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五版:面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黄毛丫头到律所主任的轨迹
本报记者 陈岚 文/摄

  在很多人看来,律师是个风光的职业。然而青年律师的起步,却总会面临很多坎。“头三年很难养活自己”几乎是这个行业内心照不宣的一个定律。然而1981年出生的章碧珍却立誓要打破它并得以成功。2003年走出大学校门的她,如今已是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主任。

  从打杂开始
  四年前,北大法律系毕业的章碧珍顺利地通过了司法考试。妈妈带着她到一家朋友开的律师事务所拜访,律所主任很严肃地对她妈妈说:“如果让你女儿当律师,你得准备养她头三年。”
  然而做律师是章碧珍从高中开始就坚定的梦想,她决定迎接挑战。
  这之后,章碧珍一个人从丽水来到杭州,找了一家律所开始实习。
  当时,作为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助理,章碧珍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帮助整理事务所的管理制度、统计考勤情况、计算人员工资、为主任接听一些工作上的电话等等,概括起来就是一“打杂的”。
  每当看到其他律师助理兴高采烈地跟着律师出去办案,章碧珍的内心极度焦急。主任发现了她的些许思想波动,找她谈话。“很多人都觉得做律师能够办几个漂亮案子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办漂亮案子要具备很多能力和条件,这半年时间的工作已经让你具备了一些基础的能力。要做案子,机会随时可以给你,但像这半年的工作经历,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经历的。”当时的章碧珍没有想到,主任的这番话,很快就在工作中得到了印证。
  半年后,章碧珍开始有了直面当事人的机会,那就是接听和回复咨询电话。一般律所都有对外公布的咨询电话,需要有人接听并进行解答。如果解答令客户满意,客户有可能会上门洽谈,并进行具体事项的委托。
  虽然只是在电话里与当事人沟通,但章碧珍没有小看这项工作,因为它可以把自己之前所看、所学、所听的全部发挥出来。认真接听每一个咨询电话并做好记录工作,遇到不懂的或者不是很有把握的问题,立即请教其他有经验的律师,或者查阅一些书籍后给咨询者回复。成功约到客户上门洽谈后,跟随主任或者其他律师一起接待,并认真学习谈判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章碧珍真正得到了全程锻炼。

  一个完美的转型
  一年的实习后,章碧珍拿到了律师执业证,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律师。这时,主任告诉她,事务所决定成立一个法律咨询部,专门负责接听和解答法律咨询电话。她是当时部门负责人的唯一人选。
  章碧珍接受了这次考验。既然是部门,那就得按照事务所的财务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就是说,作为主任的她不但要失去做律师助理时每月1200元的基本工资,一旦部门亏损,则收入为零。
  一部电话,两台电脑,两个稚嫩的女孩子,这就是当时法律咨询部的全部配备。小小一个部门,却是制度健全。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努力,部门效益很不错,每个月都有几万元的进账。
  2006年5月,章碧珍所在的事务所面临转型,大量律师离开了。当时,她的部门成员一共有4人,合作都非常愉快。青年律师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良好平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为自己创建一个平台呢?4个年轻人决定自己单干。他们为新的事务所取名“一墨”,墨代表知识、文化、素养。他们希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青年律师队伍。
  其实,创办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一直是章碧珍的梦想,只不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折点面前,她把这个梦想提前实现了。从找写字楼、装修、提交审批材料,到最后的开业,只花了短短一个月时间。从黄毛丫头到律师事务所主任,章碧珍完成了完美的转型。

  付出总能有收获
  做律师的头三年,章碧珍不但成功地“养活了自己”,还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日渐成熟。到现在,“一墨”满两周岁,一共有25名成员,11名执业律师,事务所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这期间,“一墨”的定位着重在知识产权、公司业务、教育等领域的业务发展。事务所大部分是年轻人,充满着青春活力。曾经有人形容他们是“儿童团”,但在章碧珍看来,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凝聚力、能打仗的好队伍”。
  年轻不一定是弱势,用专业的能力让客户折服,是章碧珍和她的团队奉行的原则。同时,为了弥补可能存在的经验上的不足,“一墨”还聘请了省内一些高校的法律教授来担任顾问团,作为专业上的强大后盾。
  如今,章碧珍除了做好事务所主任的工作之外,还忙着很多其他的事情。每周两次去电台和电视台为百姓解答法律问题;定期到监狱、劳教所做法律援助工作;时常到偏远山区为那里贫困失学的孩子送去关爱……
  “这些事情不光我在做,我们所里的很多人都在做。虽然做这些事情几乎不能给我们事务所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回报,但其实这和做个好人是同样的道理。在做这些公益事业的时候得到一种境界的提升,慢慢地沉淀之后,必定能收获更多。”
  如今在“一墨”里,也有专门接听热线咨询的部门,刚来事务所的年轻人都会到这个岗位上锻炼,章碧珍也经常会把自己的经验和他们分享。
  “我常对他们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担心今天的付出会多余,因为今天的付出终究会得到回报。每走一步,回头看看是应该的,但回头看不是为了让你停住脚步,而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向前迈进。现在回头看看,我的每一步都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