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4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普氏野马之死遭遇司法盲点
交通肇事撞死国家珍稀动物如何担责
民时

  普氏野马,又称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全世界目前的数量比大熊猫的数量还稀少,被誉为“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动物”。
  自今年8月15日至今,已有5匹野马相继倒在216国道328公里附近。野马之死使司法实践遭遇了一个新的盲点:交通肇事撞死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如按照普通交通事故处理,肇事者的赔偿仅微乎其微的几万元;而按照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赔偿标准,一匹野马的实际赔偿价值则是81万元。

  普氏野马相继惨死216国道

  11月6日,在新疆卡拉麦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被撞伤的一匹野马驹,经二十多天的救治,终因长期无法站立而在病痛折磨中死亡。10月6日17时左右,这匹仅4个月大、编号为“野33”号的野马驹,在国道216线325公里处,被一辆白色福田货车撞倒,造成后腿双腿骨折。这是8月中旬以来,遭遇车祸死亡的第五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存活的唯一野马,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意义。从今年8月开始,保护区内连续发生了野马遭遇车祸死亡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卡拉麦里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东北部,总面积17000平方公里,216国道自南向北贯穿整个保护区。2007年8月15日,一名司机驾车穿越保护区的途中,发现国道上躺着一匹鲜血淋漓的野马,遂向警方报案。
  阿勒泰市森林公安局卡山派出所所长邢希江立即带领民警出发。从派出所到事发现场有三百多公里,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民警到了现场后只看到野马躺在那里。通过现场勘查,警方发现这匹野马的死亡时间至少已超过十六个小时,尸体上留有明显的汽车撞击痕迹。
  “第一次听到野马被车撞死的消息,我惊呆了,第一反应是根本不相信。”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曹杰声音低哑。他那时在乌鲁木齐,还没来得及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就赶回野马中心。没有愤怒,没有泪水,一帮大男人相视无语,气氛十分沉闷。曹杰说自己当时的心情只有4个字:痛心疾首。
  这是保护区内首次发生野马被撞死亡事件,阿勒泰市森林公安局展开了调查。因为每天过路的车辆达两千多辆,线索查找十分困难。就在警方对案件展开调查的第二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悲剧再度发生。8月17日,同样是在216国道上,一匹不到一岁的小野马被过路汽车撞倒,肇事者驾车逃逸。接到路人报警后,卡拉麦里森林公安局的警员迅速赶到出事现场,野马保护观测站的巡护人员也赶到现场准备急救措施,但是小野马的后腰脊柱已经断裂。
  在抢救过程中,救援人员看到,小野马瘫倒的不远处,它的族群一直守望在那里。这个群落的头马117号种马,始终回望自己受伤的孩子,迟迟不肯离去。
  小野马靠两个前蹄在那儿挣扎,它也想站起来跟上群体,也想活下来,但就是站不起来。日近黄昏,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挣扎,小野马终于放弃了求生的努力。停止呼吸之前,小野马掉了好多泪,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忍心再看下去。
  两匹野马被撞后引起了新疆森林公安局的高度重视,警方决定悬赏通缉肇事者,这是中国警方首次为野生动物案件发布悬赏通缉令。警方研究后决定拿出两万块钱来悬赏,一匹马一万。8月23日,一张张特殊的悬赏公告开始在阿勒泰和周边市县张贴。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野马被撞事件,野放站的巡护人员在216国道沿线加大了巡逻力度,216国道纵贯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长度有177公里,巡护人员一天下来只能折返两趟。国道上往返车辆超速行驶使巡护人员忧心忡忡。

  司法实践遭遇新盲点

  9月1日6时30分,保护区内发生了第三匹野马被撞事件,在车辆猛烈撞击下,被撞野马肝脏破裂,当场死亡。
  由于这一次有过路司机的及时报案,警方在案发3小时后沿着同一方向追到了恰库尔图收费站。在监控录像中,他们在7点16分这个相近时间段里,发现了可疑车辆—— 一辆前面撞出了大坑的大巴车被警方扣住了。
  9月8日,野马种群的头马117号种马在216国道上被当场撞死。由于案件发生时,有过路司机目击到了肇事车牌号,警方在当天就抓捕了两名肇事逃逸的司机。
  在先后抓获3名撞死野马的肇事司机后,警方感到的却是无奈,因为依据现有法律,竟然无法对肇事者进行惩处。
  野马之死使司法实践遭遇了一个新的盲点,交通肇事撞死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到底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野马之死如果按照普通的交通事故来处理,那么肇事者所需赔偿的损失只有微乎其微的几万元。然而按照国家规定,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赔偿标准,是按照该种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12.5倍进行执行的。也就是说,经过初步核算,野马的实际赔偿价值是81万元。而实际上,野马的价值远远大于这个赔偿价值。作为世界濒危动物,它的价值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导致第三匹野马死亡的肇事司机是54岁、有30年驾龄的老司机哈帕尔。据他自己说,当时他开了辆新车,天还没有亮,迎面来了一辆车,开着灯,让他看不清前面的路。这时他迷迷糊糊觉得有一个东西突然跑上了公路,还没来得及刹车,就撞上了。下车一看,是个小马驹。目前,他已经向有关部门缴了22万元,还不知道问题能否解决。“可能我这辈子都还不清这笔钱了。”哈帕尔说。
  新疆西部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元欣认为,野生动物资源属国家所有,而普氏野马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任何对野马生命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他认为,过失对野马造成侵害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侵害行为发生后逃离现场的,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此外,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件,构成“交通事故”。
  在此次事件中,车辆在道路上造成野马死亡,如果野马的价值经评估后超过刑法量刑的起点,则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依情节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司机是故意行为,则应以“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罪”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谁来保护最后的野马种群?

  野马之死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头马的被撞死亡对于野马家族生殖繁衍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一匹头马倒下以后,它的整个家族就等于崩溃了。群体里面的母马现在已经怀有117号种马的后代了,现在只能是一群公马进入它的群体了,到明年产驹的时候,新的公马已经控制了这个群体,它就是这个繁殖群的老大。为了保持自己的血统,明年生下来的117马的后代它会全部咬死。
  很多人对这条纵贯保护区的国道设计提出了质疑:“公路部门修路的时候,有没有请专家论证,为什么不给野生动物留条通道呢?”
  早在野马首次野放选址时,林业部门已经考虑到国道对野马的影响了。但要再找一片水草相对丰美的区域实在是太难了。水草丰美的地段基本都属于当地牧民,选择国道附近野放实属不得已。1990年,建成通车的216国道把保护区内的洼地分成两半,路基两侧成为水源充足的低点。夏末路基两边植物比保护区内的植物枯萎得晚,每当进入夏末秋初时,野马为了采食路基两侧的饲草,有时在一个小时内就要横穿公路达5次之多。
  据新疆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处处长朱福德介绍:216国道重建时,他参加了环评工作,提出应该设立交通辅助设施的意见。但在验收时,他们没有参与,道路上也没有相关的辅助设施。对有人建议为野马修建涵洞一事,他不赞同这样做。“因为动物对涵洞有畏惧心理,未必敢过。”
  接连损失5匹野马让朱福德非常难过,他将野马在国道上频繁遭遇车祸归结为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216国道上没有设置限速标志,车辆速度一般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第二,下雨后国道两边野草丰盛且有水源,野马一般在5点至7点要喝水,往往会横穿马路。从近几起车祸发生的时间看,大都在早晨5点至7点,除了野马在此时喝水以外,司机在这时候也大多比较困乏。第三,很多游客在前往阿勒泰旅游时,路过野马野放区时大多会停下来与野马合影,导致很多野马不怕人,对人很友好,没有危险和躲避意识。
  对此,朱福德建议:在野生动物经过的路段设置限速标志和减速带以及动物经过的警示标志,如有条件可以安装探头。司机在这一路段行驶时自觉减速,注意过路的野马。同时,考虑给野马固定的水源地,避免野马横穿马路。另外,游人也不要和野马近距离接触。
  9月22日,两块“野马野放地,请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被竖立在216国道300公里和320公里处。车辆经过野马野放区时,要求限速每小时50公里。
  今天,216国道依然车来车往,普氏野马的生存危机依然没有解除。面对一匹又一匹倒在车祸中的野马,我们不能束手无策,因为它们是一群珍稀的生灵,它们是中国最后的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