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诸暨:管好“责任田”当好“消防员”
本报记者 陈锦 通讯员 张卓尔 汤国建

  每个村民代表有一块“责任田”,他们须不定期地走访“责任田”内的农户,就地解决矛盾纠纷。这就是诸暨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举措之一。
  宣某是枫桥镇枫源村的村民代表,他的“责任田”,就是他的邻居——骆某、陈某等15户村民。今年6月12日,某矿主在扩修矿山道路时,损害了农户陈某的山林。双方发生争吵时,性格暴躁的陈某手持柴刀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在这危急关头,宣某赶到现场进行耐心劝导,这起一触即发的恶性事件被及时化解。
  看到这起纠纷20分钟就得到了解决,村民骆某高兴地说:“幸好村民代表及时赶到,否则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了。”
  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也逐渐增多。而受到区域面积广、调解员人数不多等因素所限,一些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容易变成“漏网之鱼”,影响了当地的治安环境建设。为此,诸暨市今年专门开展了综治网格化管理,把综治工作进一步向下延伸,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全市各行政村按村民代表数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区域,分层实施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村民代表每月不定期地走访联系农户,责任网格内发生的一般矛盾纠纷由村民代表先行处理和调处;如果确实解决不了,村民代表要及时向村两委报告;对疑难复杂纠纷,要借助其他力量开展联合调处。”诸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赵文中对记者介绍说。
  自从诸暨市实行综治网格化管理以后,村居干部就能及时了解村民(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避免出现管理服务的“盲区”和“真空带”。据悉,仅枫桥镇,通过网格化管理,共发现了78起矛盾纠纷,解决了76起。
  诸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阮建明告诉记者,在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中,充分发挥了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维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让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不存死角,使得8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村一级得到及时疏导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