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足一米四、黑红脸膛……尽管其貌不扬,可提起石某的名字,十里丰监狱十监区三分监区的服刑人员都会竖起大拇指。 然而,石某在刚入监的时候,却因为身材矮小的缘故,一度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决心,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还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明天。
主动要求换岗 今年28岁的石某是湖南长沙人。去年7月,他因抢劫罪被判刑3年,进入十里丰监狱十监区三分监区服刑改造。 由于先天原因,石某的身高不足1.4米。改造之初,分监区打算照顾他,把他安排在劳动强度较轻的杂务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按说,这样的安排是不少服刑人员都羡慕的。可石某却并不“领情”,才干了两天,就向分监区领导提出要换岗。他的理由是:“我还年轻,当初犯罪就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我要学技术。” 分监区领导对他的身体条件仍有些不放心。可石某却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如果让我干,我保证在3个月之内就掌握箱包制作的全套技术。”看着他眼睛里流露出的坚定和自信,分监区领导终于点头同意,还根据他的身材为他量身改制了一台专用机器。
“癞蛤蟆”偏要吃“天鹅肉” “军令状”是立下了,可真的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制作一只箱包,少则几十道、多则上百道工序,想要在3个月之内掌握箱包制作的全套工艺技术,对常人来说都很难,更不用说石某这个身材有缺陷的人了。 所以,石某换岗的事很快在分监区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摇头,有的人叹息,还有个别好事者甚至当面嘲讽起他来:“小石头,人家做箱包,你是吹牛皮包吧?”“小石头,你要是能在3个月里学会全部技术,那癞蛤蟆都能吃上天鹅肉了!” 石某听了这些奚落,并不示弱,双手抱胸,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还别不相信。我就是要做这样一只吃到天鹅肉的癞蛤蟆。”大伙又是一阵哄笑。 很多人以为石某只是说说而已,可石某却较起了真。他跟几个要好的同犯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既然把话放出去了,就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从此,他劳动和学习的劲头,都只能用“拼命”来形容。 休息时间,其他人三五成群坐着聊天,只有他那台专用机床还“嗒嗒嗒”地响个不停;别人沉浸在电视机前、棋局旁,他却点亮台灯,手里捧着一本《箱包工艺流程》埋头苦读……
实干赢得尊重 天道酬勤。3个月后,就在很多人把石某当初许下的“3个月学会全套工艺”的诺言忘到脑后的时候,他却在分监区举行的“技术大比武”中,以最快的速度、一流的质量一举夺魁。当初讽刺过他的一些人惊呼:“癞蛤蟆真的吃上天鹅肉了!” 石某笑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说,自己的决心并不仅限于此,他还要做得更好。果然,在后来分监区“周劳动标兵”评比和监区“月劳动标兵”评比中,他连续34周获得分监区“周劳动标兵”称号,连续6个月夺得“月劳动标兵”荣誉。 今年8月22日,永康某箱包公司负责人无意中得知了石某的经历,深受感动,当即约见了石某。 该负责人弯下腰,握着石某的手真诚地说:“虽然你曾经失足,但是你用实际行动重新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如果你愿意,出狱后就来我们公司上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