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6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网上买假货 找谁讨公道
陈晶晶

  网上集体受骗
  一个“抓CDMA上网卡骗子”的QQ群正在交易网站淘宝网的买家之间建立起来。
  去年底以来,这些买家都在淘宝网上向一个网名为“妖言媚惑”的卖家买过“联通CDMA包年上网卡”。而今年2月份,这些号称可以使用13个月的“包年卡”却陆续“罢工”了。来自北京联通的咨询结果更让这些买家郁闷:北京联通根本没推出过“CDMA包年上网卡”。
  受骗了!
  据一位买家说,“妖言媚惑”提供的商品简介称:“CDMA包年上网卡”从激活之日起13个自然月内,可全国漫游不限时长及流量,每张1500元。他通过淘宝网“支付宝”买了一张,没想到才两三个月就收到了欠费停用通知,原来所谓的“包年卡”只是一张普通的“包月卡”。
  淘宝网的公关经理陶然表示确有其事。他表示,据淘宝网的统计,现在受骗上当的网友已达到76名,受骗总金额超过了10万元。

  网站拒绝赔付
  网上交易图便宜快捷,不想却被骗个正着。买主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抓骗子,可是“妖言媚惑”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支付宝”承诺的“全额赔付”能不能把钱还给买主们呢?
  陶然很明确地否认了这种可能性。他说,淘宝网“支付宝”的原理是先保管买家所付款项,等消费者收到、检验并核准过物品后,再把货款发放给卖家。所以买家收货验货是关键,“CDMA包年上网卡”事件中,是买主自己的疏漏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支付宝”也因此不能给予全额赔付。
  据了解,北京联通虽然没有推出过“CDMA包年上网卡”,但中国联通的其他地方分公司却推出过针对本地的包年卡,买主很容易将此误认为联通的全国性活动。而且,买主验货往往是拨打联通10010客服电话,查询是否有此上网卡号,得到确认以后便信以为真,一般不会想到再去问一下这卡是不是包年的。
  陶然表示,淘宝网仅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不直接参与买卖双方的交易,网站的责任只是对入驻商家进行审查和剔除,但不对卖家的交易欺诈负责。网上发生交易欺诈,淘宝只能在网上剔除卖家,并为公安部门提供卖家信息,由公安部门追究卖家的刑事责任。
  据受骗买主提供的信息,“妖言媚惑”还曾以“程家大女”等网名在另一家交易网站Ebay易趣上卖过“CDMA包年上网卡”。但Ebay易趣法律部副总裁徐箐也表示,网站的地位应该是中立的,只要尽到审慎的商业责任,就应该免责。
  她认为,交易网站主要作用是网络交易的信息传播渠道,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互联网信息服务。从商业角度和能力上来说,交易网站对网站上数以亿计的每一件物品都进行质量和品牌上的审核,也是不现实的。
  徐箐还特别提到,作为一种新兴行业,交易网站的法律地位应该区别于广告法中的广告发布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柜台出租者、拍卖法中的拍卖人以及合同法中关于居间的一些规定。比如一般商场中的摊位出租都有统一的商业发票,无论在商场的哪个摊位购物,得到的发票是由商场出具的,而在网上购物,发票和凭证则是由卖家自己提供。

  立法尚需时日
  两家网站都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谨慎验货。像包年卡、家用电器等使用期比较长的商品,尤其要确认相关证明和售后服务,以免上当。一旦出现问题,只能向当地公安机关的网络监察科报案,等抓到交易欺诈的卖主才能解决问题。
  据陶然介绍,目前淘宝网已经与杭州市(淘宝网公司所在地)公安局网监处取得联系,同时正在和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联系,严密监控“妖言媚惑”的网络行踪,希望能够快点找到这个骗子。
  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国斌就此事表示,发生交易欺诈时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要不要负法律责任,负什么法律责任,现在确实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他认为,现在这些新兴的交易方式和市场都还在培育过程中,发展变化太快,因此也不适合单独立法规范,否则可能会出现大量违法现象,目前只能原则上参照现实交易中的办法处理。
  (陈晶晶)

  新闻链接
  网络售假严重 买家维权艰难

  足不出户、轻按鼠标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这种新颖的网上购物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新现象引发出新问题:网上店铺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投诉的对象,投诉内容多为货不对板、售卖假劣商品等。
  深圳消费者刘小姐在某手机网站购买一部手机,由于卖家采用款到发货的形式,她先将货款汇入对方的个人账户,收到手机后发现为翻新过的二手手机。她随后发现,网上留下的联系地址根本不存在,投诉无门。专家指出,目前网上购物存在法律和监管漏洞,消费者应留个心眼,别让不法网上商贩轻易得逞。

  网络售假严重
  目前,网上开店的投资热潮正在各地涌动。由于网络商铺投资小、门槛低,寻常百姓摇身一变就能成为网上店铺的老板。统计显示,去年全国网商数量较上年增加了4倍多,现约有2000万个网商每天忙碌在各自的网上小店中。
  各大互联网站也纷纷成立网络店铺平台,从最先开始的eBay易趣、淘宝网,到腾讯的免费C2C网站——拍拍网,再到当当网的免费C2C电子交易平台、Google的“Google?鄄Base”免费个人在线拍卖服务等,网上店铺平台越开越多,进驻门槛越降越低。
  事实上,网上店铺的竞争比现实中更激烈。目前,网上购物的顾客多抱试一试心理,市场呈现僧多粥少局面,有些新网站甚至老板多过顾客。加上网上可轻易对比货物价格,在透明的价格竞争下,进货价格如果不合理,根本没什么利润空间。在此背景下,不少网商铤而走险,以劣充好,销售假货。
  此外,网下售假者也逐步转移到网上。网上假货泛滥到何种程度?打开淘宝网站,搜索耐克鞋,结果售价为50元至200元的网页翻都翻不完;搜索劳力士手表,标价在200元以内的“劳力士”竟达上千款……

  维权非常困难
  消委会相关人士指出,眼下大多数人上网购物都是通过图片资料、网上广告来选择商品,无法看到实物,只能听凭卖家自卖自夸,极易出现货不对板等问题,而相关的监控几为空白。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网上购买商品,消费者手中的购物证据往往不足。汇寄款是网上购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费者手中除了汇款单,没有其他购物凭证。由于汇款单只注明了寄款事项,无法具体标明商品的功能、型号等内容,一旦出现纠纷,很难有足够证据来证明卖方应负的责任。加上许多网上交易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给监管部门受理与查处造成困难。

  慎选网上商铺
  专家指出,虽然网上购物容易买到假货,但不能因噎废食,否定网上购物。在目前网上购物存在法律监管空白的前提下,如何安全购到满意的物品呢?
  一位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女士讲述了她的心得。她认为,对没有网购经验的人来说,选择网站最重要,比如易趣、当当、淘宝等大型专业网站,交易的人次多、规模大、较规范,相对可靠一些。在选择交易对象时,应参考其交易次数、个人信用度、网友留言等几方面,交易次数越多越可靠,个人信用度在80%以上较可信。“在网上看到了好东西,记下它的品牌、价格,然后到大商场找到实物对比价差,价差合理可考虑网购,如果价差很离谱,一定不能贪小便宜,那样很可能买到假货。”
  (蓝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