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大头贴”破了大案
通讯员 赵小鸥 金赛 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没想到大头贴也帮我们破了大案!”温州市瑞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一名办案民警兴奋地说。共有26个人组成的抢劫团伙,其中一些年纪还不到18周岁,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姓名,只知外号,平时打声招呼就结伙抢劫。正在警方为如何找到这些人而烦恼时,十多张“大头贴”暴露了他们的身份。同时,遍布瑞安街头的“电子眼”也成了破案大功臣。
  如今,26名犯罪嫌疑人全被抓获,他们涉嫌近七十起持刀抢劫案,有些受害者还是他们的朋友和亲戚。

  “电子眼”发现端倪
  2007年12月10日上午9点左右,瑞安警方接到市民王先生报警:有4名手持西瓜刀的男青年在鲍田新华人民路对其抢劫,不仅劫走其750元现金和一只手机,还殴打其致轻微伤。5天后,又有人在鲍田人民路附近遭殴打,且被劫走750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
  案发地附近的“电子眼”显示,有3名男子在案发时曾出现在案发现场周围。警方根据这一线索在鲍田鲍一村发现两名可疑男子的踪影,他们分别是19岁的贵州籍男子王某和28岁的江西籍男子陈某。两人没有工作,可是花钱大手大脚,又昼伏夜出,行踪诡秘,更重要的是,其体貌特征与警方所掌握的犯罪嫌疑人极为相似。
  12月21日晚上11点左右,警方在王某等人的出租房内,将正在聚餐的王某、陈某以及同时在场的夏某等6人抓获。他们交代了结伙持刀拦路抢劫十多起的犯罪事实。
  这时,有一个难题摆在了办案人员面前。王某说,他们这个团伙成员来自不同地方,年纪都在20岁上下,平时以绰号相称,其中一部分人还是在溜冰场打架时认识的,所以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大头贴变成了“通缉照”
  破案陷入僵局。对王某的出租房实施了日夜监视,警方还是一无所获。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似乎躲了起来。与此同时,鲍田等地又发生了几起抢劫案,手法与王某等人相似。迟一天破案,便会多一人受害。
  为了找到更多线索,警方又对王某等人的私人物品进行了仔细检查,结果发现了十余张大头贴,其中不仅有王某的,还有一些陌生面孔。他们是谁?会不会就是那些身份不明的团伙成员?
  警方的推测得到了王某等人的肯定。原来,王某所在的犯罪团伙成员均为20岁上下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拍大头贴的经历,今天你和我拍,明天我和他拍,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许多大头贴。谁也料不到,这些大头贴竟会成了他们的“通缉照”。
  警方带着大头贴到塘下、鲍田一带的小摊、饭店等外地人聚居区调查访问。很快,警方摸清了该团伙其余成员的身份和居住地等情况。在随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警方或循迹追捕,或蹲点守候,在温州、瑞安、平阳等地陆续抓获了19名犯罪嫌疑人。
  9月13日,逃犯池某在温州被警方抓捕归案,宣告这个盘踞在瑞安鲍田、塘下一带的26人抢劫团伙被瑞安警方彻底摧毁。

  有钱的同事和亲戚也不放过
  经审讯,该26名犯罪嫌疑人共交代了近七十起持刀抢劫的犯罪事实。
  据警方透露,该抢劫团伙有别于一般有组织性的犯罪团伙——虽然有26人之多,但作案时分时合,属于“一拍即合、一哄而上”的团伙性犯罪。
  “我们一般是拦路抢劫,或者到小店里抢劫赌博机。”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路面警察多“风声紧”时,他们也会找网吧里的年轻人下手——由成员中个子矮小、不容易引起别人戒心的一人充当诱饵,以“出去把打我兄弟的事说清楚”为名,将受害人骗出网吧,然后在小巷内多人一哄而上抢劫受害人。
  另外,该犯罪团伙不仅拦路抢劫陌生人,还将歪脑筋动到了身边人上——有钱的同事甚至亲戚。2007年12月9日,犯罪嫌疑人王某发现同事陈某某身边有四千余元时,当晚便纠集了曹某等4人潜伏在飞云镇阁巷办事处柏树村的小桥上,待陈某某下班经过时,持刀拦路抢得4700元现金和一只手机。26岁的湖北人苏某也因眼红其在温州龙湾做豆腐的亲戚何某生意红火,寻思着何某肯定留很多钱在身上,便暗中指使同伙李某等5人持棍棒到龙湾永中镇沙南村何某的豆腐店内实施抢劫,劫得500元现金和两只手机。
  据悉,目前26人已被瑞安警方以涉嫌抢劫罪移送检察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