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记者观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我省质监局为今年月饼质量打分 
防腐剂等超标致二成月饼不合格
通讯员 徐京辉 见习记者 袁华明

  本报讯 中秋节快到了,人们对每年这个时候的“月饼大战”似乎也已经习惯了,但另一方面,月饼的质量还是有些令人担忧。
    近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部署了全省范围的月饼大检查。据该局有关人士介绍,我省今年共检查了268个批次的月饼,基本涵盖了我省的月饼生产企业。检查结果发现共有56个批次的月饼质量不合格,合格率为79.1%,与去年同期的79.6%相比略有下降。今年月饼质量指数为94.9,这个数字也比去年的95.5略有回落。虽然从总体上看,月饼质量总体尚可,但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杭州、湖州和舟山等地的产品质量较好,而金华等地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抽查发现,规模较大的企业生产的月饼质量较好,而小企业生产的月饼质量较差。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产品菌落总数超标(该项目有11个批次不合格,占总不合格比例19.6%),产品大肠菌群超标(有1个批次不合格)。还有部分产品使用防腐剂超过标准限量,或者违反国家标准。最主要的问题是脂肪超标,共查出了21个批次不合格。另外,抽查还发现部分产品的标识标注不规范,没有按国家标准规定对消费者明示,这方面的问题占总不合格品的比例是25%。
    月饼不合格的原因,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月饼生产场地简陋,往往导致加工环境差、包装不严密,细菌繁殖;二是部分企业对月饼标准研究不够,没有及时调整配方,导致总糖、脂肪的含量超标;再者,月饼原材料涨价,但普通月饼的售价却没有提高,造成一些小企业偷工减料,馅料的净含量下降。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醒消费者,在挑选月饼时首先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包装是否完整,其次要看一看月饼是否有焦糊和霉变现象,并可闻一闻是否有油脂酸败的味道,尽量选购知名品牌的产品。
    经过前段时间的质量整治,我省的月饼市场已经有所好转。但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士还是希望消费者买月饼时谨慎为上,同时全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继续加大常规性的检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