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跨国婚姻暴力的“命门”当事人诉说洋婚姻悲剧法律专家对症下药
刘潇潇 姚辉
近年来,在跨国婚姻中,中国新娘状告外籍丈夫、中国新娘离家出走等相关报道屡见报端,跨国婚姻暴力问题已成为跨国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令国人心痛的是,竟有中国女性在跨国婚姻暴力中惨死:日前,一篇题为《跨国婚姻以血腥结束、中国妻子惨死日本丈夫刀下》的报道,再次把人们关注的焦点聚拢到跨国婚姻家庭暴力上来。
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么多的中国姑娘远渡重洋去追逐异国姻缘?在一段段看似浪漫的跨国婚姻中,还存在哪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诉说
我为虚荣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 “也许是我把跨国婚姻当作实现梦想的跳板,才会使我的生活变成现在这样。”楚月的话随着嘴里吐出的烟圈向我飘来,我感觉她过去那美好的梦想也似这个动作般灰飞烟灭了。 茶馆里坐在我对面的楚月,是前不久刚刚回国的。与美国丈夫的婚姻生活虽已时过境迁,但楚月现在回想起来仍像一场噩梦:“其实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有没有错。我只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难道这也有错吗?”
楚月是个好强的女人,梦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1989年大学毕业后她在北京的政府部门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时的男朋友被分配到一家电力设计院,两人的收入虽不算很高,但在当时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他真的是个很优秀的男人。后来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我能安分守己地生活下去,也许会嫁给他,过上简单而幸福的日子。但虚荣心注定了我的生活不会那么平静。”
毕业后还不到半年,楚月的心越来越难以平静,她渴望寻找一种更加刺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生活。当时很多人到国外去留学、定居、嫁人,在她看来,出国是条可以摆脱这种平庸生活的捷径。 她常去北京一些外国人聚集的地方,在一家酒吧里,楚月结识了来自美国的汤姆。汤姆的热情让楚月心中一亮:“好吧,就是他了!”楚月接受了比她大15岁的汤姆的追求,并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抛弃了相恋多年的男友,与汤姆迅速结婚。
上世纪80年代末的跨国婚姻还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人们对跨国婚姻的接受度不高。在当时,楚月的举动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但她义无返顾地跟随汤姆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初到美国时,楚月的确跟汤姆过了一段还算开心的日子,但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没几个月,她就发现了汤姆的一些令她难以忍受的恶习:酗酒、贪图享乐、有暴力倾向。地域文化带来的差异和性格的不同,导致他们开始争吵。 婚姻关系真正破裂是在半年后的一次争吵中,汤姆对楚月大打出手,楚月被打得头破血流。因邻居报警,这次家庭暴力以警察对汤姆的扣押而暂告段落。 但是不到一个月,两人又吵起来,汤姆的拳头再次狠狠地挥向楚月,并用枪指着楚月的脑袋对她实施了“婚内强奸”。楚月报警后,汤姆因实施暴力被拘押,但后来,汤姆却作证说楚月“行为失常、歇斯底里、失去理智”,以此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在对楚月的又一次殴打后,汤姆冷冷地说:“别装可怜,你嫁给我不就是为了拿到绿卡吗?你应该感谢我让你达成愿望。”这时,楚月感到自己坠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楚月开始努力地工作,以此来维护自己仅存的自尊,这样的生活持续了5年。1994年底,汤姆要求离婚。直到现在,楚月也不知道汤姆为什么主动跟她离婚。 刚离婚的时候,她没敢告诉父母,也一度不敢回国,怕刻意掩盖的伤疤再次被揭开。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对国内家人的思念越来越难以克制,楚月终于下定决心回到了北京。当她看到父母苍老的面容时,心痛自责得难以言表。 “这次回来,见到了以前的男朋友,他已经有了一个读初中的女儿,一家三口过得很幸福。而这原本应该是属于我的幸福啊。”楚月悲凉地说,“我现在真的是一无所有。这些年来,我也好想有一个肩膀可以让我依靠,有一个人能抚平我的伤痛,但幸福却总是离我太远。或许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我为当初的盲目和虚荣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
在农活和暴力中度日如年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情况逐年增多——1982年,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1990年为23700多对,1997年则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前些年以美、加、澳居多,近年则以东亚居多,东亚中又以日本居多。 今年29
岁的子灵,来自上海郊区,面容娇好的她一心希望能走出国门,过上富足无忧的好日子。2000年5月,她被人以240万日元的价格“介绍”给了日本北海道一个比他大15岁的日本人。 那时的她对日本一无所知,当她欢天喜地地来到北海道北部的那个农村时,却发现这里的条件与国内的农村没什么差别,她只能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现实。
结婚后,她不仅要做家务,还有每天忙不完的农活。最初几个月,她还能强迫自己忍耐,但是枯燥劳累的生活日复一日,再加上与丈夫的年龄相差太多,语言不通,她变得越来越烦躁。最重要的是,婚后不久子灵就发现日本丈夫有暴力倾向,家务做得稍有不周就会招来责骂甚至拳脚相加。
婆家认为子灵是他们花了240万日元“买”回来的,她就理应为他们干活,他们这种以买主自居的高高在上的傲慢让子灵更加郁闷,倔强的她就以拒绝做农活来抗议。于是,公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们甚至怀疑她是为了骗钱而来的,丈夫对她的殴打也变本加厉。
半年后,子灵终于忍受不了这种被监视、猜忌和毒打的日子而离家出走。但是在都市里流浪了一个多月后,她终因没有学历和一技之长,没法在城市里独立生存,再次回到婆家。 她从来没把自己的遭遇告诉远在中国的亲人,直到今天,父母也不知道她在日本过的是这样的日子。每次写信回家,她都告诉父母自己在这边过得很好,她不想让父母和自己丢脸。
如今,子灵已经有了个3岁大的女儿,但她却没想过要离婚或回国,因为她不想仅仅拿着微薄的精神损失补偿金,带着一个失去了父亲的日籍女儿回到中国。她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她为自己的虚荣和无知所付出的代价!
处方 专家为应对跨国婚姻暴力支招
著名婚姻法专家巫昌祯: 最好依当地法律维护权益 由于各国文化底蕴、历史传统、家庭观念的差异,以及对彼此家世背景的陌生、风俗习惯的不适应,在跨国婚姻中,夫妻的忧虑和风险可能会比国内夫妻更多一些,容易产生问题。因而也就需要比国内婚姻更慎重,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家庭、受教育情况。 中国妇女在跨国婚姻中遇到家庭暴力,最好还是依照当地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可以求助于中国驻当地领事馆。当然,尽管跨国婚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其特定的高风险性,但是,对跨国婚姻不应全盘否定。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丽莹: 要熟悉当地的法律和救济途径
跨国婚姻暴力与国内婚姻中的家庭暴力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世界各国的婚姻法对家庭暴力都是明文禁止的。 中国妇女步入跨国婚姻,一定要熟悉当地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在国外遭遇家庭暴力后,要先报警,最好是在当地寻求法律援助或道义的救助。对侵权行为的认证和裁量、赔偿的标准等,由当地法院进行认定会比国内更有效。中国是根据侵权行为地法律来认定的,在中国起诉对于居住国外的中国当事人一方很不合算。
如果涉及到离婚,家庭暴力在中国属于法定离婚要件。但由于夫妻双方的家庭财产和工作等都在国外,国内的法院很难认证。另外,对于夫妻间的抚养义务,如果根据国外法律所获得的帮助更大,最好还是在国外处理。
剖析
家庭暴力给跨国婚姻埋下祸根 问题一: 文化差异及沟通障碍造就跨国婚姻的高风险
由于缺乏共同的文化圈,跨国婚姻的中国新娘可能要承受更多的孤独。婚姻双方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高风险决定了涉外婚姻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
问题二: 家庭暴力成为跨国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女性很多是出于经济利益的动机而选择外嫁,与外籍丈夫在经济基础上处于不对称的地位,由此而导致外籍丈夫产生焦虑、多疑及担忧的情绪,于是“暴力”就成为跨国婚姻关系中男性对妻子进行控制的直接手段。而且,往往丈夫与婆家是暴力实施的共犯。 跨国婚姻家庭暴力的原因主要归结于:金钱、经济问题,以及语言不通造成的沟通障碍。而中国新娘遭受家庭暴力时,又很少主动求助于当地救助机构,往往是由朋友或邻居发现她们受虐的事实后帮助报警或通报相关的家暴中心。
问题三: 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跨国婚姻离婚率与日俱增 近年来,跨国婚姻中的离婚增长速度甚至已高于结婚增长速度。1990年到1995年,其结婚对数增长2.4倍,而离婚对数则增长2.8倍。不少中国姑娘嫁到国外之前,对当地情况一无所知,对于她们所嫁的对象也缺乏了解,当现实和她们预计的生活差距太大时,便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很多人选择离婚。
问题四: 国际婚介管理混乱,跨国“网婚”陷阱多
随着国际婚姻数量的增加,国际婚姻介绍开始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在日本,有不少专门为日本男子介绍中国新娘的跨国婚介所;有的公司还开设了专门网站,提供中国“待嫁”女子的档案;组团前往中国相亲也是一种普遍的做法。 在国际婚姻介绍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法分子与当地黑社会相勾结,借国际婚姻的幌子,干人口贩卖的勾当。一些利欲熏心的中介为赚取高额中介费,往往将不明真相的中国女性将国外以及夫家吹得天花乱坠。还有的外国男性“婚托”与国内的介绍人和担保人相勾结,骗取中国女孩的钱财。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新娘”控诉说自己受到外籍丈夫的虐待。一些网上中介往往对客户的真实身份、详细资料一无所知,只是收取服务费、为他们介绍异国女性;这些网站还经常保证说:“如果您对这个不满意,我们可以给您换一个,一直到您满意为止。”就这样,这些中介网站便成为某些性虐待者和强奸犯“寻觅猎物”的乐土,他们只要交少量的钱,就能一个接一个地“换”受害者。 “跨国网络新娘”们终于意识到无限度地退让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许多人已经站了出来,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同时也呼吁社会关注“跨国网络新娘”这一弱势群体,提醒网上觅夫的女性擦亮眼睛,避免走跟她们一样的弯路。 据《法制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