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一项项下去 生命一条条挽回本报记者 徐晓 文 陆国庆 摄
前不久,陈某驾驶安徽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金龙大型客车,在杭州市滨江区滨康、江陵路口与杭州市滨江区陈某驾驶的江铃全顺中型客车发生碰撞,造成7人受伤。事故发生不到10分钟,滨江交警大队的事故勘查车和武警杭州医院的救护车同时赶到,经过抢救,7名受伤人员全部脱离危险。这是滨江交警大队与武警医院联手开通绿色救护通道后,又一次成功的合作范例。 为了能使事故伤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抢救,减少死亡人数,滨江交警大队和武警杭州医院签订了绿色通道责任书,武警杭州医院“122”急救车24小时在大队部待命,一旦接到伤人事故报警,立即与事故勘查车一起赶赴现场,做到现场勘查与现场救治同步。同时,交警大队还促成了武警医院与浙二医院建立专家会诊制,对生命垂危的脑外伤人员由浙二医院会诊手术方案,以提高救治率。2005年以来,已有5名交通事故伤员因抢救及时并得到专家会诊,生命得以挽救。 滨江区是个新区,新修的马路宽,车速快,极易出现交通死亡事故。滨江交警大队把事故预测和路面管理有机结合,将交通安全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去年5月开通的滨康路上,交警大队提前排摸事故隐患,封闭、合并出入口17个,在道路中央建起半米高的硬隔离,有效遏止了死亡事故。 滨江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滨江,建设科技新城”的目标,将“压事故、减伤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平安建设纳入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责任分工,整合各方力量,防事故、保安全。2005年,滨江区发生涉及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死亡的交通事故3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