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表应该对消费者有清晰的显示本版策划 王树范 撰稿 李稹 配图 陈立波
当轿车以迅猛之势进入中国的家庭,在有车族享受轿车带来的高品质生活的同时,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很快成了他们甩也甩不脱的烦恼。 当城市街道竖起了第一台汽车临时占道计时器(俗称“咪表”),这个头上圆不溜丢的黑乎乎的仪器,让有车族看到了停车的春天。然而,人们在接受咪表停车之便利的同时,对咪表停车收费、管理的投诉与质疑也不绝于耳。为何咪表会让消费者又爱又恨?如何让咪表变得亲切起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新闻助读 赔偿与否关键在发票 由于咪表停车发票跟室内停车保管发票的性质完全不同,对此,已有省市法院出台规定:如果车主在车辆被盗、被损以后,出示的是咪表发票,法院不判决有关部门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但如果车主出示的是停车保管发票,是由人工收取保管费的,则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赵某的小车停放在停泊站处,后被人偷。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咪表公司赔偿赵某损失。 今年上半年,赵某将其银灰色的本田雅阁小车停放在由广州市某专门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的停泊站,停泊站工作人员进行了电子管理系统刷卡及书面登记。当日下午3时许,赵某取车时发现汽车不见了,他立即报警,但案件未被侦破。赵某找到停泊站及其管理公司,要求对方赔偿丢车损失。管理公司根据广州相关规定拒绝赔偿。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被告出具给原告的发票系机动车停放保管发票,其内容也明确写明是“月保费”,因此认定原、被告之间构成保管合同法律关系,认为应适用《合同法》处理,因而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车辆损失费。 消费者 咪表,想说爱你不容易
质疑一:咪表公司有权锁车吗? 最近,“咪表公司锁车”事件在温州闹得沸沸扬扬。周先生驾车外出,在市区停车时,被咪表公司的工作人员用锁车器锁住了车,理由是周先生欠咪表公司的停车费。而周先生认为,即使他欠费,咪表公司也无权扣车,并表示要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 无独有偶,在杭州临安,一名驾驶员遭遇了同样的情况,不过他没有像周先生那样用“文”道解决,而是操起了家伙——用钢锯条锯锁车器,还说“我宁可花钱买钢锯也不送钱给他们(咪表公司)。”10分钟后,锁车器被锯断,该驾驶员撕下贴在车上的《咪表管理锁车告知书》,驾车扬长而去。关于此事的争论在网络论坛上成了热帖,网友在认为驾驶员行为过激的同时,更多的人认为咪表公司无权锁车,此事应该由交警处理。 质疑二:咪表收费为何没有账单? 比之锁车这样较为极端的矛盾,更多的消费者抱怨的是咪表收费的“一头雾水”。去年刚买了私家车的方先生向记者反映说,今年春节他买了一张面值为60元的咪表停车缴费卡,停了四五次车后,发现卡里只剩下了12元。“我确实只用了四五次,按每次停车刷卡4元算,应该还有40元左右的余额,那30块钱上哪去了呢?”当他发生疑问时,才发现停车刷卡没有任何消费记录,“他们应该提供一张像电话费记录一样的明细账单。” 同样是私家车主的卞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咪表收费不够透明,“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质疑三:停车时车损为何不赔偿? “我的车在道路旁边的咪表停车位上多次被划伤,却没人来负责赔偿,也没人管,最后自己掏腰包。我交了停车费钱,就应该得到良好的服务,其中当然包括车子完好无损。怎么咪表公司光收钱不服务呢?”在银行工作的段先生的说法成了近半受访者的疑问:交了停车费,车子发生损失,该由谁负责? 咪表公司 将统筹安排让咪表更亲切
带者消费者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省内一家咪表公司。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该公司有2400个车位,1000多个咪表,它们切实为有车族解决停车难问题作出了有效贡献。同时,由于咪表收费是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采用分路段计费等不同方式,在风景区、节假日和城市高峰时段适当提高收费率,来降低平均停车时间和高峰时段的饱和度,提高停车周转率,同时可促使机动车向附近地下及公共停车场转移,改善路边停车状况,这也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有益。 对消费者提出的“明白消费”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统筹安排,将咪表收费的方式和管理完善起来。而对“锁车”问题,这位经理认为,在消费者“停车不付费”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咪表公司加强了服务和管理上的人手,这是一块很大的成本,作为企业,咪表公司也希望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措施。消费者在咪表车位停车,就和咪表公司形成了合同关系。在债务关系上,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留置权。当然,由于咪表设置在道路上,而道路又是国家设施,这就也涉及到行政法管辖的内容。他说,国外的做法是欠费的车辆由交警部门负责处罚,他也倾向于这种做法,让有行政执法权利的交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来处理这类车辆。他告诉记者,他们也在努力,让咪表越来越多地被市民接受。 专家说法 应该给发票 锁车没依据 车损赔偿看合同 那么,对于消费者提出的三大质疑,法律上应该如何理解,有关部门有否说法?记者进一步进行了采访。 浙江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叶元春告诉记者,对于咪表刷卡消费不透明等情况,省消协的工作人员曾专门做过暗访,的确发现了很多收费不规范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咪表为单表,没有自动打印票据的功能,不能给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消费凭证,功能设计上存在不足。这一缺陷,应该从管理手段上加以弥补,咪表管理部门应该考虑采用相应的手段,比如人工开票的方式,给消费者补上停车收费的凭证,保证消费者能明白消费。”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章剑生对咪表公司锁车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咪表公司在行为主体上是企业而不是行政机关,自然没有行政执法的权利,根本就不能扣押他人财物。其次,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咪表公司因为欠费就扣押他人财物,属于私力救济的一种方式,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如果消费者欠费,咪表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记录消费者车牌号码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民事上的欠费完全可以通过请求国家权利机关来救济。” 对于咪表停车中遇到车辆损坏、丢失的情况,章剑生认为 ,应该由消费者和咪表公司的付费协议的性质来决定。如果两者的协议,也就是消费者的付费凭证上写的是“停车费”,那么消费者支付的是有偿使用空间的费用,而不是寄存财物的费用,咪表公司自然就没有承担财物损坏的责任。咪表停车和普通停车场不同,咪表停车场使用的是道路这个公共资源,所以使用咪表停车场地需要支付空间使用的费用。“如果消费者和公司的协议是‘停车保管费’那就另当别论,因此还是要看双方的协议究竟是‘寄存保管财物’性质,还是‘有偿使用空间’性质,来决定咪表公司是否要对车损负责。” 采访中记者发现,设置咪表停车位,是缓解城市停车场的不足和满足多种停车需求的一个补充措施。通过设置咪表,可以让司机临时停放车辆,加速泊车位的周转,提高其使用率,为道路交通顺畅提供一定的保障。然而,良好的初衷在实施中引起的反应却众口不一。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后,发现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对此现象表示重视,他们普遍认为,咪表停车是现代城市中兼顾方便停车和疏导交通的可取办法之一,但是要想把咪表的功效更好地发挥出来,关键在于合理设置咪表停车位,用符合市场规律的办法进行咪表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