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密一疏 一喜一忧
这边报刊亭夜晚变身“治安岗”,那边治安岗无人值守遭损毁
本报记者 王志浩  

  在临海市,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从今年7月份开始,每到夜晚,市区人流量集中路段的部分报刊亭都会有民警在驻守执勤。白天卖报晚上“放哨”,报刊亭与“治安岗”合而为一,成为临海市治安大防范的一大创新举措。这些街头报刊亭,在装上警灯、灯箱后,夜间7点30分至11点这一时间段就成了民警执勤的“治安岗”,每个“治安岗”负责一个区域的巡逻工作。
  7月9日,临海市公安局成功启动部分岗亭巡逻。10月21日晚7点40分,记者一行来到了临海人流密集的崇和门广场执勤点。此时,报亭摊主已与执勤民警进行了“交接班”,民警叶文图正与一位老伯聊天。老伯姓蔡,家住临海农村,是下午进的城,几个来回逛下来,早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看到报刊亭的民警,老伯似乎找到了救星,他操着当地土话向民警求助。叶警官详细询问了老伯的地址后与派出所联系。不一会儿,一辆警车在岗亭边停下——老伯生平可是第一次由警车送回家呢。
  “我们在执勤过程中,碰到最多的就是群众求助;还有一些纠纷,群众也会直接来执勤点报案。”叶警官告诉记者。
  据临海市公安局宣教科科长汪海杰介绍,此举是临海市公安局在前期推行治安定点包干巡逻模式的基础上,本着资源共享、靠前防范的原则,主动与市区主要街道路口的报刊亭经营主联系,将邮政报刊亭与治安岗亭进行“双亭合一”,目的是为了便于群众报案,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提高群众见警率。临海市公安局还将逐步增加这样的岗亭,以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人员的作案时间和空间,增强群众安全感。事实证明,自7月份启动部分岗亭巡逻至今,街面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3.4%。
   “警察、警灯对犯罪分子有很大的震慑作用,报刊亭里有民警驻守执勤,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而且这也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临海市民王余兴说,这种做法老百姓很赞同。
  而与临海此景大相径庭的是,同样是在台州,某地一小区大门前治安岗亭的情况着实让人忧心。记者在这个地处闹市区的小区门前看到,“治安岗亭”的字样依旧清晰,岗亭顶上的警灯仍醒目,但铝合金材料搭建的岗亭已经破损不堪,岗亭的玻璃也已破碎,亭内堆积着一些杂物。
  记者尝试着拨打岗亭上方标示的电话号码,始终为忙音。而家住这个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治安岗亭里好像已经几年没见到有人值班了。“我在这里生活好多年了,在印象中,这些治安岗亭从建成到现在,基本上就是空着的。头几年,有检查时,会有人在治安岗亭值班,检查过后人就撤走了。这几年岗亭损坏得太厉害,就更没有使用过了,也不见有人来维护或是修缮。”
  一密一疏,让记者喜忧参半。望有关部门能对这些治安岗亭进行一次检查,把损坏的岗亭修好,如果确实废弃不用了,干脆拆除。治安岗亭的主管部门也应切实加强管理,督促治安人员履行相关安全保障义务,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查岗监控,增强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