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6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案情相似为何判决不同
杨涛

  备受全国关注的“西安宝马彩票案”,12月3日由陕西省西安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体彩承销商杨永明犯诈骗罪、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伙同杨永明实施诈骗的孙承贵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至1年半。
  然而,在今年的3月25日,江苏省扬州市中级法院对深圳市彩世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特大彩票欺诈一案的判决中,却是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该公司董事长张世鹏等人14年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从案情来分析,“宝马彩票案”与“彩世塔彩票案”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由彩票的发行机构违规与这些企业、个人签订了彩票承销合同,都是使用二次抽奖的方式并通过作弊方式安排托儿骗得大奖,都是数额巨大、给彩票业的信誉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但是,两案所定的罪名却大相径庭。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非法经营罪最高可判处15年的有期徒刑,而诈骗罪最高却可判处无期徒刑。
  事实上,杨永明的非法所得是251.5万多元,便因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而彩世塔公司非法所得4448.8万元,张世鹏仅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很明显,相似的案情,判处不同的罪名,容易造成不同案件被告人之间的罪刑不均衡。
  罪刑不均衡的背后反映的是法律适用的不统一,而法律适用的统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是法治的主要标志之一。法律不仅要在相同地方的不同人之间平等适用,也要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人之间平等适用,这才能体现平等,也才能让人们对法律的公正适用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对法律的信仰。否则,不仅不能使被告人心服,而且让其他人对于法律的是否公正产生怀疑,这对于我们建设一个法治国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为防止如此现象,笔者建议,最高法院有必要将已经判决的典型、疑难案例汇编成册,赋予其法律效力,以平衡相似案件之间的法律处理;至少,应当及时总结相关案例,出台司法解释用以指导全国的审判工作,以避免相似的情形得不到同样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