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四版:生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十字路口迷失的羔羊
值得关注的3名少年的一天
本报记者 汪嘉林/文

  点评: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心理专家 张剑
  这是3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小伙儿一天的生活。
  17~19岁的年龄,家境富裕、衣食无忧的他们只读完了初中便辍学了,不上学也不工作,步入了学校管不到、家长没空管、旁人无从管的“自由空间”。当同龄人忙于学业、憧憬未来时,他们却频繁出入声色场所、棋牌房;当身上的钱物挥霍一空,他们又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将“魔爪”伸向比他们小的孩子。
  他们中的一个告诉记者:其实他也感到很空虚,也想好好读书或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已进了这个圈子,懒散惯了,打不起“重新做人”的精神。既然想想未来会让自己毛骨悚然,还不如走一步算一步。
  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的记录和专家的点评,能够给他们或者其他像他们一样的孩子些许启迪,帮他们走出人生的困惑。
    
  噩梦过后的例外
  1月20日凌晨,一辆警车伴随着警笛声从杭海路上呼啸而过。李鲁加(化名)一下子从床上惊醒,额头上滴下的大颗大颗的汗珠将被褥都打湿了。
  他下意识地在房间里扫视了一圈——房门还是紧闭着,墙上的“舒淇”依然裸露着上半身在对自己微笑。窗外已恢复了平静,李鲁加喘了口气,掀开窗帘的一角向外望去:景色如故,路上偶尔有几辆自行车不紧不慢地通过。“看来,他们不是冲着我来的!”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迷迷糊糊中,李鲁加歪歪斜斜地伏在床上接着睡。
  这一晚李鲁加睡得很累,噩梦总是挥之不去,一会儿是被警察追赶,一会儿又是在赌场上输得精光被黑社会追杀……天刚亮,便从床上坐了起来。“不睡了,不睡了,今天不吉利,会睡死在梦里的!”披上松松垮垮的衣服,随手点燃了一根“三五”,他许久都没从昨晚的惊吓中缓过神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鲁加摸到了口袋里的一叠钱,嘴角扯出一丝似是而非的笑意:“昨天赢了2000多,不知道今天的运气如何?”想到这里,李鲁加瞄了一下时钟,不知不觉已是上午10点。他走到四堡村口叫上了一批“麻友”。
  “昨天我赢钱了,今天早饭算我的!”他发泄似的吼了一嗓子,于是,三三两两的“麻友”,带着刚起床的倦意向附近一家“兰州拉面”店进发了。这家店的生意特别好,里面坐满了刚刚起床的十七、八岁的男孩,店老板熟络地向他们打着招呼:“昨天手气怎么样啊?”“还行,还行,就这样啦。昨天鲁加手气不错,三输独赢!一个晚上捞了2000多呢!”
  一下子,几乎所有人都带着一分羡慕或是几丝怨恨向李鲁加看了一眼。  “妈的!今天晚上我一定要赢回来。”正当李鲁加自我陶醉的时候,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嗓子。“你说什么呢?我赢你钱,你不服气啊?”李鲁加觉得这句话特别刺耳——这分明是在找茬儿——火气“蹭”地蹿了上来。幸亏有人及时拉住了他,不然手上那个放辣酱的玻璃瓶就要飞出去了。
  一顿早饭吃了2个多小时,李鲁加又想起了昨晚赢的那2000元钱。“说不定,现在风头还没转。”他对着这帮“麻友”喊道,“下午,我们去看看场子里有没有空位,再去耍两把如何?”“哦!你还敢来啊?哼哼,老子今天正好翻本。”一个男孩甩了甩金黄色的头发,恶狠狠地瞪了李鲁加一眼。
  在前往棋牌房的路上,李鲁加正巧撞见自己的爸妈。“小子又去赌?”爸爸一眼看出儿子的用意,劈头盖脸的几个“大嘴巴”便扇了过去。“你不是也只知道赌博、玩女人吗?外面受了气就来打我,平时干什么去了?你打!你打!你打……”李鲁加对着自己的父亲挥舞着拳头,唾沫横飞。
  这天,李鲁加最终没去棋牌房打麻将,因为他觉得这天的运气简直糟透了。日头偏西时,李鲁加拖着步子、兜里揣着那原封不动的2000元往家走去:“明天会怎么样谁知道呢,或许还能赢个2000元,或许真应验了梦境被黑社会追杀。嗨!不管怎么说,今天算是混过去了。”
  这是18岁的李鲁加极普通的一天,又是极例外的一天,因为这天他没去赌。
  专家点评
  李鲁加这类年轻人参与赌博的原因有很多种:1.好奇。这往往是青少年开始赌博的动机。2.寻求刺激。赌博对他们来说不仅是物质刺激,而且是精神刺激,有磁铁般的吸引力。3.逃避和消遣的需要。有些中学生缺乏高尚的情趣,闲时无聊或逃学出来,就会热衷于赌博活动。4.好胜。争高低、图输赢是青少年赌博一次又一次继续下去的原因之一。
  李鲁加已经沾上了赌博习惯,而且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强迫性赌博行为。对于这类青少年,要及早给予精心帮助,不仅要采取人格方面矫正措施,还要从改造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矫正。
    
  灯红酒绿后的空虚
  金晓磊(化名)180厘米的个头显得异常挺拔,要不是那长长的头发把半个脸给遮住了,浓眉大眼的他会显得很阳光。
  金晓磊家境富裕,家里一幢6层楼高的私宅有若干间出租房,每年光从这里来的收入就很可观,加上爸妈的生意还算红火,19岁的他俨然一副“阔少”派头——一身名牌行头显得珠光宝气,还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丰田轿车。
  一说起读书,金晓磊就咬牙切齿:“我觉得读书太没意思,学的东西根本没用,我读完初中便没兴趣了。再说,家里有的是钱,读好书不就为了有好工作,有好工作不就为了有钱吗?像我这样‘一步到位’多好啊!”
  金晓磊的父母开着一家服装加工厂,平时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惟一的关心方式就是不断给钱。从小到大,只要晓磊开口,几千甚至上万的现金都能轻易到手。
  一直没有工作的金晓磊并不着急,他喜欢夜里开着那辆丰田去寻花问柳,说起杭州城里的迪厅、酒吧如数家珍。
  1月22日,又是一个星期六,周末往往是那些声色场所最繁忙的时候。金晓磊从一起床就开始考虑晚上应该穿哪件衣服,头发是否该再到武林路去加加工。“还是打扮得浪荡点好,这样才能讨得女孩子们的青睐,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嘛。”于是,一条黑色西裤、一件宽宽的白衬衣外加一根鲜黄的领带被一股脑儿“绑”到了身上;什么膏啊、水啊的东西往头上一阵“乱倒”,顿时,原本干燥、枯黄的头发变得香喷喷、油腻腻。
  白天,金晓磊过得特别乏味,但又因为晚上要到外面“活络活络”而显得有些亢奋——说话做事都比别人夸张一些。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8点,金晓磊钻进他那辆香槟色的丰田,“呼”地一下,投向那些红男绿女、杯影交错的地方。
  他不但出手阔绰,又长得帅气十足,一进酒吧便有两个浓妆艳抹的小姐向他靠来:“哟,你今天可来得晚啊!”“有事耽搁了嘛!”他漫不经心地伸出一只手在其中一位小姐的臀部捏了一把,一副欢场老手的模样。“嘤……”一阵娇吟,金晓磊不由地洋洋得意起来。
  与一帮哥们儿一通畅饮之后,忽然有人喊道:“是不是应该叫个‘小姐’过来玩玩了?”金晓磊自然很高兴,他积攒了一整天的亢奋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刻吗?一番云雨之后,他两眼空洞:“嗨!不就这么回事嘛!”
  金晓磊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他几乎每晚都是在这种声色场里度过的,去之前总是很激动,但在回家的路上会觉得有些空虚,“她们只是喜欢你口袋里的钱而已”。说着,他摇了摇头,竟透出了与年龄极不相符沧桑感。
    专家点评
  金晓磊的堕落有3方面原因:
  1.法律意识淡薄。他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不仅仅是游手好闲的问题了。
  2.早熟影响。现在的年轻人成熟较早,有性需求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学校与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给他们及时妥当的性教育。
  3.不良社会风气的沾染。这些青少年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都能接触到一些成人生活的信息。他们会想到,刚刚萌发的性需要原来可以通过“找小姐”、打“色情声讯电话”等方式解决。
  金晓磊就是在迪厅、酒吧找到了所谓的生活和理想。

  “小马哥”的体验
  赵凯(化名)与金晓磊是好朋友,但他身上更多了一层街头小混混的色彩。虽然他也家境富裕并不缺钱花,但就是喜欢在外面惹是生非,总觉得能从那些“小鬼头”那里“拿”点钱花花才能体现“大哥”风范。赵凯老把自己和《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作比较。
  “因为我年纪小,‘拿’的钱又不多,警察不会来管的。”他掏出一根烟点上,样子特别别扭,毕竟才17岁。“你怎么连烟都拿不像样啊?做小混混都‘不称职’。”金晓磊在一旁嘲笑他。赵凯斜眼瞥了一下金晓磊,歪嘴一阵冷笑。在他看来,金晓磊的玩笑和挑衅,意味着对他的“大不敬”。
  几天前,赵凯又到附近一所中学闲逛,这是他平时做得最多的事情——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兜里总有几百元钱。好几次,一些衣着光鲜的学生从赵凯身边走过,他都没有动手:“他们怎么都这样成群结队的,打起来还不知道谁吃亏。”每当这时他总会觉得有点无奈,斜靠在路边法国梧桐上别扭地抽起了烟。
  突然,赵凯像一头饥饿的猎豹忽然发现了一只肥美的羚羊,一下子来了精神。就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男生,他脚上那双运动鞋正是赵凯垂涎已久的那个款式。全黑的鞋帮上打着一个漂亮的“耐克”标记,和某个NBA球星穿的那双一模一样。“我是不是该出手了,是现在动手还是呆会儿?毕竟是在学校门口,要是保安出来麻烦可就大了,还是等等吧。”赵凯心里七上八下,抖抖嗦嗦扔掉烟蒂跟在了这个男生后面。
  拐进一条直直的小路,说来也巧,这条路上除了赵凯和那个男生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今天真是走运。动手吧!”赵凯斜嘴吹了吹挂下来的头发,紧赶几步拦住了那个男生。接下去的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一阵暴力式的语言吓得男生瑟瑟发抖。赵凯还算“好心”,将自己脚上千疮百孔的破布鞋换给了他,“毕竟是冬天,让别人赤着脚回家,把事情搞大了可不好”。
  “又一次成功了,开头有些紧张,但一进入这个过程也就那么回事儿。”赵凯像庆祝胜利一般又点燃了一根烟。
  3天过后,这双鞋已被“打入冷宫”,和一批破破烂烂的布鞋堆在了一起,丝毫没有了1280元身价的威风。“今天是不是又该到外面逛逛呢?”赵凯对着这双“破鞋”又思考起来……
  专家点评
    赵凯渴望独立、希望得到尊重,可惜他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一条犯罪的道路。
    他渴望独立,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受到他人尊重。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他认识不到犯罪的法律后果,心存侥幸。赵凯说:“因为我年纪小,‘拿’的钱又不多,警察不会来管。”这说明他对青少年犯罪存有侥幸心理。
    他没有正确的消费观,过早地接触社会不良因素,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以致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满足不正当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