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真爱穿透恩怨纠葛
阿成 马啸东/文图

  ●爱心涌动:收养私生子忍痛断绝“后患”
  四川都江堰市青年夫妇董玉吉和施笃玉恩恩爱爱,却一直没能生儿育女,原来问题出在丈夫身上。“我们抱养一个孩子吧。”1996年8月,施笃玉和丈夫商量。这时本市幸福镇一个叫孟吉强的20岁小伙和女友杨秋燕同居未婚生子,想将孩子送人。
  于是,夫妻俩与孟吉强签订了一份协议,随后到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并给孩子取名董政。
  就在收养小董政3个月后的一天中午,一位神情憔悴的陌生女孩敲开了施笃玉的家门。
  “大姐,让我看孩子一眼吧。”她正是小董政的亲生母亲杨秋燕!
  原来,当初孟吉强将孩子送人时没有征求女友的意见。杨秋燕发现孩子不翼而飞后,与孟吉强大吵大闹,在她再三追问下,才知道孩子已经送给了几十公里之外的施笃玉家。几经打听,她找到董家要求看孩子一面。
  “不行!”面对孩子的生母突然上门认亲,施笃玉将杨秋燕挡在门外:“小董政已经成为我的孩子,与你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关系。”无论杨秋燕怎么哀求,施笃玉寸步不让。
  “我要告你们!”打发走孩子生母后,施笃玉接到杨秋燕的一封信:“如果你再不讲人情,我将考虑通过法律手段夺回我的儿子。”根据《收养法》规定,孩子送人必须由父母共同送养。男友单方面私下转让孩子的行为属于不合法,侵犯了母亲杨秋燕的权利。
  施笃玉赶紧主动找到杨秋燕:“妹子,我这样做都是为孩子着想,并不是我绝情啊。”她透露了自己的心情:如果让生母与儿子相认,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为当孩子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他无法理喻和接受这个事实,周围的人也会对他这个私生子冷眼相看。
  或许施笃玉的一片爱心深深打动了杨秋燕。此后,这位未婚妈妈从人们视线中消逝得无影无踪。有惊无险的施笃玉此后对小董政更加疼爱,然而随后发生的一段孽情,粉碎了她的亲子梦。
  ●孽情惹祸:围城崩塌后我仍是你的娘
    1998年初,董玉吉和妹妹董玉萍两家合伙,在都江堰市龙池风景区开办一家饭店,生意平时由妻子施笃玉与妹夫曹军打理。没多久,从饭店里便传出两人的绯闻。
  私情曝光后,施笃玉觉得无脸见人,于1999年2月躲到成都,曹军也追随嫂子到成都,两人在成都租房同居。
  这边,董玉萍兄妹羞愤难当,先后向法院提出离婚。当年10月,法院判决解除了董玉萍与曹军的婚姻关系。而董玉吉的离婚官司还在诉讼过程中。
  就在这时,私奔到成都的施笃玉怀上了曹军的孩子。2000年3月6日,施笃玉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孩,她高高兴兴地抱着儿子从成都回到都江堰的丈夫身边。在她内心里仍然爱着自己的丈夫,特别是思念着养子董政,这个家有许多东西让她难以割舍。
  “你咋还有脸回到这个家,你给我滚!”董玉吉见到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妻子居然怀里还抱了一个娃,羞愤难当。无论施笃玉如何哀求,董玉吉坚决拒之门外。
  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施笃玉见丈夫离婚吃了秤跎铁了心,便退而求次:“那好,我同意离婚,但养子董政归我抚养。”
  “你休想!”董玉吉横眉怒视:“你不配做董政的母亲!”
  离婚官司的焦点不是财产分割而聚集到对养子抚养权的争斗上,令法官愕然。夫妻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2000年6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认为,施笃玉红杏出墙违背了《婚姻法》中夫妻双方应互相忠诚的义务,并且已经婚外生育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在解除婚姻关系的同时,将养子判归男方抚养。但离婚后的养母仍然承担抚养养子的责任,施笃玉每月被判令支付养子董政的生活费、教育费共计80元。
  “你真是个傻儿,离都离了,还养别人的娃儿干啥子嘛!”施笃玉父母与兄弟姐妹们不理解,骂她“有病”。施笃玉流泪对母亲说:“妈,我就是舍不得那娃儿嘛,只有每月送生活费,我才能看上他一眼。”
    2001年4月,就在施笃玉第10次送生活费看望养子时,她惊呆了:前夫家里突然冒出了一位女主人,并且这位女主人正是董政的亲生母亲杨秋燕!
  ●养父娶生母:法庭决斗中含泪归还养子
  原来,董玉吉离婚后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朋友,而她竟是董政的生母杨秋燕!
  由于董玉吉从没见过杨秋燕,更不知道她的背景,而杨秋燕也不知道男朋友竟是自己私生子的养父。两人相恋半年后,感情急骤升温。董玉吉被杨秋燕的美丽与成熟所打动,杨秋燕对第二次恋爱倍加珍惜,真情投入,并不嫌弃男友离异带个孩子。
  “奇怪,这孩子长得咋不像你,而是越看越像我呢?”蜜月里,杨秋燕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董政,疑惑地问丈夫董玉吉。董玉吉便将当年收养私生子的往事和盘托出。
  “天啦!”杨秋燕卟嗵一声跪在地上,叫了一声:“我的娃儿,娘以为这一生再见不着你了,娘想你想得好苦呀!”
  然而,无论杨秋燕怎么哄逗,儿子始终叫她“阿姨”,不叫“妈妈”。
  就在杨秋燕沉浸在幸福与阵痛交织中时,养母送生活费上门与杨秋燕撞了个满怀。
  “我不会让你们高兴得太早的!”施笃玉对前夫和现任妻子恨恨地说。施笃玉决定继续抚养董政到18岁,让孩子的生母终身做“阿姨”。
  谁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细节,改变了这部“生活剧”的剧情发展走向。
    2004年5月1日,3岁多的亲生儿子董念恩缠着施笃玉“要跟哥哥玩。”施笃玉便带着董念恩和儿童玩具来见养子。临别时,董政抱着她的腿不让她走,哭着乞求:“妈妈,你怎么老是出差呀?我不让你和弟弟走。”施笃玉回头一望,只见杨秋燕愣愣地站在门口掩面而泣。那一刻,施笃玉心里猛然一震,双眼模糊了。
    2004年5月9日,施笃玉突然一纸诉状将前夫董玉吉告上法庭,要求解除与董政的收养关系。
  “我深深地爱着政儿,但我不能太自私,让他的亲生母亲一辈子做阿姨。”开庭当天,原告席上的施笃玉哽咽着说。
  这是一起奇特的案件:按照法律规定,解除收养关系必须是收养人跟送养人对簿公堂。董玉吉本应成为原告,现在却坐在被告席上。施笃玉状告前夫是收养人与收养人“打内战”。此案触及到法律的盲点,令法官非常棘手与尴尬,无法可依作出判决,只能通过调解的方式结案。
  鉴于这个案子的特殊性,主审法官进行了艰苦而又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2005年春节前夕,这起一波三折的案件出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大结局:双方同意解除施笃玉、董玉吉与董政的收养关系,杨秋燕自愿支付施笃玉各项赔偿金3000元人民币。
  走出法庭后,早已泪流满面的杨秋燕冲上前,叫了一声“大姐”,与施笃玉相拥而泣,两位因情感放纵而都付出沉重代价的母亲泪雨纷飞,分不清得失与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