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四版: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找遍天涯要将恶妻送进铁窗
贾仁山

  在大连新华医院,少女张婷婷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睁大眼睛问父亲张立国:“妈妈在哪里?”然后,拼尽全力叫了一声“妈妈”。
  当旁人都在为张婷婷的命运而奔忙时,母亲为什么没有在女儿生命的最后一刻露面?
  
  狠心母亲:抛下绝症女儿无影踪
  1986年10月1日,吉林通化干沟镇张立国,经人介绍与邻县姑娘向丽丽喜结良缘。1987年7月,女儿张婷婷出生了,夫妇俩都很开心。可是孩子刚满月,就经常感冒、发烧,严重时甚至嘴唇发紫。张婷婷两岁时,被诊断为患有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除非进行心脏移植,否则很难活过20岁。
  张立国向邻居借了400元钱,和妻子抱着女儿来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可是医生检查的结果更让张立国夫妻瞠目结舌:张婷婷不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患有肺动脉导管未闭病症!
  向丽丽几乎绝望了,她想再生一个孩子。但张立国不答应:如果有了第二个孩子,女儿就得不到父母全部的关爱。随着时光流逝,向丽丽逐渐不热心于女儿的治疗,张立国只好一个人抱着孩子到处求医。
  1992年初,张立国为了挣钱给女儿治病独自外出打工。他这一去,就是两年。1994年春节,张立国回家过年后,妻子借口回娘家便没了踪影。十多天后,张立国找遍了所有亲属家和周边乡镇,都一无所获……
  妻子没有音讯,女儿无人照顾,张立国也不能外出打工了。1995年,张婷婷8岁,张立国向邻居借了几十元钱,把女儿送到三里地以外的学校。可是没几天,她就因病回家了。但每年开学时,张立国都专门到学校买回教科书,让女儿在家自学。他白天外出打短工,晚上回家教女儿功课。父女两人就这样相依为命,一晃又是两年。
  一天,张立国一个在大连金州区开理发店的亲戚,突然来电说,她在大连街头看到过向丽丽,还叫了向丽丽一声,可她转身拉着身旁一个男人匆匆而去。张立国当即决定去大连,女儿需要妈妈的爱啊!
  1997年初春,张立国背着女儿来到了大连。父女两人天天在亲戚所说的街上寻找向丽丽。为了省下钱来看病,晚上,他们就住在火车站候车室。可是几天过去了,父女俩连向丽丽的影子也没发现。无奈,张立国背着女儿来到亲戚的理发店,托她在当地一家砖厂找了份工作。他就把女儿带到砖厂宿舍,白天,他出去干活,中午、晚上还要回宿舍用煤油炉给女儿做饭……
  
  父爱如海:大连人爱心带来希望
  2000年夏季的一天,张婷婷再次犯病。刚刚上了半天班的张立国只能请假带女儿上医院打针。因为这,张立国又失去了工作。
  在亲戚的帮助下,父女两人在海边渔村里租了一间小平房居住下来。找不到工作,张立国决定租船“出海”,捞点海货卖给鱼贩。
  有一天,张立国出海回家时,天已经快黑了。推门一看,女儿不在家。他心里忽然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转身就向海边的悬崖处没命地跑去。远远地,他看到女儿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红裙,正艰难地向悬崖上一点点爬去——女儿说不想连累爸爸了。
  从那以后,张立国为坚定女儿活下去的信心,就天天与女儿一起看报纸看电视,寻找治疗心脏病的信息。
  2005年年初,当地晚报报道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新华医院成功地为一位先天性心脏病人移植心脏的消息。张立国当即打电话到新华医院咨询……2005年3月12日,张立国背着女儿来到新华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可是,当听到女儿做心肺联合移植手术需要10-20万元手术费时,张立国蔫了。他马上找到王院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水长流:“王院长,我根本拿不出这些钱来。只要给我女儿治好病,我情愿给医院终身打工偿还。我这辈子还不完,还有我女儿。这是我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郑重承诺……”
  在得知张立国这些年来为女儿的付出以后,王院长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承诺免费为女孩做手术。
  不久,上海、北京和哈尔滨的4位专家来到医院,亲自为张婷婷检查,并集体论证。最后大家统一意见:张婷婷只能进行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手术方案定下来后,张婷婷就住在医院里等待心、肺供体。女儿住院了,张立国不能出海了,可是也要给女儿凑足在医院的生活费用,张立国决定和亲戚合开一个理发店。
  3月20日,他来到大连金州区光明工商所办理营业执照。办理过程中,张立国无意中说起了是为女儿挣点住院的生活费用。工商所的5名工作人员深深被他对女儿的深情所感动,不仅免费为他办理了工商执照,还当场为他捐款1000元。张立国一时间百感交集,泣不成声……
  张立国与女儿的真情故事传到社会上以后,无数好心人纷纷涌到医院,为父女俩捐款、捐物。

  手术失败:女儿弥留之际呼唤妈妈
  2005年7月中旬,张婷婷终于等来了心、肺供体。2005年7月18日,医院正式通知张立国:决定22日为张婷婷做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手术前夜,张立国为了缓解女儿的紧张心理,故作轻松地与女儿谈心。懂事的张婷婷还跟父亲约定:她这一生一直在生病,还没来得及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果万一手术失败了,就把她的遗体捐献给医院……
  7月22日早晨6时,张婷婷被推进手术室。这台由大连热心人捐助的高难度爱心手术正式开始了。
  张立国一直坐立不安地等在手术室门前,紧张得手心里一直冒汗。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手术后,医生出来告诉张立国:手术暂时成功,现在就看术后排异反应程度了,张婷婷目前没出现心、肺排异反应。
  隔着重症病室的玻璃,张立国看着已经醒过来了的女儿,见她脸色惨白,却挤出一点笑容来看着他,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然而,下午6时许,突然病房传来消息:张婷婷出现严重术后排异反应。
  一个小时后,王院长脸色凝重地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含着眼泪说:“对不起你这个父亲了。手术……失败了。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了,你快去看看,与她最后告个别吧。”
  张立国几乎是扑进抢救室的。张婷婷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爸爸,我不行……了。这样也……不用再拖累……爸爸了。”这个被病痛折磨了18年的女孩,忽然用尽浑身的力气呼喊着:“妈妈……你在哪里?妈妈……”话音未落,她瞪大眼睛头歪到了一边……抓着女儿冰凉的手,张立国痛不欲生,号啕大哭。
  第二天,张立国强忍着悲痛找到王院长:“虽然手术失败了,我不怪你们,我女儿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捐献遗体。请你们能够给她这个机会。”
  张立国提出要实现手术前的承诺:免费为医院打一辈子工,以偿还高达114000元的手术费用。医院领导委婉地拒绝了他的好意。当天,他流着泪与医院草签了一份捐赠遗体协议书后离开。

  愤怒丈夫:找到妻子并向警方报案
  2005年8月10日,张立国带着对妻子的愤怒回到了通化,首先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咨询了相关法律问题。随后,他开始寻找关于妻子的线索。两个月后,他终于查到了:向丽丽现在就住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砟子镇,具体位置不清楚。
  原来,向丽丽一直对不答应再生孩子的丈夫心生怨恨,趁张立国外出打工期间,她与大自己5岁、离异多年的邻居常某好上了。两人于1994年春节私奔,并于1995年生下一个女儿,后定居于江源县砟子镇。
  随后,张立国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向丽丽的家。敲门,开门的正是向丽丽。一见是他,她不由得惊叫一声,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张立国告诉她,女儿已经死去,并责问她为何要抛弃女儿。随后,两人就开始争吵。
  没想到,十多年后夫妻相见,她竟然还是恶语相向。张立国说:“女儿的病治不好,那是她的命,我们做父母的既然生了她,就该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你活得这样自私自利,哪里配当一个母亲啊!我就是豁出这条命,也要把你这个狠心的女人送进监狱!”说完,他一跺脚转身离开。
  2006年1月20日上午,悲愤的张立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流着泪来到江源县砟子镇派出所报案。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面前,向丽丽低下了头。江源县公安局随即以涉嫌重婚罪和遗弃罪,依法将向丽丽刑事拘留。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此案,向丽丽已被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