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一版:法眼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识别火车票真伪真这么难吗?
本报记者 朱乔夫 文/摄

  去年年底,杭州铁路警方破获了我省最大的一起假火车票制售案。
  在采访中,记者询问铁路警方,除了通过宣传让旅客在铁路部门的售票窗口购买火车票,以防上当受骗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旅客识别假票的能力?参与破获那起假票案的俞警官坦率地告诉记者,他本人也无法识别火车票的真伪。
       那么到底如何识别假火车票呢?铁路方面又是怎样的情况?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火车票的票面上,除了相关的文字信息外,票面的下部印制着长长的一排条形码,只要对条形码进行扫描,就可以立判真伪。就像是在长途汽车站,如果是假票、甚至不是同一班次的票,仪器都能检测出来。
  但是,1月9日,在杭州火车站检票口,记者却看到了重复了几十年、已经让人熟视无睹的检票程序。检票人员手拿剪票钳,在旅客递过来的车票的边口上“喀嚓”一剪,留下了一个缺口,再将车票还给旅客,旅客便拿着检过的票进了站台。
  而按照检票员陈大姐的说法,如果在整个行车过程中不再进行查票的话,这张车票基本上就一路畅行无阻了。
  记者看到,当车站广播“现在开始检票”时,旅客就潮水般地挤向检票口,检票员手忙脚乱地同时对付着许多举票的手,记者粗粗计算了一下,一张票检票过程不到3秒钟。
  “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对一张火车票的真伪作出判断,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仪器检测。”陈大姐这样告诉记者。
  实际上,按照杭州铁路公安处俞警官的说法,即使在火车上进行查票,要对一张火车票的真伪进行判断,在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假火车票是否要到两张票只有同一个座位时才能被发现呢?
  俞警官说,犯罪分子一般是不会伪造有座位的车票的,这样,假票就更难被发现。
  那么,为什么如此有效的电子扫描检测手段会被铁路部门弃之不用呢?
  铁路杭州站的有关领导告诉记者,现有的检票模式之所以沿用了这么多年,自有它的好处,但是,在电子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这样的人工检票程序显然已经太落后了。铁路部门实际上已经关注到了这个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制售假票越来越猖獗,这和检票手段的落后不能说没有关系。
  但是,这位领导告诉记者,铁路部门是一个大系统,它和一般的企业或者汽车站等不一样,是全国一盘棋,如果要更新成电子检票系统,那得全国整个铁路系统一起上,在具体落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而且,对于杭州站来说,尽管这样的缺陷大家早就看到了,但由于这种改进要铁道部来作主,杭州站是不能自作主张的。
  这位领导说,他们已经就更新电子检票系统的想法向上级部门作了汇报,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用上这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