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融入文化力 猎手练成多面手椒江“文化育警”吸引全省同行的目光陈卓 蒋勇
小洪在2002年刚进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工作时,还只是把唱唱歌当作爱好,心想到了这么“严肃”的地方,那些个兴趣什么的都该收起来了。可是现在,小洪是分局警乐队的成员之一,专攻长笛。昨天,全省公安文化育警现场会在椒江分局召开,她还和警乐队一起用才艺喜迎各方客朋。 “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才是最具活力的文化,公安文化独特的生命力就在于服务公安工作。”这是在昨天召开的全省公安文化育警现场会上椒江公安分局局长赵明的一段话。当天,来自省公安厅和全省各地级市的47名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的话题就是:怎么把“公安文化”搞得红红火火。 人才库里人才多 椒江分局有好多个“第一”。在分局办公大楼右侧,有一幢近1000平方米的文化楼,全国首个警营文学创作基地、全省首家县级公安陈列馆、法制研究室和书画活动室等都在这里。能在文化楼里尽情享受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是椒江民警的骄傲。 同时,这里还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台州市作家协会、椒江区文联的创作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等。警乐队里好多有拿手本领的民警,其实原来一点器乐基础也没有,都是到了分局后学的。 从2002年起,椒江分局就陆续组建了写作班、音乐舞蹈班、足球班、古筝队等好几个兴趣班队。政治处副主任陶冬芳说:“刚开始我们还担心大家对兴趣班队不感‘兴趣’,结果出人意料,全局竟有90%的民警要求参加。” 2003年,椒江分局专门制定了“警察文化”建设实施3年规划——“一年打基础,二年出成绩,三年上台阶”。分局还专门进行了调查摸底,把民警各自的爱好特长一一登记备案,建了一个“文体人才库”。全国帆船锦标赛团体第一、省运会跳高比赛前五名、椒江区的“最佳辩手”,小有名气的书画家……加上好多“半路出家”的后起之秀,几年下来,这里差不多成了“星工场”。 别以为这些都是“自娱自乐”,其实民警们的“绝活”都很拿得出手,频频得奖,有的还引来了全社会的关注。 舞蹈班的警花自编自导的女子快板舞蹈——《唱唱椒江公安新风采》,拿下了公安部“金盾文艺”优秀奖。民警创作的国画《夜巡图》获公安部金盾文化作品二等奖。书画摄影班的民警,先后有7位加入了省市区专业协会,其中一位还担任了椒江区书画协会的副主席。台州的书画家也曾到警营参观,即兴泼墨留下40多幅墨宝。 我省第一个“警察观鸟小组”也诞生在这里,他们因为多次保护国家级保护鸟类而引起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关注。 去年,分局还举行了“首届椒江区警察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球类、棋类等,报名参赛的公安民警、武警、边防、消防官兵达300多人。 警营文化连警民 “有困难找警察”,“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些来自群众的赞语,着实让民警心头一暖。不过,这些也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警民鱼水情。 每年,椒江全区有1万多人会收到来自公安的贺卡——上面印有“忠诚、正义、爱民、主动、卓越”的椒江公安精神和警营文化的画面。平时,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宾馆商场,处处都有公安文化的气息。哪怕是小区里“防范连万家,情系你我她”的一张招贴画,哪怕是派出所里“稳定是天职,形象是生命”的一条“所训”,都是亲切、生动的展示。 每个季度,椒江分局都要举办“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代表到警营参观作客。这让不少市民真正走近了警察。 每周二早晨上班前一小时,是椒江分局规定的集中训练时间。这时候,在椒江分局机关和基层所队里,总能看见一队队着装整齐的公安民警在进行训练。民警素质上去了,社会治安变好了,老百姓心里也踏实了。 把法制文化当作警营文化的生命线,把“文化育警”渗透到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椒江分局在“文化兴警”中悟出的真谛。椒江分局可是把提高民警体能素质、行为规范当作形象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为的就是要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公安队伍为老百姓服务。 去年,分局破案率比同期上升8%,其中杀人案破案率100%,执法质量考评分数居全市公安首位,被评为全省公安执法优胜单位;椒江也从全省治安一类地区改善为二类地区。 对此,局长赵明认为,公安文化能凝聚全体民警的警心,使他们对公安机关的价值取向、职业精神等产生认同感,并在文化力的潜移默化中,产生对其职业的自豪感和对警察集体的归属感,激发其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为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去年,椒江公安分局还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基层文化工作示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