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浩瀚的大海上,一支由27000余人组成的船队……郑和下西洋,不仅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卓越成就,而且预告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来临。郑和身后,世界正日益紧密地联成一个整体。 一年半前,一群人重新踏上了当年郑和的航程,深入到历史的细节中,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的南方海岸线,拍摄制作成了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本片共5集,每集50分钟。2005年7月11日亮相央视一套。 1405年7月11日,一支庞大的船队从中国江苏刘家港出发,驶向茫茫大海。 船队的规模是惊人的———200余艘船只,27800多人,除了文武官员,还有大批技术人员、翻译、工匠、水手,仅医士和医官就有180名。 船只的配备分工更是十分科学和精细———运载分送各国的名贵礼品和通商物资的为宝船;支撑船员后勤供应的为粮船;装运马匹的马船,便于船员登陆后乘马前进;坐船与战船都是军用船只,以保卫船队安全及应对突发的战事。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贮藏淡水的水船。 这种规模空前的远航前后进行了7次,持续了28年,足迹遍及马六甲海峡、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及非洲东海岸,造访了当时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郑和的阿拉伯血统 这支船队的指挥者叫郑和。他是谁?是怎样成为这场海上奇迹的主人公的?又是什么吸引他7次前往? 有人说,出动这支庞大的船队,是为了寻找一个重要人物———被明成祖朱棣赶下台的建文帝朱允炆。但事实上,朱棣选择郑和出任船队统帅,与他的血统有极大关系。 郑和原名马和,祖父是一位入仕元朝的色目人,也就是说,郑和具有一部分阿拉伯人血统。明朝建立14年后,朱元璋派大军征讨云南,年仅12岁的马和在战乱中被俘受阉,掳至南京后,当了燕王朱棣的侍童。在“靖难之役”中,马和立下汗马功劳。朱棣登上皇位后,于永乐二年的大年初一,赐马和为郑姓,并任命他为出洋船队的正使太监。 西去的航程,对郑和而言,可说是精神上的寻根之旅。尽管后来他皈依佛门,但血统使他不仅具有经商天分,而且在与南洋、西洋人的交往中,占据了身份上的先天优势。 仅剩的航海图 令人费解的是,如此规模的航海壮举,我国的史料中却几乎找不出任何记载。 顾起元在1628年编纂的《客座赘语》中透露,1465~1487年间,兵部侍郎刘大夏焚毁了国家档案馆中有关郑和出海的全部文献。只有一幅由郑和本人亲手绘制的航海图,由于被明代学者茅元仪辑入《武备志》,才躲过此劫流传至今。 航海图全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描述了船队自刘家港出发,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全过程。航行的起点是南京城东南角的宝船厂,地图末端,则是一座名为“忽鲁谟斯”的岛屿。 这幅航海图并不像中国传统地图那样上北下南,而是以船头的方向为前方随机绘制,采取一字展开的手卷式,所标示的整个航线是从右至左连贯的,与这些航线原来的实际方向并不相同。 神奇的诺亚方舟 历经沧桑,当年郑和宝船的图纸早就不见了。那是一些什么样的船,到底有多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代陈列室里,有一根长度为11.07米的铁力木舵杆。这是1957年南京市文管会在宝船厂遗址发现的,几乎可以确定,它就是为郑和船队打造的。按比例推算,拥有这根舵杆的船只长度约55米。然而,哥伦布1492年航向新大陆所用的旗舰也只有35米长。 郑和的旗舰(一号宝船)到底多大?《明史》的记录是“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如果以米换算,一号宝船的长宽分别达到了140.7米和57米,长度已接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新式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杭州号”与“福州号”的长度156米。 15世纪初的明朝,能在七八个月内制造近60艘这样的超级帆船吗?尤其在当时尚无螺焊工艺,如此巨大的帆船能够在海洋上保全自己,而不致粉身碎骨吗? 事实上,有确凿的史料表明,我国宋代就有了长达36丈的战船,在明代,44丈这个尺度完全无须少见多怪。 瓷器———中国 青花的旅行是从昌江边的景德镇开始的。景德镇距海岸线只有302公里,出窑的上等青花瓷器将进入鄱阳湖,由九江进入长江,在长江口登上郑和的帆船。 茶叶不仅是船上的重要货物,也是不可或缺的减震工具。只要将瓷器置于装满茶叶的箱内,用厚而柔软的茶叶将青花覆盖,它们就可以高枕无忧。 青花的第一站是占城国的新州港(今越南归仁港)。占城人惊喜地收下了青花,献出了最宝贵的礼物———犀牛角、象牙、伽蓝香……经过爪哇、苏门答腊,船上的瓷器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香料,诸如柏香、檀香、罗斛香,乃至价值连城的龙涎香。 或许,郑和船队远行的目的并不在于以物易物的实物贸易,当整个西方世界都以“瓷器”作为中国的代称,郑和船队才真正完成了使命。瓷器所向披靡,使中国其后几百年中的对外贸易一直是顺差,西方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麒麟原来是长颈鹿 郑和船队奉行的“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方针,为明朝赢得了更多的朋友,从而使中国通往西方的海上走廊畅通 无阻。 索马里古称“麻林国”,史料中记载有大明王朝与它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永乐十三年(1415),麻林国使者随郑和的船队,为明成祖带来一只“麒麟”。 麒麟是神话中的动物,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神兽。传说中的麒麟从不食肉,走路也避免踩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只有在清明之地或圣人出现时,它才显露真身。 翰林学士沈度的《麒麟图》让我们看清了麒麟的真实影像,它实际是来自非洲的长颈鹿。这只动物,不仅在形象上几乎完全符合国人对麒麟的想象,甚至索马里人对长颈鹿的称呼“Girin”,也与麒麟的发音不谋而合。 作为回报,朱棣命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护送麻林使团归国。 戛然而止的航海史诗 1430年6月29 日,明成祖朱棣驾崩6年后,当时在位的皇帝朱瞻基(朱棣之孙)颁诏,命郑和第七次出海。 这一年,郑和已经60岁。他似乎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以及朝廷官员销毁他全部航海档案的可能性,出发前,他在刘家港和福建长乐的天妃宫中树立了两块石碑,记述前6次航海的经历。这两块石碑,几乎成为我们今天能够面对的有关郑和航海的仅有的原始文字资料。 1432年1月12日,郑和开始了他生命中、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远航。此次航行的分船队一直抵达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天方国)。9个月后,随船前来的阿拉伯国家使臣从北京紫禁城的午门鱼贯而入,在奉天殿进献贡品。然而,这一次,人们没有从归航者中发现郑和。 据说郑和与各支分船队在古里集合时,病逝于古里。现在,人们可在南京牛首山下找到一座郑和墓,但没人能说清它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