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结婚的旺季又悄然而至。可温州的小潘和女友却在网上发表帖子,大叹:玫瑰“陷阱”深不可测……婚庆消费有陷阱 维权利器不能忘消保委提醒:签约要详细、交费要明确、消费要留据本报记者 朱兰英
拍套婚纱照遇频频收费 今年3月初,小潘在温州某影楼订了一套婚纱照。小潘看到,在销售小姐提供的影楼相册样本上,无论是模特还是衣服,都称得上美轮美奂。可是,到了拍照那天,他才发现指定套系的衣服不是款式老旧就是脏污不堪,而陪同的试衣小姐为其选的礼服虽然比指定款式要看得舒服,但都要额外加钱。最后,小潘花了480元为准老婆订了一套非指定款的服饰。 接踵而来的收费项目,让小潘掏钱掏得有些晕眩了。化妆时,化妆师说,要有好效果,必须要有定妆水和假睫毛,当然这些不是免费的;选照片时,摄影师师说,按照行业规定,底片不能带走的,不过如果每一张加付20元,则能例外;另外,影楼事先承诺的在结婚当天免费租用的婚纱已经旧得泛黄,工作人员说,如果要换其他的婚纱,最起码再出300元…… 为了不让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喜事留下遗憾,小潘为这些意外费用埋了单。可是,他总觉得事情不应该如此,虽然许多年轻人舍得为婚姻大事掏钱,可是钱也得掏得明明白白。在帖子里,小潘提醒和他一样准备步入结婚殿堂的年轻人,玫瑰“陷阱”确实深不可测,一定要万分小心啊!
工商提醒:婚庆消费三大陷阱 记者从我省各地消保委获悉,每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都是新人们举行婚礼的高峰时段,也是婚庆消费投诉的高发时段。今年关于婚庆消费的投诉比往年又有所增加。从各地的投诉案例看,婚庆消费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婚庆承办方不履行或单方面更改、取消服务合同。 消费者事先定好的婚宴,被酒店单方面取消或以内部装修为由拒绝履行;在礼仪公司预订的婚礼头车,交完定金后,经营者又通知消费者必须一同预订礼仪服务,否则不提供头车;租的婚纱,收据上注明该婚纱的货号,但婚礼当天提供的却不是这一货号的婚纱等。 消费者李小姐在杭州某著名酒店预订了婚庆服务,并交纳了预付款。可就在临近婚礼时,李小姐收到酒店工作人员的电话说,由于他们的失误,李小姐当天的婚宴场地已经被他人订了。对于李小姐提出的赔偿要求,酒店提出,只能尽量帮其联系另外的酒店。 二是收费不透明,存在额外加价收费的情况。 影楼事先不向消费者说明具体的收费项目,等照相后要求消费者额外增加服务费用;使用婚纱摄影抵值卡消费,赠送“选婚纱服务”,但实际选婚纱却要额外加收费用;损坏物品的赔偿费过高等。 消费者张先生在杭州某酒店举办婚宴时,来宾不小心将酒店的地毯烧焦了一块,酒店方面提出了高达2000元的赔偿金。张先生不能接受,他认为,这点损坏不足以影响地毯的使用,2000元的赔偿实在太高。而酒店认为,店里有内部的规定,地毯烧坏了就得赔2000元。 三是服务质量不高,产品质量难保证。 婚纱照的相册与先前看到的样品质量不符;照片制作得不清晰;水晶相框有划痕;成册的影集有鼓包现象;由于影楼的失误把底片丢失。 防范招术:签约要详细,交费要明确,消费要留据 我省消保委的工作人员提醒准备结婚的新人们,在接受婚庆服务时注意“签约要详细,交费要明确,消费要留据”,才能避开消费陷阱。 主要的做法有:在接受婚庆礼仪服务时,消费者应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经济水平、管理相对规范、服务信誉较好的公司;签订协议时要写清具体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双方的违约责任等内容,如婚车的车型、颜色、行车路线等;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对一些口头承诺,要及时落实到书面,一旦出现争议,有据可依。 在预定婚宴时,消费者要考虑到多种可能及意外的情况,事先与经营者对违约责任进行明确的约定,尽量减少个人的经济损失;给付定金时要及时索要消费凭证;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宴席中的菜品、菜价以及服务费等相关标准。 在摄影拍婚纱照时,消费者应对服务项目的细类询问清楚,哪些项目是收费的,哪些是免费的,并在协议书上逐一注明,以防在拍照和取相过程中商家随意增加项目或提高价格多收费。 最后提醒消费者,如果出现纠纷,可及时到当地的消保委投诉,或拨打12315进行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