鬼训练,挑战生理极限;他们装备先进,得到国际赞誉。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们肩负着反恐重任,但“英雄无用武之地”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安保是历届奥运会工作的重中之重。雪豹突击队是公开的中国奥运官方的安保部队,被称为北京奥运会的守护神。奥运会期间,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恐怖事件,雪豹突击队将迅速出击。随着北京奥运进入倒计时阶段,“雪豹”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传说中的反恐精锐部队 组建于2002年12月的中国武警部队特勤大队,是美国“9·11”事件后中国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而专门组建的反恐特种部队。这是一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国字号”反恐特种部队,拥有四百余名官兵,队员年龄在18—30岁之间,都是从现役武警官兵中挑选出来的。 如同俄罗斯的“阿尔法”、英国的“绿色贝雷帽”等反恐、特战部队一样,中国武警特战大队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雪豹突击队。这个响亮的名字是按照国际惯例,在去年赴俄参加“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前被正式命名的。 雪豹突击队队长曲良锋说:“雪豹突击队徽标的外观是一个盾牌的形状,意味着我们是一支反恐力量和维护稳定的坚强盾牌。这个盾牌上面的五星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里面有雪豹豹头的标记;两侧的麦穗意味着和平,表示我们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两支枪意味着我们是反恐突击的最后手段,我们要用武力来解决和平问题。” “雪豹就意味着雪山之神,它神勇无比。曾经有传说,一个猎人为了抓住一只雪豹,用了8只牧羊犬围攻,雪豹毫无惧色,最后8只牧羊犬始终没能战胜它。” 雪豹突击队队员选拔要求是:身高一般1.75米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必须在武警部队服役一年以上。候选人满足上述条件后,才有资格进入海选。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人员会被编成一个预备队,参加为期一年的训练。通过训练中各项考核的层层淘汰,胜出者被组成作战队。而作战队还需经过3个月试用期后方可正式成为雪豹突击队队员。在此过程中,淘汰量近一半。即便进入了突击队,如果队员此后在专业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跟不上其他人,仍然会被淘汰。 特殊的任务必须配给特殊的装备。防弹背心、防弹头盔、护目镜、腿带护膝、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92式9毫米手枪,他们每个人身上的单兵作战装备总价值为30万元左右——相比那些赴伊拉克作战的美国大兵人均2.8万美元的装备,他们丝毫不逊色。 不仅如此,突击队还装备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反恐怖武器,从装甲防暴车到特种排爆车,从窥视设备到高技术通讯器材,从微光夜视系统到电子计算机指挥系统,从微型冲锋枪到新式自动步枪,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雪豹突击队的成员一律没有名字,只有东一、东二之类的代号。枪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他们的手指,连着神经,长在胳膊上。除了枪,在他们的右臂上,还有那个类似图腾标志的臂章。
“魔鬼周”打磨反恐精英 “我们从来没有过双休日。”曲良锋说,早上5时30分起床参加早操,7时早饭,8时训练,12时午饭,午休一到两个小时后继续训练,19时晚饭,21时就寝,每逢周六则是22时就寝——这就是“雪豹”们一天的作息时间。 雪豹突击队队员都必须经历“魔鬼周”训练:每人标准负重35公斤,徒步行军241公里;每天休息时间3个半小时,伙食是二两米饭和1袋榨菜,同时要完成14个训练课目,包括攀登、射击、越障等。身心处于巨大压力之下的“雪豹”们,每周都会接受心理辅导。通常在顺利完成任务后,部队会统一组织一天外出作为奖励。 雪豹突击队的一名队员为练就一对铁拳,4年里打坏了8个沙袋,手指脱了好几层皮并严重变形;为了练就一双“飞毛腿”,他每年都要穿烂三十多双训练鞋,4年来他负重越野跑的距离相当于两个“二万五千里”。队员们入队至今攀登的高度相当于10座珠穆朗玛峰,而这仅仅是入门的基本功训练。还有在复杂条件下的汽车、摩托车驾驶,各种轻武器射击,排爆、侦察、越障、格斗等特种技能;同时,他们还必须经历实战背景的对抗训练、生存耐力训练、特殊条件下的行动训练、模拟仿真训练和实战训练5个步骤。 夏天,北京的气温很高,在操场训练的队员们个个汗流浃背,浸透了训练服。有人说这训练服脱下来能立在地上。原来,由于他们训练强度大,再加上天气炎热,训练服几乎没有干过。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盐碱渗透到训练服的纤维中,衣服就变硬了,经过风干就能立在地上。“虽然训练是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准备的,但我的愿望是没有任何开枪的机会。”东三(代号)说,在这里,英雄无用武之地,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中国人民会为他们自豪” 去年9月4日,首次走出国门的雪豹突击队和俄罗斯内务部内卫部队独立作战师下属的勇士特战队,一同投身到为期3天的“合作—2007”中俄联合反恐演习中。 那次演习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实战。据武警北京总队特勤支队支队长徐平介绍:在和俄罗斯勇士突击队的合作中,雪豹突击队最大的收获就是强化了实战意识。俄方同行们的组织指挥、战术意识、战术理念到武器装备,都是接近于实战。让“雪豹”们感触最深的是现场勘察地形。俄方的总指挥都是身穿便服,而且都随身带枪。勇士突击队的特战队员也都是分布在待勘地形的现场周边,装扮成闲散人员。俄方就是从实战的角度去演习,并不是为了演习而演习,这给雪豹突击队以启示,要想真正赢得未来反恐作战的胜利,必须要立足实战去训练。 在那次中俄联合反恐演习参演装备展上,雪豹突击队展示的武器装备五花八门,包括攀登突击车、便携式激光眩目枪,以及首次在海外公开亮相的新型9毫米冲锋枪等。中方人员还现场演示了“猎人”捕捉网枪的用途,该武器可发射出一次套住三四人的捕捉网。一位俄罗斯士兵看过后羡慕地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没有这样的装备。” 对于雪豹突击队的表现,俄内务部内卫部队司令员尼古拉·罗戈日金大将这样评价:他们都是中国的精英,军事能力很强,具有丰富的反恐经验。中国人民一定会为他们感到自豪!
“雪豹”们个个身怀绝技 在京郊某反恐训练基地的一次反恐演习中,雪豹突击队接受解救人质的任务。情况设想为:某日上午8时,数十名携带武器和炸药的恐怖分子化装成观众混进电影院,将数百名观众劫为人质,并以杀人质、炸影院威胁政府,提出无理要求。演习中,突击队在与“恐怖分子”谈判无效的情况下,开始实施武力强攻。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直升机快速飞临影院顶部,在离地18米的高空,只见一名武装特警打开舱门,甩下一根绳索,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抓住绳索快速垂直滑降。抓绳、下滑、降落,一气呵成,破窗、瞄准、击发动作干净利落。在突击队的合力攻击下,“恐怖分子”被一一“击毙”。 “破窗突击”是“雪豹”们必须掌握的战术技能之一。在营救人质的战斗中,他们必须在5秒钟内,沿影院墙壁下水管攀登至10米高的影院顶部,而后一跃而下,用双腿蹬碎5毫米厚的影院玻璃窗,利用惯性进入影院,随即迅速举枪射击,将影院内锁定的“恐怖分子”“击毙”。在整个攻击行动中,如果一个人的动作出现失误,那么所有的队员都要重来——在“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反恐战斗中,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在指挥所里一排整齐的显示屏上,可以同步看到反恐战斗一线敌我对抗的实况。 就是这种残酷的训练、逼真的演习,使“雪豹”们个个摔打成钢铁硬汉,练就了一身绝技,为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次,突击队接到北京市公安局来电:两名外地流窜来京的持枪杀人犯,在北京市西城区出现,突击队速派精干人员30名前去协助抓捕。30名“雪豹”身着便装开始了严密搜捕。在一幢居民楼外,两名神色可疑的人进入突击队员的视线。两名队员迅速上前盘查,对方见状拔腿就跑,一个队员纵身前扑将其中一人扑倒,另一名歹徒刚拔出手枪就被另一个队员击中拿枪的手,歹徒被成功制服。 完成抓捕持枪歹徒任务是雪豹突击队经受实战检验的一个缩影,为承担起北京奥运安保任务,雪豹突击队将根据奥运会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苦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