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警花的“花样年华”本报记者 陈晓青/文 通讯员 楼启军/摄
在我省警队中,有这么一位刑侦行家。她就是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李梅——在金华乃至全省刑侦界都赫赫有名的痕迹高手。 从事指纹工作27年来,李梅凭借倔犟和不服输的性格、泼辣细致的作风、高超的痕迹技术,破获了一起起重特大刑事案件。为此,她先后2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过“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指纹破案会战”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今年8月1日,她又因此被省公安厅聘为“刑事侦查行家”。
外围调查:
指纹库的“娘子军” “以前的指纹档案都是手工管理,几千万份档案,查找起来十分不便。”多年的痕迹工作经历,使李梅深刻地感到:单凭手工操作,已很难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如果公安机关能发明自动比对指纹的技术,提高准确率、加快比对速度,那将是一次质的飞跃。 1998年,她的想法终于在组织的努力下变成了现实——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装备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并将李梅调入金华市公安局,负责筹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工作。“从1978年开始直到1997年,我干了19年的基层工作,既出现场又管理指纹档案。指纹这一行,没有人比我熟悉了。”李梅踌躇满志地去赴任了。 “刚开始我对这个自动化仪器是一窍不通,那时我想,别人能够开发出来,而我对指纹已有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难道就不如别人吗?之后我就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就是这种不服输的性格,使李梅逐渐从控制仪器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如今,她既懂指纹技术又能熟练操作系统。 同时,她还带出了一支熟练高效的指纹自动比对的“娘子军”。走进金华市公安局指纹自动识别中心,8个年轻女子坐在电脑系统前熟练地操作着。她们就是闻名金华警界的“指纹警花”。 1998年12月18日,在李梅的带领下,“指纹警花”们通过系统反复检索几年前的积案,先后破获萧山商业城某日籍商人被盗49万日元、7万元人民币的特大涉外盗窃案等一批历年久侦未破的大要案件。 指纹破案屡建战功 1998年5月6日,湖州市南浔区双村镇发生了一起凶杀案。2年过去了,当地警方经过艰苦侦查一直未能突破案件,于是请求金华警方协查。接到协查通报后,李梅立即开展技术比对。2000年8月15日,已经几天几夜未合眼的李梅突然发现电脑屏蔽上动了一下,她马上展开分析,最后成功认定了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就是安徽省广德县的李正彬。湖州警方立即按此线索顺藤摸瓜,成功抓获了两名嫌疑人。 2003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指纹破案会战。为了完成公安部下发的近70万枚现场指纹的检索任务,作为二大队副大队长的李梅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自己冲锋在前的同时,还充分发动全市指纹战线的兄弟姐妹,夜以继日地开展比对工作,终于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一仗,她们共比中各类刑事案件4329起,其中破获公安部挂牌案件15起,杀人案件9起。 金华市公安局指纹自动识别工作自1998年建立以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253起,其中破获凶杀案22起,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的榜首。李梅所带领的“娘子军”队伍也因此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和集体三等功,2004年又被授予“全省巾帼文明示范岗”。主管这项工作的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也由此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指纹破案会战”先进集体。
直接印象:
“我从小就想当警察” 李梅出身于公安世家,父母都是公安民警。父亲曾任新疆克州公安处处长,在当地威望很高,母亲也曾担任当地某支队的政治部主任。 “我从小就想当警察。”1978年,李梅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新疆克州公安处。当时,父亲认为公安工作最薄弱的是技术,于是他决心将女儿放在又苦又累的痕迹岗位上锻炼。1982年,李梅被组织上选送新疆政法干校公安痕迹班学习深造。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的她,逐渐成为当地公安机关痕迹专业的一把好手。李梅说:“我之所以能在痕迹这个又苦又累的岗位上坚持下来,与父母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他们不怕苦的作风对我影响很大。” 1984年,父母亲离休后回到了金华老家,李梅也随家人来到了金华,调到了婺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从事痕迹工作。
“我喜欢这种挑战”
刚到婺城公安分局时,整个辖区只有李梅一人从事痕迹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哪里有案件,她就在哪里。有时,她一天要勘查10多起刑事案件现场。 1991年2月14日深夜,金华芳州巷2幢7号的出租房内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做皮鞋的男青年被杀,肠子流了一地。李梅到达现场已是次日凌晨1时。 2个多小时的现场勘查初步完成后,侦查员去外围调查,领导和其他技术人员也已到别处分析案情。现场只留下李梅一个人,守着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那一次我害怕极了,现场又很臭,我很想哭。但想想自己是一名警察,怕还怎么做工作?我就拼命给自己壮胆。”
虽然害怕,但李梅边调整情绪边定下心来再次仔细勘查现场,终于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提取了一枚案犯遗留的痕迹。此时,她已全然忘记了害怕,兴奋地将这枚痕迹与侦查员访问提取的有关人员的指纹进行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就是鲍双林,此案成功破获。 这次的经历对李梅的影响很大,她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难事,她都会想:“这么恐惧的事我都经历过,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吗?”因此,不管多苦多累的工作,她都会充满热情。 李梅告诉记者,刚开始出现场时,面对尸体的确很害怕,但自从克服恐惧心理之后,她变得非常喜欢这项工作。“我很怀念以前在辖区基层的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但特别刺激!每天都有新的案情在发生,每天都有挑战在等你。我喜欢这种挑战。”
“更重要的是具备细心、耐心、责任心” “痕迹不仅仅是看现场,而是通过现场勘查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细微的蛛丝马迹来认定疑凶。这决定了痕迹工作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具备细心、耐心、责任心。”
1995年10月10日深夜,金华芝麻巷11号发生一起凶杀案,房主被人杀害在家中。经细致勘查,李梅从现场提取的痕迹分析出罪犯是爬窗入室,在盗窃过程中被房主发现进而行凶杀人。同时,李梅还在房主卧室内提取了一枚有价值的痕迹。为了找出凶手,她跑遍各县市痕迹库,都没有发现相似的痕迹。李梅又扩大范围在省内查找,最后,在省公安厅的痕迹库里成功比对出杀人犯罪嫌疑人蒋伟儿。这一次,李梅受到了组织上的嘉奖。 “进行痕迹比对,是一件非常繁琐和细致的工作。任何一个痕迹都要比对无数遍才能完成。如果没有耐心和责任心,是根本不可能找出凶手的。” 在北方长大的李梅,兼具了北方人的直爽、大胆和南方人的细腻。“我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接下一件案子,哪怕几天几夜不睡觉,也要把它做好,这样才会觉得心里踏实。”
爱跳拉丁舞的幸福女人 李梅是个漂亮的女人,脱下警服的她很难让人猜出她的职业。在她家衣架上,除了一件警服,其他都是款式新潮的漂亮女装。粉红色是李梅最喜欢的颜色。 她的同事张冉告诉记者,今年11月的一天早晨,因为刚破获一起案件,李梅的精神很好,换上平时最爱的粉红色茄克,化了淡妆,不知不觉地跳起了拉丁舞。“李梅那天漂亮极了,我感觉那时的她不是我们的队长,而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李梅跳拉丁舞要追溯到在新疆的少女时代了,多年来一直没有中断练习,她跳的拉丁舞还得过全市第一名和全省第四名。李梅说:“现在工作虽然忙,但工作之余我还尽量抽时间练习瑜珈和拉丁舞,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使我每天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做痕迹技术工作是很苦很累的,既危险,生活又无规律。我能够一直干我喜爱的指纹工作,与丈夫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1984年,李梅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小李。新婚第5天晚上11点,睡梦中的夫妻俩被一阵急匆匆的敲门声惊醒,同事小杜来叫李梅出现场,市区发生一起重大盗窃案。李梅二话没说穿起衣服、拎起勘查箱就直奔案发现场。小李告诉记者:“当时我非常恼火。别人说娶个警察老婆很风光,可我娶了个生活无规律的女刑警,什么时候不见人影都不知道。”说归说,但善解人意的他还是默默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这一过就是20多年。 如今小李办起了一家拥有数百名职工的外贸公司,成了老板。去年3月的一天,他看李梅晚上12点钟还在指纹室比对,很心疼地劝道:“你辞职回家享清福算了。还怕我养不活你吗?”但固执的李梅说:“我喜欢这一行,只想在有生之年活得有意义,能够与同事们一道在指纹领域创造更多的成绩,这是我奋斗的目标。”丈夫理解了她的愿望,从此再不提辞职的事。 虽然从1998年开始李梅就不再出现场了,但她并未停止钻研和学习。记者在她的办公室里看到很多相关书籍。李梅说:“技术无止尽,如果不经常学习实践、不亲身经历,技术水平就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刻苦、不钻研,就可能漏过蛛丝马迹,使一些案件成为悬案。只要案件告破,我就有种兴奋感和成就感,那是不干这一行的人很难体会到的。”
行家战绩: ●2000年11月破获兰溪“1996.8.16”银行被劫案; ●2001年7月破获兰溪“1994.7.24”手枪被盗案; ●2003年7月破获福建“1993.9.8”枪支被盗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