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6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女官员在一次老同学聚会时闹出了初恋“绯闻”,并且传播到香港、加拿大。为了遏制“绯闻”的蔓延,她策划了一系列谋杀案。2005年9月20日,广西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案时,本案的女主角黄敏突然“疯”了。
女官员凶斩“绯闻传播链”
阿成 谭爱芳 苏比华/ 文图

  女医生被害,局长太太浮出水面
  今年48岁的黄敏是广西北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副主任,她的丈夫是北海市某单位的局长。和她同岁的房玲是北海中医院的检验科主任,黄敏和房玲读中学的时候就是铁姐们。两人容貌姣好,特别是黄敏,不但楚楚动人,而且能歌善舞,被捧为校花。由于房玲和黄敏是闺中密友,一些喜欢黄敏的男同学都通过房玲来打探黄敏的事情。
  1977年,黄敏考上了广西医学院,房玲则被广西护士学校录取。黄敏毕业后分配到北海市人民医院,房玲分到北海市中医院。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昔日年轻漂亮的女人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黄敏嫁给了一位前途无量的官员,后又弃医从政,调入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升任社保中心副主任。房玲嫁的老公是个工人,企业效益不好,下岗在家。他们还有个儿子在上大学,家里的开销全靠房玲一个人撑着。
  地位和经济的悬殊却没有阻挡这两个好朋友的友谊,多年来两人一直来往密切。可谁都没有看出来,在两个密友之间潜伏着一个可怕的危机。
  2004年8月3日,房玲和老同学在北海大道的一家酒楼喝早茶。因为太早,她没有惊动爱睡懒觉的黄敏,可是黄敏还是直接找了过去。中午12点早茶散去,黄敏提出要送房玲回家,大家看着房玲上了黄敏的小车。
  当天晚上,房玲的丈夫在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妻子回来,手机也关机,一种不祥之兆令他坐立不安。2004年8月5日,房玲还是没有音讯,她的丈夫便到派出所报了案。8月6日,黄敏的老同学又聚会,大伙问黄敏:“知道房玲去哪了吗?那天是你送她回家的,她失踪几天了。”黄敏吃惊地摇摇头,说不知道。
  8月8日,在北海市区广东南路与疏港大道交界处附近树林的水沟里发现一具女尸,警方初步认定死者是房玲,死亡时间约在5天前。
  房玲生前没有任何仇人,也没有债务纠纷。从尸检报告上反映,房玲死前没有打斗的痕迹,身上的财物也没有丢失,不像是被劫杀。种种迹象表明,她很有可能是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所熟悉的人杀害的。警方开始挨个排查房玲的社会关系,焦点最后落在黄敏身上,大家都指证失踪那天是她送房玲回家的。可黄敏镇定地告诉警察,那天她把房玲送回家后就去了好友赵东胜那里。而赵东胜证实了8月3日中午12点半,黄敏确实与他在一起。
  黄敏和房玲是要好的朋友,从表面看没有任何杀害房玲的动机。而且在接受警方调查的这段日子里,黄敏照常上下班,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就在调查陷入困境的时候,赵东胜的自首让案子出现转机。
  8月25日早上,赵东胜来到北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支支吾吾地说他做了假证。原来,8月8日警方开始调查的时候,黄敏找到他说,那天她是最后一个见到房玲的人,担心会被警察误认为是杀人凶手,恳求赵东胜帮她作伪证,说那天和她在一起。作了伪证的赵东胜左想右想觉得不对劲:“既然没杀人,何必怕被调查呢?”经过再三斟酌,赵东胜还是选择向警察说实话。
  “无缘无故为什么找人作伪证?”当天,警方就传讯了黄敏。经过一番智力较量和心理战术后,黄敏终于交代,自己就是杀害房玲的凶手。
  
  祸从口出,玩笑埋下仇恨种子
  两个最要好的朋友有什么深仇大恨?随着审讯的展开,谜底初露端倪。
  原来,进入中年后,黄敏为渐渐逝去的青春焦躁不安起来,频繁地往返美容院,可是眼角还是不可阻挡地出现了鱼尾纹。更令人烦恼的是,脸上还疙里疙瘩地长出了很多暗疮,用过很多药,疙瘩没有治好,整张脸却被大块大块的蝴蝶斑覆盖。
  房玲对黄敏如此注重容颜很不以为然,多次劝黄敏正视自然规律,花多大的代价也留不住青春。黄敏很生气,年轻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比房玲强,可人到中年后,自己的容貌却比不上从不修饰的房玲,心理开始不平衡起来。
  不久,20多年的老同学在一家酒楼聚餐。黄敏迟到了,当她刚进入包厢,房玲就大叫起来:“我们青春美丽的黄小姐终于来到了。”同学们哄地一声笑了起来。这笑声在黄敏听来特别刺耳,她感到房玲是在故意戏弄她,“分明是当着老同学的面耻笑我人老珠黄”。
  老同学聚会,大家谈论起年少时一些青涩的初恋情结。“陈亮当年暗恋黄敏,现在是否仍秋波传情呀?”房玲一语惊人,大伙纷纷揪住陈亮,逼他从实招来。
  陈亮现在是一家单位的司机,为人憨厚老实。他笑呵呵地任由老同学拿他开心,也不反驳。黄敏急了,怕自己稍不留意就会毁了局长丈夫的名誉甚至家庭。她急忙解释和陈亮之间什么事也没有,老同学们见她满脸通红挺好玩,越发来劲起哄。黄敏怨恨地瞪了房玲一眼,房玲丝毫没有觉察出自己无心说的这句玩笑话,在黄敏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那以后,老同学三天两头聚餐,每次聚餐黄敏和陈亮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谈笑中
  心。
  “都怪房玲!”黄敏越想越气。
  
  心理失衡,疯狂斩断“绯闻传播链”
  2004年5月的一天,黄敏的一个远在香港的老同学给她打来电话:“听说你和陈亮好上了?”黄敏赶紧辩解说没有。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黄敏把所有的怒气都转嫁到房玲身上,认为绯闻传播始作俑者就是房玲。
  “要想遏制绯闻传播,只有先堵住源头,除掉房玲!”这个念头浮现脑海,一个复仇计划悄悄酝酿出来。
  黄敏有个19岁的堂弟黄海家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坡帮村。2004年7月,黄敏写信给黄海,说给他在北海介绍工作,问他是否愿意来北海?黄海一听欣喜万分,背上行装就来投奔堂姐。黄敏通过朋友帮黄海在北海市广州湾路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500元。黄海对堂姐感恩戴德,拍着胸脯说:“堂姐,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就开口,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真的吗?杀人也做?”黄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敢!”黄海不假思索地回答。
  黄海在酒店打工半个多月后,黄敏把他接到一家高级饭店。几杯酒下肚后,黄敏试探着说:“堂弟,我想叫你帮我除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坏透了,到处造谣传播我的绯闻!”没想到黄海竟爽快地点头答应。黄敏掏出200块钱,叫黄海去买尼龙绳和刀,等待她的通知。
  8月3日一大早,黄敏开车接了黄海,她交代黄海坐在后坐上,通过倒车镜看她的眼色行事。一切安排妥当后,黄敏开车来到房玲家,不巧那天房玲与同学喝早茶去了,黄敏就来到北海大道一家茶楼,让黄海在车里等候,自己则上楼去找房玲。
  聚会的老同学见黄敏来了,热情招呼。黄敏紧挨着房玲坐下,不动声色地与大家闲聊。直到中午12点,大家才逐渐散去,黄敏对房玲说:“我开车送你回去吧。”房玲什么话也没说就钻进了黄敏的车里。开车后,黄敏向房玲介绍了她的堂弟,说要先送堂弟到广东南路去。广东南路是一条很偏僻的路,过往车辆很少。当黄敏的小车来到这条路时,她放慢了车速,不停地在后视镜里向黄海使眼色。
  坐在后坐上的黄海抓着尼龙绳迟迟不敢下手。房玲看到黄敏在使眼色,奇怪地问:“你在干什么?”黄敏以为杀机暴露,便对黄海喊道:“你怎么还不动手?”黄海跃起来用尼龙绳死死勒住了房玲的脖子,黄敏停下车按住房玲,几分钟后,房玲就面条似的软了下去。黄敏发动汽车又开出100多米后,把尸体抛到小树林的水沟里。尔后,黄敏付给黄海14700元的酬金。
  2004年8月27日晚,专案组经过两天两夜的伏击,在北海市区宝谊大厦停车场将同案犯黄海抓获归案。经审讯,令警方大吃一惊,黄敏不仅要干掉“绯闻源头”房玲,而且曾两次策划实施暗杀老同学肖某某、张某,她认为这两位老同学也是“绯闻传播链”中的一环。怎奈天不遂人愿,黄敏的连环谋杀意外流产。消息传开后,黄敏的老同学们一个个闻之色变。旅居加拿大的老同学吓出一身冷汗:“天啦!太恐怖了,幸亏她被抓了,否则,保不准她还会漂洋过海追杀过来呢!”就在人们等待着在法庭上听听局长太太的杀人动机时,黄敏突然“疯”了。
  黄敏被捕后,在看守所里胡言乱语,披头散发,有时甚至脱光衣服载歌载舞,并几次以头撞墙企图自杀。2004年11月下旬庭审时,其辩护人提供了一份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作的司法鉴定,认为黄敏患有精神分裂症,处于发病状态,无责任能力。检察机关对这份鉴定提出质疑,要求复核。今年5月,北海中院委托司法部鉴定中心重新做鉴定,结论为:黄敏患有“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2005年9月20日,北海中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案时,黄敏在被告席上行为怪异,“疯”味十足。但在记者拍照时,黄敏表现出很爱面子,双手遮掩。黄敏是否真的“疯”了?这将直接关系到她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