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千里之外“克隆”银行卡频频作怪
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梅先平 王斌

  今年1月份,松阳县公安局接连接到4起报案,事主有着同样的经历——银行卡放在自己身上,卡内现金却被人在异地取走或消费。警方判断,这是系列银行卡“克隆”案件,并着手侦破……
  昨日,记者获悉,一名嫌犯已被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

  银行卡在身却被异地刷走几万元
  1月23日,松阳居民吴先生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信息,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他的银行卡被取款8次,每次取款金额为2500元,取款地点均在江西省鹰潭市。之后,他又收到了当天的第9条信息——银行卡在鹰潭某商店被人刷卡消费3万元。一开始,吴先生以为是银行的系统出了问题,可是查询后发现卡内的5万元真的没了!
  当天,吴先生向松阳公安局刑侦大队报警。“我们发现他的卡于1月22日下午在某自助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使用过,于是紧急将这一时段所有在该自助银行使用的银行卡全部进行了挂失,然后逐个打电话询问用户。”办案民警说,果然,包括吴先生在的4名用户发现卡里的现金被人取走,涉及金额8万余元。4名事主的情况都差不多——均使用了同一银行的银行卡,银行卡没有丢失或者被盗,却在异地被消费或取款。
   “我们认定这是一系列‘克隆’银行卡实施信用卡诈骗的案件。类似的案件在松阳县从未发生过,但在我省其他地方已发生过好几次,所以我们对此类案件非常熟悉。”松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民警通过网上信息研判,证实吴先生等人的银行卡是被嫌犯复制后,再在异地使用。

  警方异地联动疑犯落网
  民警说,复制银行卡的手法很多,最常见的是利用解码软件复制出一张“克隆卡”。果然,在松阳县某“自助银行”内,松阳警方提取到了一段视频录像。录像表明,有人在ATM机上做了手脚。不过嫌犯十分狡猾,他用羽绒衣遮住了大部分面孔,只露出一双眼睛。
  案发次日,松阳警方派出专案组前往江西鹰潭。经过侦查,民警发现吴先生的3万元现金是在鹰潭市某金店被人消费的,其他几名事主的卡内现金则是在不同的ATM机上被人取走。民警提取了监控录像,发现嫌犯有三四人,年纪在30岁至40岁之间。
  民警进一步加大了网上信息研判工作。“从嫌犯消费和取款的地点上看,我们判断他们是江西人,就在鹰潭附近,有一个叫余干的地方。”
  于是,松阳警方将提取的视频录像提供给了余干县警方。很快,余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馈,嫌犯的身份已经确认,确实来自余干县某村。这个村地处鄱阳湖畔,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嫌犯就会坐船躲到鄱阳湖上,一呆就是好几个月,抓捕难度很大。
  嫌犯身份的锁定,让案情有了转机。5月的一天,松阳县刑侦大队民警在杭嘉湖警方网上协助平台上发现,江苏省镇江警方在宾馆抓获一个叫陈明(化名)的江西余干人,他携带了读卡器、MP4等作案工具。而陈明正是松阳这起系列信用卡诈骗案的嫌犯之一。
  
  “零口供”也难逃法网
  陈明被押解回松阳,然而他始终不承认自己到过松阳。
  “我们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证明案发当天陈明和他的同伙就在松阳县。在银行卡信息被复制、盗取的这几天时间里,陈明都和另外几名嫌犯在一起。在鹰潭市某金店,监控录像清晰地表明,陈明就是用吴先生的“克隆卡”买金器的男子之一。
  “陈明的反侦查能力很强。他曾经在其他地方的取款机上安装MP4时被警方抓获,由于没有证据,最后被释放。因此,他坚信,只要不开口,警察就拿他没办法。”办案民警说。陈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回证据确凿,虽然是“零口供”,陈明也已被当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目前,松阳警方正在加紧抓捕其他几名嫌犯。
 
  警方提醒
  谨慎使用银行卡
  陈明等人的学历很低,基本只有小学文化,却能够轻易复制他人的银行卡。据知情人士分析,安全系数低是银行卡被复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购买“克隆”设备又十分方便,记者在网上随意搜索,就找到了多个出售这种设备的地方。卖家称,“克隆卡”可以和原卡同样使用,成功率100%。
  办案民警说,要防范此类案件再次发生,除了金融系统应提高银行卡安全系数之外,用户在使用银行卡时也要万分小心,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取款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二、当ATM提醒你是否要打印凭条时,最好选择“否”,因为凭条上透露的信息容易被嫌犯利用;三、在输入密码时,尽量空摁几个数字——事实上并没有摁下这些号码,这样可以混淆嫌犯的视线;四、进入“自助银行”时,刷卡进门和取款转账要使用不同的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