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消费警示缺位是对民情的严重亵渎
黄春景

  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公布了一份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被发现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对于奶粉,国家标准是每百克碘含量应在30微克到150微克之间,而雀巢的这种产品被发现碘含量达到191微克到198微克,超过国家标准的上限40微克。雀巢公司早在15天前就知道不合格奶粉流向市场,但它们并没有及时警示消费者(5月29日《CCTV经济半小时》)。
    提到“警示标志”,大家一定会想到剧毒农药的“骷髅头”、易碎商品包装上的“玻璃杯”以及油漆包装上“燃烧的火焰”等图案,标有这些的都是一些特殊商品,使用或储运有特殊要求。法律规定商品首先不能有威胁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有不合理危险的商品是不能生产的。而雀巢公司却明知自己有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但却没有及时向消费者公布,在笔者看来,这是对民生的一种漠视。
    市场上涌进不合格的雀巢产品,从政府角度看,是在市场监管方面没有跟上,从社会角度看,还有个民情问题。什么是民情?民情就是整个社会的集体生活习惯,与人们的素质没有多大关系,但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活状况有关。中国的民情是什么?过去是短缺经济,没有东西可买,现在社会飞快发展,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吃的玩的,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这么多食品会有问题,也没有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发达国家的食品市场为什么没有那么多问题?政府的监管是一方面,民情也起了积极作用。比如美国,公众普遍具有很强的质量意识,行业协会提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厂商如果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根本没人买。别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遇到的第一要求就是,你的食品会不会对身体有害?这就是美国的民情所需。
    不合格雀巢产品流向市场却没有及时公布,无疑是对民情的一种严重亵渎,也暴露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缺失。这一机制的缺失,实质上是有关部门的监管滞后亦或失职造成的。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政府部门有责任加强监督,预防及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发生。记得国家工商局局长去年就曾强调,今后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这则消息让人们充满希望的同时,也再一次说明,当务之急的是,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加快转型,不能光有权力而没有责任。笔者期待,有一个以民情为基础的好制度,再配以好的监管,问题产品定能得到较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