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八一”特刊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疆场亮剑

  他们是共和国军人,手握钢枪担负着保卫祖国的使命。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流血流汗护卫一方平安。
  他们是最可敬的人,智勇双全尽显英雄本色。
  他们只是众多现役军人中的3个,我们却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不屈的军魂。

  船艇上护卫海上平安
  □本报记者 汪嘉林 通讯员 于陶明

  兰木长生,浙江海警第二支队33043号艇的枪帆班长。11年的海警生涯,将这个畲族小伙子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也将他磨成了支队里有名的神枪手、系解缆绳能手。在一次又一次的海上缉私、海上救援行动中,兰木长生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行动,筑起了海上的钢铁长城。

  从参军那天起,兰木长生一直就是枪帆兵。枪械就好像他的哥们儿,枪械的构造他了如指掌,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1999年12月的一个夜晚,海警33043艇奉命前往某海域执行缉私任务。
  午夜时分,雷达兵发现可疑目标,海警33043艇迎了上去,令该船停船接受检查。走私分子见形迹败露,不仅没停船,反而加大马力逃窜,海警33043艇紧紧咬住不放。发现走私船就要躲进浅滩区,艇长果断下令开枪阻击。
  走私船在海面上绕来绕去,不断地躲避扫海灯的照射。海警33043艇也随着巨浪上下起伏,晃动明显。但坐在艇用机枪上的兰木长生稳如泰山,他冷静地旋转枪座,调整枪口,瞄准,击发,一气呵成。“砰砰——”机枪发出怒吼,火舌喷出1米来长,子弹狠狠地打在了走私船上,走私分子吓得赶紧停船。
  这次行动俘获走私分子10余名,查获走私香烟4000多箱,案值达1200多万元。兰木长生也因此被浙江公安边防总队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兰木长生的手掌十分粗糙,长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这是常年系解缆作业留下的。系解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船艇能否安全靠离码头,为了练好动作要领,兰木长生常常“加班加点”地练习。现在,他撇缆的距离达到了近30米,系缆、解缆也恰到好处。
  今年4月,一艘舟山籍渔船误入嵊泗列岛海域搁浅,请求海警救援。海警33043艇赶到后发现,被困船只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几个浅滩之间,吃水较深的海警艇根本无法靠近。艇长采纳了兰木长生的提议,用拖带方法将被困船只拉出浅滩,但前提是得先将缆绳抛到渔船上。当时海上风浪达7级,人在甲板上要站稳都很困难,更别提撇缆到20多米外了。兰木长生稳稳地扎好了马步,在把握住平衡的瞬间,用尽全力将缆绳甩了出去,“啪”的一声,撇缆头刚好打在了渔船甲板上,两艘船上同时响起一片欢呼。搁浅渔船脱离了险境。
  11年过去了,兰木长生由懵懂的新兵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枪帆班长,也获得了诸多荣誉,但他已记不清自己到底参加过多少次这样的海上行动。不过记者从省边防总队了解到,仅今年以来,“海上110”就已接处警96起,救助遇险遇难群众101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废墟里还原火灾真相
  □本报记者 陈岚

  谢松明,杭州消防支队火灾事故调查科科长。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在错综复杂的火灾现场搜寻蛛丝马迹,从火灾废墟里挖出起火的原因,甚至是隐藏在大火背后的罪恶。如果说灭火救援是对勇气的挑战,那么火灾调查就是对责任的挑战。

  面对记者的采访,谢松明详细讲述了一桩发生在两年前的案子。因为即使在今天看来,它还是“很经典”——调查员在其中的作用是那样的突出。
  2005年10月8日21时,富阳王家宕村一出租房发生火灾,一对母子当场身亡。起火的是一幢两层楼的木结构老房子,死者一家住在楼上,楼下住着一位老伯和他的儿子、儿媳。火灾发生时,老伯的儿子、儿媳和楼上这家的男主人都在上班。消防员在楼梯口发现了母子俩的尸体,老伯是这场火灾中唯一的幸存者。
  老伯说,火是从楼上烧起来的,他看到起火后马上逃了出来。可杭州消防支队火灾事故调查科的调查员,却根据墙面烧损的情况和可燃物品的碳化痕迹判断出,火是从楼下的厨房烧起来的。
  调查进一步展开。
  楼下的这间厨房由两户人家共用,靠北的那只煤气灶是老伯一家用的。调查员从南侧开始清理现场。两只塑料桶“残骸”引起了调查员的注意,因为这两只桶烧毁、流淌的方向,都是向着南边的。照常理判断,南边那只液化气瓶很可能就是起火点。
  “会不会是楼上那家的女主人在为丈夫烧夜点心,不小心引发了火灾?”现场有人这样猜测,但调查员并不妄下结论。他们继续清理火场,发现现场金属变形、变色的痕迹和物品坍塌的方向,均指向北边的煤气瓶。于是,调查员将两边的煤气瓶和煤气灶作了进一步对比,发现南面的煤气瓶变色均匀,阀门金属全部烧熔,煤气灶和锅子却变形不大;而北面的煤气瓶阀门较完整,阀口的金属发青,瓶体上还粘附着很多的碳化物;而且,厨房电气线路并没有问题。种种证据显示,北边这个煤气瓶才是起火点。
  这时,现场有群众反映,火灾当天老伯买了一大块猪肉。调查员又提取了煤气瓶上的碳化物进行技术鉴定,结果显示,这些碳化物就是动物油脂。面对诸多证据,老伯不得不说出了真相:火灾当晚,他从7点多开始熬猪油,期间打了瞌睡,才酿成了火灾。后来,老伯以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很像考古学家,但对细致程度的要求却更高。因为火灾的原因是唯一的,我们要寻找的答案也必定是唯一的。”谢松明说,在常人看来,火灾调查工作是事后的工作,比不上救火危险,但事实上,调查员同样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同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也同样面临着各种危险。
  谢松明说:“每次到达火灾现场,面对受灾户和死难者家属的焦虑,面对领导和群众的关注,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挑战。只有准确分析出火灾的原因,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交待。”

  搏斗中尽显勇士风采
  □本报记者 李道演  通讯员 林正平

  孙小强,武警浙江省总队直属支队政治处副主任。他是农民的儿子,时常把母亲的叮嘱挂在嘴边;他又是一名英勇的武警战士,勇斗歹徒身中七刀也不改军人本色。身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之一的他,把生命交给了军队,交给了正义的事业。

  孙小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的朴实憨厚,是那身武警制服映衬出他作为军人的威武。他说自己的祖辈都是农民,母亲虽然不会讲大道理却叮嘱他:“好好当兵,做有用的人!”这句话,时刻激励着他。
  在孙小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套全新的军装,那是今年建军节将要更换的新制服。孙小强非常爱惜军装,当年刚分配到地区机动中队时,他是训练最刻苦的一个,每件军装都磨出了好几个洞,但他总是非常细致地把军装补得跟新的一样。他说:“这代表着军人的形象,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孙小强的左手手腕上,至今留有一条近10公分长的刀疤,这是1998年留下的。那年7月,孙小强回乡途中遇到两名持刀歹徒抢劫,身着警服的他赤手空拳在仅能容纳一人的小径上与歹徒展开了激烈搏斗。当时孙小强身中7刀,仍紧紧抱住歹徒,一同滚入10多米宽的河中……
  歹徒没能逃脱,孙小强的名字和事迹也在全国各地迅速传开,他因此当选了第二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其实,自从1989年3月入伍以来,孙小强获得的荣誉很多很多,从“擒敌能手”、“射击能手”到“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而这次,孙小强更成了全国武警学习的榜样。但他自己却常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人民给的,它已不完全属于我自己,它属于正义的事业。”
  上个月,孙小强在北京受到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他把这看作“是共和国对一名普通军人的最大褒奖,是一名平凡士兵受到的最高礼遇”。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孙小强动情地说出了“感谢党,感谢人民军队”的话语,因为“是部队造就了我的今天,并给了我一切。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