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各地都发生过犯罪嫌疑人利用开锁人员打开门锁,公然入室盗窃的案件;还有的开锁匠盲目传播开锁技能,被不法人员学到。据北京警方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市民对开锁公司是否安全均表示担心。 为此,9月20日,北京市修理行业协会公布了《北京市开锁行业自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开锁企业、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以及申请成为开锁人所应具有的条件。引人注意的是,今后每次开锁,警方都将派警力现场审核和监督。目前,有关部门准备立即启动立法程序,近期将有开锁行业安全管理办法出台。 行业现状 存在三大弊端 据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公共秩序处处长王晓兵介绍,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开锁行业存在三大弊病。其一,开锁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从业人员资格没有审查、备案制度,开锁现场没有有效监督制度。其二,该行业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第三是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教育,成为治安隐患。 据悉,开锁热线接到求助后,会立即登记形成《派工通知单》,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其中一家企业,同时会将求助内容、地点通知110报警服务台,由警方备案。30分钟内开锁人员和民警将到达现场服务。 监督民警要查验开锁服务人员的《派工通知单》、《开锁服务卡》,并监督开锁全过程。开锁结束后,开锁申请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负责人、民警和开锁人员要分别在《派工通知单》上签字,单位开锁的还需加盖公章。《派工通知单》将有一联留存在派出所。 从业人员 必须无犯罪记录 今后,北京市开锁行业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工商营业执照、固定店面等要求外,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必须具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从业人员除了须具有无犯罪记录证明外,还要有暂住证;开锁人员还须具备《职业资格证》、《锁具技术培训合格证》等资质。 所有从业人员的指纹、掌纹、足迹和其他档案必须在北京市修理行业协会备案,即使离开开锁公司,公司也将对其实行“终身松散型跟踪管理”。公司要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在职和离职人员情况。 记者暗访 开锁服务有点乱 据悉,市民或单位向这些企业申请开锁服务,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开锁人员会对开锁申请人进行审查。20日,记者以打不开门锁为由随机拨打了两家开锁公司的电话求助,得到了不同回复。 18时,记者通过查询114,拨打了一家“东北人开锁公司”的电话。对方没问什么就答应来开锁。人到后,对方问可否找邻居证明身份,记者称自己和邻居不怎么来往。发现记者没有任何证件后,开锁师傅嘟哝“那怎么证明你的身份啊”,记者问“到底能不能开锁”,得到的回答是“能”。 20时10分,记者通过贴在街边的开锁广告,拨打“北京四开锁公司”(音)的电话。接线员问记者有无房产证,记者答是租来的房。对方问租房协议是谁签的,记者答合租伙伴签的。之后,接线员说不能来,“必须拿租房协议,而且协议上的签字得和身份证吻合”。记者问为什么,接线员称“公安有规定”。记者问“邻居证明或者说出屋内摆设行不行”时,接线员仍一口咬定“不行”,他反问记者:“要是两个朋友现在结仇,蓄意报复怎么办?”(卢国强 宋合营 李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