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一位摄影记者,在街上被小偷偷了钱包后突发奇想:偷拍小偷,把小偷的行为公之于众。这位记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下了数个小偷偷窃的过程。许多小偷在他的照片面前低下了头,市民通过这些照片知道了该怎样防范。 偷拍缘由: 被偷的记者要曝小偷的光
40岁的刘滨是个老摄影记者了,肩上背个摄影包脖子上永远挂个照相机,他是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漏掉最精彩的瞬间。 有一天,刘滨在大街上抢拍一个突发事件,拍好后急急忙忙打的回报社,他要马上向编辑交照片。下车时一摸口袋,钱包没了,只得让同事出来付打的费。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让小偷偷了钱包。他回到办公室,同事们正在议论近来小偷很多,许多人都被偷了钱包,偷窃过程中还发生了打人伤人事件,公安部门正准备进行专项整治。 刘滨越想越生气,整整两天都不开心。想着想着,他突发奇想:“我也跟这些混蛋学学‘偷’,偷拍他们作案的过程,然后公之于众,大家知道小偷是如何偷的自然就会防范了。” 刘滨把自己的想法向领导一汇报,领导非常支持。合肥市警方知道此事后,表示愿意大力协助他拍摄,具体方案是刘滨跟着反扒民警偷拍小偷的“工作”过程。 2005年4月8日,刘滨正式开始了他偷拍小偷的工作。 屡屡失败: 贼有第三只眼 刘滨非常自信地投入到偷拍小偷的工作中,他脖子上挂两部照相机,穿一件风衣,把照相机隐藏起来。 几名反扒民警开始投入工作了,他们在人群中搜寻着小偷。突然,一名民警跟踪一个穿夹克衫的青年而去。有目标了,刘滨非常兴奋地跟过去,他学着电影中侦查员的样子,一躲一闪地跟在后面。只跟踪了两三分钟,小偷就溜掉了。民警一时情急,数落刘滨:“你这人怎么搞的,以为这是拍电影呀。一看你那躲躲闪闪的样子,小偷就知道你在跟踪他。你要跟平常一样,他才不会发现你。”民警意识到说话太重,马上道歉,并告诉刘滨:“贼都长着一双特殊的眼睛,我们看到那双贼眼,就认定跟踪上他,一般不会出错。贼还长着第三只眼,就是这第三只眼,才让他们有躲开危险的本事。我们干反扒的,就得练出防贼第三只眼的本事。你是记者,当然没这本事了,这是很正常的。” 第一次失败了,刘滨不气馁,他继续跟着反扒民警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找目标。民警很快又在人群中发现了小偷。有了上次的教训,刘滨就跟正常走路一样跟在反扒民警的后面。不到5分钟,这个小偷开始偷窃了。刘滨从怀里拿出照相机,正要拍摄,被小偷发现了。 千辛万苦练功夫 刘滨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开始苦练基本功。一周后,刘滨基本出师了,走在闹市街上,他可以自己发现小偷了。 刘滨第一次自主行动是在一天上午,他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双眼盯着每一个可疑的人,两位反扒民警跟在他后面。 吃过午饭后,刘滨就发现“贼”了,他把反扒民警教他的跟踪办法都用上了,跟踪20分钟,发现这个“贼”并不偷,只是在闲逛。又跟错人了,看来还是学艺不精呀!那一天,刘滨在街上走了一整天,一无所获,回到家腰酸腿疼,脚掌都磨出了血泡。 第二天,刘滨是中午出发的。在街上走了半个小时,刘滨就发现目标了。这次他真的判断正确了,那个穿着夹克衫的高个男人真是小偷。只跟踪了几分钟,小偷就开始“工作”了。小偷用双眼的余光扫了一下四周,在认定没人跟踪后就下手了,他把手伸进了一位中年男子上衣的口袋里。刘滨拿起照相机就拍。那个贼突然收手不干了,冲着刘滨做个鬼脸扬长而去。那个贼的第三只眼还是看到了刘滨。 几天一无所获之后,刘滨又开始练新的功夫。他把照相机调到自动档后挂在胸前,设定目标后,连续拍摄。因为拍摄时眼睛没看着照相机的视窗,拍出来的照片不是靠上就是靠下,不是靠左就是靠右。他练了好几天才练出了把照相机挂在脖子上拍照的本领来。 刘滨又上街了,很快就发现了目标。当他站在离贼很近的地方准备拍摄时,突然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撞在他的肩上,接着就大声说着“对不起”。贼又收手走开了。 偷拍成功: 茶楼老板出了个好主意 4月19日下午,在合肥城隍庙商业街,刘滨走得又累又渴,就招呼反扒民警上茶楼喝茶。茶楼老板跟另一位客人的谈话,让刘滨顿时来了精神。老板说,茶楼生意淡时,他就站在窗前看大街,最让他气愤的是,经常能看到小偷在偷行人的钱包。刘滨一下子来了主意:守株待兔,就在这茶楼上偷拍,一定能成功。他们跟老板一商量,老 板当时就同意了:“这是为老百姓办好事,我当然应该出力了。” 4月20日上午9时,商业街的店铺刚刚开业,刘滨和反扒民警就来到茶楼上。 4月21天上午,一个民警发现了目标:“你看,那个贼!”刘滨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青年正盯着一个姑娘的上衣口袋。刘滨调好照相机,青年开始下手了。刘滨拍下了那个贼偷钱的全过程:贼在踩点,他左顾右盼,认定姑娘的口袋里有钱;贼把手伸进了姑娘的口袋里,姑娘毫无察觉;贼把钱掏了出来,并快速递给了同伙……从茶楼冲下去的反扒民警把贼抓获了,贼在辩解:“你们抓错人了,你们冤枉好人。”民警大声说:“到公安局看照片,你就不敢抵赖了。” 当贼看到照片时,低着头说:“还没听说过公安局抓我们还带个照相的,这下完了。” 小偷的假奶奶傻眼了 城隍庙附近的贼很快就知道了他们同伙被记者偷拍照片的事,刘滨也就无法在那个茶楼偷拍了。他们又来到了宿州路,那也是小偷经常出没的地方。4月23日,他们找了一个地势非常好的二楼店铺安顿下来,跟贼玩起了请君入瓮的游戏。 一天后,贼又出现了。这次是个小孩,八九岁的样子。 刘滨拍下了小孩偷钱的全过程:小孩在人群里走着,手里拿塑料圈边走边抛着玩,没有人会注意一个小孩子的行为;突然,小孩借接圈的时机,把手伸进了一个姑娘的包里;小孩一转身,钱包递到了另一个小孩的手里。 反扒民警又冲下楼来,一把抓住偷钱包的小孩。这时,一个老太太冲了上来,整个身体压在小孩身上,大声叫着:“俺孙子跟我刚从乡下来,这是火车票,警察也不能冤枉一个孩子呀!”这个老太太像个泼妇一样跟民警扭打在一起。民警正色道:“到公安分局让你看照片,想耍赖,没门!” 老太太看到照片时,傻眼了,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经审问,原来这个老太太是贼的头,她的手下有十多个贼。公安机关由此揪出了一个偷窃团伙。 亲密恋人原来是贼 5月6日,刘滨他们又转移到合肥四牌楼,那也是个热闹的地方,自然也是贼经常光顾的地方。 在二楼望眼欲穿地等了一天多,贼又出现了。反扒专家指给刘滨看:“那对恋人就是贼,你看他们多亲热,可你看他们的眼睛不停地向四处看,而且非常警觉。一般年轻人谈恋爱,哪还有这心思?”判断果然正确,这对亲密的恋人开始行动了。 刘滨的照相机又拍下了这对贼作案的全过程。反扒民警从楼上跑下去抓到这对“亲密恋人”。这对“恋人”本来是贼中的高手,看到照片后,心服口服。 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刘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他每天都能拍到几组小偷偷窃的照片。 刘滨曝光小偷的一组照片在报纸上发表了,这组照片在合肥引起了极大反响,刘滨的办公电话一下子成了热线电话,市民非常关心这件事,也支持刘滨这么做。 (文中刘滨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