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3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情满月牙湖 “美”在未管所
本报记者 陈卓/文 费立平/摄

  7月6日,“情满月牙湖七一主题文艺演出”在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未管所)热闹上演,演员是所民警和驻所武警战士,观众是所民警职工及家属。台上台下都相熟,演起节目来一方卖力一方叫好,融成一片。
    从去年开始,未管所就坚持在“七一”和“元宵”两个特殊的日子,推出“自己演出自己欣赏”的文艺演出,节目一次比一次精彩,效果也一次比一次好。现在,“七一主题活动周”和“元宵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未管所的两个“文化品牌”。
    
    欢歌笑语中打造“文化品牌”
    节目里有个舞蹈叫《夯》。演出前一天,一位参演的驻所武警在排练中受了伤,临时换了位武警上台,表演起来动作肯定有些不协调。“让我们欢迎他们的勇气!”主持人把情况说明了一下,观众们反而报以更热烈的掌声。
    因为工作原因,这台演出的准备是从7月1日才开始的。1日到4日,短短4天封闭式排练,就拿出了女声独唱《妈妈教我一支歌》、舞蹈《大潮铸警魂》、吉他弹唱《再度重相逢》、武术表演《醉拳》、技能展示《警卫风采》一连串有看头的节目。
    看到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到了台上大放异彩,像换了个人似的,大家的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了。
    虽然表演纯属自娱自乐,但也不失专业水准。据说,舞蹈《夯》的配乐,是杭州歌舞团为这台演出量身定做的;《大潮铸警魂》的声效合成也出自专业老师的精心编排。倾注歌舞团老师最多心血的是“未管所合唱团”表演的《东方的太阳》。这个今年刚成立的合唱团,准备在3年内成为具有专业水准的合唱团。想想看,一群没有多少声乐基础的民警,靠从繁忙工作中抽挤出来的时间训练,除了有雄心壮志,还需要努力和毅力。现在,每周一次的练习出了成果,歌舞团的老师从刚开始的无奈摇头变成了赞不绝口。

    月牙湖畔结下文学情缘
    今年5月,一本纯文学杂志在月牙湖畔的未管所诞生。“月牙湖”,由地名变成了文学杂志,继而又成了文学社的名字,聚起未管所民警的文学情缘。在第一份试刊里,特稿、散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体裁丰富得让人不敢相信,这全是出自同一管教所的民警之手。
    父亲在村口那棵大古樟树轰然倒下的那一年溘然辞世了。我在外地工作,没有赶上送终尽孝。不过我想父亲是肯定不会怪我的,因为他给我说岳飞传时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好好地为单位、为国家工作,就是尽了最大的孝道了。
    他老人家去世的第二天,我们单位的政委在百忙之中亲自赶到了我们家,父亲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耀了。
    这是《月牙湖》试刊上的一篇散文——《我的父亲》的中的一段话,作者是宣保科科长赵天赋。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写自己的父亲,下笔时就满怀感情,写完感觉更有动力了——不能辜负父亲的遗愿,要继续努力工作。
    当然,文学作品中也有俏皮型的。比如《北方女子看江南》、《我想减肥》等,让人呼吸到工作之外生活之中平实又新鲜的气息。
    目前,未管所里的“月牙湖文学社”正在聚集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第二期的来稿很多,质量也高,将要付梓。

    文化力散发“美”的潜能
    去年,未管所工会结合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专门请来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容师罗红英,为民警职工讲授“形象设计及礼仪举止”讲座。授课者从美学、礼仪、心理等不同角度阐释了“美”,听课者恍然大悟:原来“美”的内涵可以这样广——严格的警容风纪、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氛围……这些都是美,当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你就能成为最美的人。
    于是,未管所找到了发掘民警的“美”的好途径——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做一个演讲……这是对个人素质的提高;趣味竞赛,让不少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同志展露生动可爱的一面;“寻找你身边最困难的5个人”,还真发现了需要帮助的人,大家就想法子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关心他们。
    教育,探究新的方式方法;执法,做到规范文明;后勤保障,安排好相应设施和装备……安全稳定了,各方面都进入了一个良好的态势,怎样往文化方面深层次地发展,成了未管所众人思考的问题。所领导认为,文化会产生一种潜能,这种感召力能对“有令就行”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这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更得调节干警的心理状态,让工作着的人更健康更美丽。”
    “文化力是推动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看了未管所在文化建设上的努力,省监狱管理局局长葛炳瑶很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