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
7月8日,团中央评选出了“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服务集体”,湖州市“罗爱儿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榜上有名。 罗爱儿,31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半身瘫痪,周围不计其数的热心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而她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同样也感染了身边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她说,“罗爱儿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没有确切的组织和成员,在这31年里,所有帮助过罗爱儿以及在她的感染下又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共同组成了这个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 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爱的故事,到今天,已经整整传唱了31年;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在这条特殊的跑道上,奔走着一代又一代普通的湖州人。 一场意外唤起人间真情无数 31年前的那场意外,我已经不记得讲了多少遍,以致如今看来,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那是1977年的4月23日,那年我才18岁,在湖州三中念高二。那天,我参加了班团支部组织的学雷锋“送肥下乡”活动。大概下午3点钟光景,我和其他3个女同学骑着三轮车,一路欢声笑语地往前赶。路过湖州南门一字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三轮车连人带车从引桥上翻了下去,我的下半身被压在三轮车下,一下子昏了过去。 经过湖州、上海几家医院接连两天的紧急抢救,我的命是保住了,但腰部以下的部分已经完全失去知觉。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一个80多岁的白胡子医生,在病床前缓缓地说:这个孩子,下半辈子恐怕要用双拐走路了…… 由于中枢神经受伤严重,我永远也站不起来了。在出事以前,身高175厘米的我酷爱篮球,是学校篮球队的骨干。对于未来,我也曾有过很多的憧憬,考大学、当运动员、当模特……可是那场车祸之后,一切都成了泡影。 这场意外,对我们这个原本就有些拮据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个月90多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人,而我当时的治疗费就花去了8000多元,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就在这个时候,湖州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给了我母亲一样的温暖。国家承担了我的大部分医药费,市政府还专门下文,落实了我的护理费和生活费。之后的几年里,又多次提高了我的生活补助。 母校湖州三中的老师和同学,更是三天两头地来到我的病床前和我谈心。从1977年开始,学校的校长换了一届又一届,每一位新校长到任,总是先来看望我;我的同学找了对象,都会带着男(女)朋友,来让我做参谋。我的周围,从来没有少过欢声笑语。 其他的单位、民间团体、爱心人士,也纷纷送来关爱。送医送药的、免费义诊的、陪我聊天帮我干活的,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
一种感动传递了三十一载 我没有料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我的好心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医生、护 士、学生、老师、工人、农民……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带着一群。1992年的一天,当时我一个人住在一间老房子里。一个叫匡晓华的人推开了我的家门。她说她是湖州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偶然听说了我的遭遇,所以想来看看我,便通过居委会找了过来。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匡晓华便忙开了。她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整个房间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遍。过了一天,她又来到我家。扫地、洗被单、晒棉被、还特地带来了一个花瓶和一束康乃馨。 从那以后,匡晓华成了我家里的常客,她还带着医院的同事一起来照顾我。我有什么急事儿,只要一个电话,她们马上就会赶到。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尿路感染难受得坐卧不安,就托邻居给匡晓华打了个电话,她立即就和两个同事冒雨赶来,帮我打针、喂药、洗衣,忙了大半天。 李伟是我高中时候的班长,他一直坚持和一批老同学,时常到我家来嘘寒问暖,鼓励我要坚强。工作忙的时候,他还会让自己的妻子、儿子来看我,就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31年。有一天晚上,我不慎摔倒在地,立即大小便失禁。正巧李伟打电话来询问病情。一听说这种状况,他和妻子马上赶来,帮我清理大小便、擦拭身体,还用热毛巾帮我敷关节,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 有时候我在家里呆得久了,想上街看看,不少三轮车师傅都会主动把我送到目的地,且分文不收。像这样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太多,我没有办法一一列举,只能心存感恩。1996年,经人介绍,我和丈夫蒋利华相识。在“爱心接力”服务单位的组织下,我们举办了一场特殊而隆重的婚礼。10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的生活仍然相当拮据,但日子过得平凡而又幸福。2006年,我们结婚10周年的时候,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曾经帮助过我的爱心人士相聚一堂,为我们安排了整整一天的庆祝活动,还圆了我拍婚纱照的梦。 这31年里,我的家数次搬迁,可是不管走到哪儿,我的家里从来没有间断过好心人的帮助。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从不干家务,到了我这儿,却帮我倒屎倒尿,没有一句怨言。相处得久了,好心人都成了我的家人,成了我生命中的支柱。如果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平安乐观地活着。
一份感恩要将爱心永远延续 31年来,好心人的爱心接力,帮助我走出了困境,也带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我也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去感恩。 经过了多次手术之后,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是:不能生育,大小便失禁,经常性头痛、腰痛、背痛(背脊骨里一直用钢板支撑),肠胃不好,臀部有刀疤不能久坐。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出现了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这样的身体状况,又能为别人、为社会做点什么呢?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像我这样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重拾生活的勇气、坚强快乐地活下去,就是对那些给予我无微不至照顾的好心人最好的报答。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那些来帮助我的志愿者、好心人,在生活中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一次,一个女志愿者的感情和事业同时出现了问题,情绪非常低落。她找到我说,罗阿姨,我非常痛苦,想找你聊聊。于是我就和她长谈了一个多小时,等离开我家的时候,这个小姑娘已经是一脸阳光了。其实,我也没跟她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让她明白,像我这样的人还快乐地活着,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也就是从那次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我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坚强地活着,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鼓励,能给很多人以信心。于是,当身边的年轻人感情遇到挫折、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我愿意当他们忠实的听众,给他们鼓励;七八十岁的长辈心情孤单时,我会拨上一通电话,说上一些贴心的话;同学、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我也总会给他们送上一个拥抱。 如今,我经常走进校园,向孩子们讲述自己面对意外和残疾,如何与病魔顽强地斗争,并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故事;我还走进福利院,为那里的残疾人送去慰藉,用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精神感染他们。 去年,在湖州团市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开通了一部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热线电话。这是一条面向广大青少年和残疾弱势群体的互助热线,主要提供思想交流、心理辅导以及精神援助,我亲自参与热线的接听和解答。 如今,这个热线已经接到了不少来电,所有的来电,我都仔细地记录在小本子上。比如江西宜春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20岁姑娘,没有妈妈,性格很内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我和她通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短信和电话联系之后,她乐观开朗了好多。最近,她还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采访,镜头上的她,带着灿烂的微笑。 这些年来,我和我身边的志愿者们捧回了不少的奖杯,像“感动湖州”、“浙江骄傲”、“省志愿者服务杰出集体”、网络评选的“感动中国小人物”等等。所有这些奖杯,我都摆在客厅里最显眼的位置,因为这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荣誉。我会告诉来到我家的每一位好心人,这些奖杯里凝聚着你们的爱心。 因为磨难,我见证了人世间最伟大而又最无私的爱。31年,我相信这绝对不会是一个终点。这个爱心接力的故事还在延续着,并且会一直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