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黑烟车督查队”在行动本报记者 汪嘉林 文/摄
■维权原因:汽车冒出的黑烟严重污染环境,杭州的环保志愿者成立了“黑烟车督查队”,专门向有关部门举报冒黑烟的汽车。 ■维权现状:志愿者们的义举,使杭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处查处黑烟车的效率和力度大大提高。 “又是这辆车!这么长时间都没修好,真是太不像话了。”朱强荣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一边拿出了手机。0571-88318153,这个电话号码对于老朱来说早已烂熟于心,近一个月来他已经拨打了上百次。“你好,是机排处(指杭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处)吗?我要举报……”一旁的张松尧当然也没闲着,他早在一边用数码相机将车及其排出的黑烟拍了下来。 忙完后,张松尧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黑烟车督查队”平时工作的一幕。“我们这些环保志愿者来自杭州的各个城区,我们都有个共同点——对机动车冒出的滚滚黑烟深恶痛绝,上个月14号,干脆成立了这支‘黑烟车督查队’。11名队员一有空便会在马路上‘巡视’,发现排放超标的车辆就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张松尧说。 其实,记者对这支“黑烟车督查队”也早有耳闻,而且据说因为他们的工作给杭州市公交总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压力。9月2日,记者找到了其中的两名队员——朱强荣和张松尧,目睹了他们与“黑烟车”之间的斗争。
志愿者:为了杭州的天更蓝 “为了杭州的蓝天碧水,打个电话,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朱强荣说。作为一个老杭州,朱强荣一直就非常关心家乡的环境。“杭州是越来越漂亮了,看看(西湖边的景色,哪个人能不为之陶醉?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越来越多,机动车也越来越多,明朗的蓝天不见了,夜里满天的繁星也不见了。作为一个杭州人能不着急吗?”其实,促成老朱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不光是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使然,他还亲眼目睹了一位老人在汽车排出的黑烟中忽然倒下的一幕,这对朱强荣来说有着不小的刺激。 “这大概是前年夏天的事情了。”朱强荣意味深长地给记者说起了那难忘的一幕。 “那时我正在公交车站等车,由于是下班时间,车站里的人很多,一阵阵热浪和一团团废气熏得人睁不开眼睛。20多分钟过去了,我身边的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一直没有等到要搭乘的公交车,开始焦急地在站内走动。一辆59路公交车喷着一大团黑烟,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开进了站内。老太太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对这黑烟显得有些迟钝,没有迅速避开。她忽然摇晃了一下,等车站里候车的乘客反应过来时,老太太已经跌倒了。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老太太送到了医院,虽然经检查并无大碍,但对于我来说,机动车尾气的危害从以前脑子中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事例。” 朱强荣一边给记者说着往事,一边还是密切注意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辆拖着“黑尾巴”的车子驶来,打断了老朱的思绪,他一个箭步跨上电动自行车追去看车子的车牌。 张松尧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这支队伍里的11名成员个个都非常认真负责,对于杭州的环保事业热情都非常高涨。“我们这里有一个女孩子,一个双休日就拨打了40多次举报电话,反映的情况相当准确。”“别看这些志愿者经常在马路上逛,其实他们平时自己的工作都很忙,为了给社会尽这份责任,他们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比如朱强荣,他是杭州百货大楼的一名职工,工作的特性就决定了他在上班时间一步都不能离开岗位。然而老朱为了能给相关部门多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常常是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在街上巡视。其他的队员也都是这样,有的甚至为了能在上班途中多发现一些‘黑烟车’,特意起个大早,绕着远路去上班。”张松尧给记者介绍。 正当张松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强荣骑着电动自行车回来了。“又是2-××××这辆公交车,我早就打过电话了。”朱强荣显得有些无奈。“也许公交公司也有难处吧。” 机排处:志愿者填补了我们工作上的空白 虽然从视觉上来看,汽车尾部排放出的一团团黑烟令人触目惊心,但至于其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有多大危害,记者心里也没底,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浙江大学特殊气体研究专家张清宇教授。 张教授说,汽车尾气中含有200多种有机化合物,而苯等多环芳烃类则是主要成分。杭州市每年从汽车尾气中产生的苯多达400吨,相当于每天1吨多,而苯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 而杭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处于群科长告诉记者:“其实,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工作是颇为吃力的,违章司机总是和管理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使管理工作非常为难。而这支‘黑烟车督查队’正好弥补了我们管理上的空白,他们通过照片、摄像等各种手段将黑烟车的真实情况提供给我们,使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效率和查处力度大大提高。” 于科长告诉记者,许多司机为通过尾气超标检测,故意将螺钉调整到废气排放的合格状态,一达标,就马上把螺钉调整到原来状态行驶,尾气又重新超标。还有些司机在排气管上打几个孔,分散超标的尾气,等到检测人员把采样管插入机动车排气管内,超标的尾气早已通过小孔四散出去。“在这些超标车中,公交车占了很大比例。司机操作不当乱踩油门、公交车常年失修以及超载是造成黑烟现象的主要原因。” 公交公司: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采访中记者发现,公交车似乎成了“黑烟车督查队”主要针对的对象,那公交公司对此又会有什么说法呢?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杭州市公交总公司。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志愿者对公司造成的压力着实不小,以前车辆冒黑烟经常得不到重视,而现在,公司内部对黑烟车的查处也非常严格,已经列入了年度考核中。“虽然修理一辆黑烟车要花费将近一万元,但这是必须的,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这位工作人员也不否认一些司机在开车时存在这一些违规操作,这也是造成冒黑烟的主要原因。 “我们现在已经有30条达标线路,虽然还不到总线路的10%,但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感谢这些志愿者对我们的监督。”这位工作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