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钱捡钱的“升级版”爱找中老年妇女本报记者 陈岚 通讯员 宋亚男 仝永涛
杨大姐和丈夫在慈溪打工,好不容易攒了10万元钱,准备带回安徽老家给儿子盖房娶妻。为了安全起见,丈夫特地给她办了一张邮政储蓄卡。今年5月23日上午,杨大姐到慈溪桥头镇的客车停靠点等车。 在停靠点,一个小青年和一个“小眼睛”以自己也要去安徽为由,把杨大姐骗上一辆白色的面包车。车没走多远,“小眼睛”从一个下车人的座位上捡起一个皮夹,打开看了一下就塞到了自己的座位底下。这时,一辆黑色轿车从后面追了上来,招呼面包车停到路边。这时,“小眼睛”在杨大姐耳朵边说皮夹里有13000元钱,只要不告诉别人,下车后两个人就平分。 面包车停稳后,一个“小胡子”上车来,说自己的表哥在车上丢了一个皮夹,里面有13000元钱和一张存有13万元的借记卡,提出要对车上的人搜一下。司机和“小眼睛”都同意,杨大姐只好拿出自己的背包让“小胡子”翻看,“小胡子”从包里翻出邮政储蓄卡后,说怀疑这个卡是自己表哥的,要杨大姐说出卡的密码,他打电话到邮政进行验证。 杨大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只好把密码告诉“小胡子”。“小胡子”打电话询问一番后说,这个卡是你的还给你。然后将卡放进了杨大姐的小背包里,继续在车上吵吵嚷嚷,还借机把杨大姐推下了车。 杨大姐被推下车后就接到丈夫的电话,问她是否丢了储蓄卡,他不断收到短信通报取款信息,存款已经被取走了4.5万元。杨大姐赶紧检查背包,发现卡已被掉包,她立即报警。警方在7月底将“小胡子”邬明俊抓获,调查发现,这伙人专门对单独乘车的中老年妇女实施诈骗。日前,邬明俊被慈溪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以“丢钱、捡钱”的方式进行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本案中7名犯罪嫌疑人结伙作案,动用面包车、轿车等交通工具,可谓是这类诈骗案件的“升级版”。从本案中可以看出,与以往的作案手段相比,犯罪分子将作案现场从城区广场、市场、汽车站等人群密集之所转移到了城乡接合部的偏僻地段,在相对隔离的、行驶中的车辆上作案,更具隐蔽性,作案时也更有恃无恐,骗局一旦不能得逞,甚至可能动用偷、抢等手段。由于作案对象多是防范能力薄弱的中老年妇女,使得犯罪行为屡屡得逞。 中老年妇女孤身出门碰到陌生人搭讪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和陌生人一起乘坐不规范运营的“黑车”,以免误上“贼船”。最后,信用卡密码泄密后,要及时到银行挂失,尽量减少损失,财物被骗要及时报案,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