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3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中国风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违规冶炼是村民群体血铅超标元凶
——甘肃徽县血铅超标事件调查
曾华锋 王乐文

  “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烧结锅工艺生产铅产品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徽县水阳乡部分群众血铅超标的重要污染源。”9月11日,甘肃省环保局纪检组组长杨桦向记者透露,国家环保总局和甘肃省环保局组成的调查组对徽县村民群体性血铅超标事件作出了初步认定。

  患者中有149名儿童
  “许晶,5岁,血铅含量260微克/升”、“刘陇骑,4岁,血铅含量261微克/升”……一张张出自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化验单令人触目惊心。
  水阳乡新寺村村民周翔说:“这些娃都是铅中毒。村里几乎每个娃血铅都超标,最小的娃才5个月。大人也超标严重。”一个个孩子被陆续送往西京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西京医院儿科副主任成胜权介绍说:“这些患儿大多生长发育不良,个子瘦小、牙齿发育缓慢等。从医学上讲,造成如此普遍的铅超标、铅中毒,一定会有一个污染源。”
  徽县卫生局调查结果表明,截至9月7日,徽县在西京医院检测血铅的成人、儿童共计877人,有368人被查出血铅超标,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有149人。据成胜权介绍,血铅超标的儿童中,目前有11人由县乡统一安排在西京医院住院治疗,现在病情稳定,血铅含量正在下降,“如不再接触污染源,应该都能治好”。

  污染源锁定铅冶炼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体血铅超标现象?据查,新寺、牟坝村周边共有3家铅锌冶炼、化工企业,其中年产金属铅5000吨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宏宇铅冶炼厂首先被村民怀疑为导致血铅超标的污染源。
  宏宇铅冶炼厂1996年建成投产,此后由于除尘设备存在缺陷,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周边群众反映强烈。2005年10月,该厂投资300余万元完成环保改造并通过了验收。但当地群众反映,冶炼厂为了节约资金,经常在夜间停止环保设备运行,偷偷排放有害烟尘。
  “每当这家厂子排烟时,就味道呛人,非常难受。”水阳乡小学的一位老师说。这所小学距离宏宇铅冶炼厂的直线距离不足500米,平时,一些学生经常出现肚子疼、呕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该校目前进行过化验的学生血铅含量全部超标。
  9月7日中午,国家环保总局派出的工作组抵达兰州,并随同甘肃省环保局纪检组、环境监察处前往徽县调查。联合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后认为,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烧结锅工艺生产铅产品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水阳乡部分群众血铅超标的重要污染源。
  9月9日,徽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同联合调查组成员赶赴这家冶炼企业,宣布了强制拆除落后铅冶炼设备的决定。当日18时许,8台烧结锅全部被拆除落地。

  患儿得到积极治疗
  此次“铅中毒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最后确定由财政出资,尽快对症状严重的儿童进行治疗。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已对新寺村所有儿童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对70名儿童采取了营养干预和驱铅治疗。同时,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对村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对该村环境、水源、防护设施和附近铅锌冶炼厂排污情况进行卫生调查的基础上,卫生部门制定了治疗原则,指导开展血铅含量检测工作。
  据透露,下一步,甘肃省卫生厅将按照环保部门调查核实的污染范围,确定筛查人员,由市、县卫生局负责采集静脉血样,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铅检测,并据此制定高血铅症和铅中毒人员治疗方案,派专家指导当地医院、卫生院进行驱铅治疗,对血铅含量超标或轻度铅中毒人员进行营养干预。   

  链接:
  按照国家诊断标准,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微克/升为铅中毒,其中轻度铅中毒的血铅水平为200—249微克/升,重度铅中毒的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微克/升。
  对于儿童来说,血铅超标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方面。血铅水平升高会影响儿童智商。有的孩子体格生长发育受影响,还有的则表现出易患感冒、免疫力低下、腹痛、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