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凤:默默无闻的仲裁员 一推开杭州市总工会法工部的门,就看见赵爱凤忙着打电话:“你是当事人的女儿吧,请你明天到我这儿来拿一下仲裁通知书……”赵爱凤的另一个身份是: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目前我们所仲裁案件大多是关于养老保险、工伤赔偿、拖欠职工工资等方面的。”赵爱凤说,“我们所受理的仲裁案件70%都是通过调解结案的。” “我记得有一个案子我们用了各种办法来做企业的思想工作,最终获得成功调解。”赵爱凤告诉记者。杭州某企业职工汪某在2005年7月至12月期间因病住院,出院后单位不仅没给他报销医药费,还多扣了他病假期间的工资。汪某还发现单位一直未给他交纳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2006年1月汪某和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案子到了赵爱凤等人的手里后,繁琐的调解开始了。“刚开始,企业同意调解,可一听到要赔付的金额时,又不同意调解了。我们多次找企业的负责人,找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他看,再找企业方的代理律师谈,希望通过律师做企业的思想工作,争取早日调解。我们还找汪某谈,让他在赔偿款方面稍做点让步。就这样,双方同意了我们的决定,企业一次性赔偿汪某3500元。”赵爱凤说,为了使调解成功,她和其他仲裁员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说服当事人,真可谓是磨破嘴皮,跑断腿。 “在我们仲裁的案件当中,凡涉及到强制执行的,执行过程都非常困难。”赵爱凤说。赵爱凤希望政府部门能设立一个专项基金,在遇到执行难的时候,受侵害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专项基金拿到钱。
王进军、诸金来:为劳动者维权的法律工作者 王进军和诸金来是杭州市总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的工作人员。2005年4月28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至今,王进军他们共代理了103起劳动争议,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45万元。 法律志愿服务总队所接的案子,大多都是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难以解决的、律师事务所不愿意接的案子。正因为难,正因为求助无门,那些权益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这里。“富阳有个职工被借调到外地一企业上班,结果在工作中摔成重伤。由于他未和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两家企业都不愿承担赔偿,而他本人却因治疗花费了巨额医药费。这样的案子,劳动部门受理不了,律师也不愿接,现在我们正在做调解工作。多年以来,王进军和诸金来无偿地为这些困难群体打官司,凭的是他们的热忱和良心。 在离开之前,记者数了数挂在墙上的、叠在书架上的锦旗,共有20多面,锦旗表达的不仅仅是受帮助的劳动者的感谢之情,更折射了法律志愿者们金子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