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平安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平安植入“生活品质之镇”
本版撰稿 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陈文龙 陈建刚

  在绍兴县的最西边,有个镇叫杨汛桥。
  它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拥有民营企业1300余家。它曾经连续3年蝉联“浙江省第一镇”,其财政收入甚至达到了一个中等县的水平。
  杨汛桥另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它依然以最和谐的姿态为居民打造了一个“生活品质之镇”,让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拥有一个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社会环境。

  杨汛桥镇·名片   
  杨汛桥镇地处绍兴县西北部,毗邻杭州市萧山区,区位优势独特,交通十分便捷。镇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8.6万,其中户籍人口3.4万。
  全镇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建筑建材、纺织印染、经编家纺、五金机械等产业为依托,拥有民营企业1300余家。杨汛桥镇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中国经编家纺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和省首批中心镇。
  2007年,杨汛桥镇实现生产总值51.5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工业销售204.8亿元,自营出口2.8亿美元。

  化解矛盾的“导访制” 
  2005年,“导访制”在杨汛桥镇诞生。所谓的导访制,是基层组织主动参与到群众信访过程中来,为群众上访作引导、劝导和疏导,甚至作为上访群众代表前往有关部门、机构的“向导”,为他们提供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
  镇综治工作中心的导访员说,“导访制”是干部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在处理日益增多的上访事件时,逐渐得到了群众的理解。这样的彼此理解,就像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极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3年后的今天,“导访制”依然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在镇综治工作中心工作的陶万裕对此深有体会。2005年前,杨汛桥的信访总量出现过大规模爆发的局面,“导访制”实施第一年,群众来访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了49%和70%,之后逐年大比例下降,而且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干群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
  陶万裕说,在杨汛桥镇,通过“导访制”成功处理的信访或上访案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今年3月,作为导访员的陶万裕就带着女工楼某的家人,讨回了3万元的补偿款。楼某曾在杨汛桥某工厂上班,后被拖拉机撞死。拖拉机司机逃回了老家。楼某的家人非常愤怒,幸好,陶万裕的导访工作最终让他们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如今,“导访制”已经成为整个绍兴县的经验,并引起了中央维稳办调研组的浓厚兴趣。调研组成员认为,“导访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民新模式、维稳新机制,在全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与此同时,杨汛桥镇党委、政府又在革新信访工作体制、提升信访工作质量上有了新的探索。镇综治工作中心对那些因客观原因无法亲自信访,而其信访事件确实有道理的信访人员实行“信访代理制”。这又是服务群众的一大举措,必然能走进群众的心坎里,有利于成功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平安深化年”有声有色
  2007年以来,杨汛桥镇广泛开展了以打击黑恶势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宣传、综治进民企(村居)等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创建工作。2007年,是杨汛桥镇的“平安深化年”。2008年,平安工作依然继续深化。
  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是“平安深化年”的重要内容。杨汛桥镇现有外来人口5万余人,大大超过常住人口。如何服务和管理好外来人口,积极探索和建立集服务、管理、教育、维权于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外来人口的创业激情,是杨汛桥镇重要的平安课题。
  目前,杨汛桥有60名外来人口专管员,专门负责全镇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去年,当地暂住人员登记发证52700人,登记率居绍兴县前列。
  与所有经济发达的乡镇一样,杨汛桥每天都在迎接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打工者。而镇综治工作中心成为了他们维护权益的“娘家”。陶万裕说,今年1至4月,镇综治工作中心已帮助职工调解劳资纠纷54起、工伤纠纷18起、工伤死亡案件4起,涉及的标的额有280多万元。在原告中,85%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
  杨汛桥镇平安工作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刑事犯罪的严厉打击。特殊的区域位置、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个私经济的发达,让杨汛桥的治安形势也相对复杂。从2007年开始,杨汛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
  2007年2月27日凌晨,绰号“黑豹”的何龙均被绍兴县公安局以及杨汛桥派出所的民警抓获。“黑豹”很有名气,以他为首的一伙重庆涪陵籍违法犯罪人员以杨汛桥镇合力村为据点,在合力村周围一带进行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涉恶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群众的正常生活。“黑豹”被抓后,13个村居的群众联名写信表示感谢。
  打黑除恶成为杨汛桥镇平安工作的一大闪光点。这项工作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同,也大大减少了派出所的接处警工作量。2007年,杨汛桥镇没有出现一起雇凶讨工资、寻衅滋事、收取保护费一类的报警案件。

  织密“防控网”
  在平安深化工作中,杨汛桥镇还加强了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构建了以科技防控、街面防控和社区防控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治安防控网络。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杨汛桥派出所在全县率先进行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共安装40个监控点,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密切关注路面治安状况。同时,路巡队根据警情安排力量巡逻,并将科技手段与传统方式有机结合,全力遏制发案率。
  同时,杨汛桥镇的各村居也在积极构建治安防控网络。日前,江桃村投入了25万余元,建立了全省首个村级治安电子监控系统。18个“电子眼”日夜盯着江桃村的每一个入口。
  “我现在一有空,就在办公室查看监控情况。”村党支部副书记洪惠芬说。她坐在电脑前,用鼠标360度点击监控画面。6月2日下午3点30分,在一家羊毛衫厂门口,一辆三轮车经过。显示屏将三轮车夫的长相和三轮车的车牌显示得一清二楚。
  洪惠芬表示,花大价钱装村级治安电子监控系统,为的就是震慑违法犯罪人员,给村民和外来创业者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现在,18个“电子眼”覆盖江桃村各主要出入路口、路段及重点场所,实行全天候监控,有效弥补了治安巡逻队人防存在的不足之处。另外,系统还实行电脑控制全程自动录像,在村委会设有总监控室,配备专人负责轮流值班。
  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加和防控体系的建立,杨汛桥镇治安形势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2007年,杨汛桥镇的刑事案件较2006年下降16%。因为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2007年度杨汛桥镇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平安乡镇”和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落实科学发展观
  打造“平安杨汛桥”
  ——访杨汛桥镇党委书记、镇长许志炎

  “杨汛桥正面临着由‘农村工业化’向‘镇域城市化’发展的‘二次创业’,这离不开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许志炎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打造“平安杨汛桥”,是杨汛桥镇党委政府多年来的努力方向。
  2006年,杨汛桥镇被绍兴县委、县政府列入全县首批新型城镇试点乡镇。次年,杨汛桥镇又被省政府列为中心镇。“一个经济发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设施配套、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正等着杨汛桥人去努力建设。”许志炎说,“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杨汛桥,还应该是社会管理体系健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杨汛桥。”
  许志炎表示,多年来,杨汛桥镇党委政府在增加居民收入、完善保障体系、加强文化建设、优化居住环境等民生工程上作出了很多努力。这样的民生工程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上,2007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打响了特色文化品牌,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杨汛桥镇同时还开展了“平安深化年”建设,将“平安”植入城镇的每一个角落。许志炎说,随着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入,杨汛桥的社会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去年,全镇共受理各种矛盾纠纷案件244起,均得到有效化解,赔偿款总计达到419万元,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杨汛桥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构建了以科技防控、街面防控和社区防控为重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治安防控网络,为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永不平庸的杨汛桥人在平安创建中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然而,我们也很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发展快、贫富差距大,加上区位特殊,杨汛桥镇的社会矛盾相对较多、社会治安形势相对复杂。对此,我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许志炎表示,今后,杨汛桥将以“社会和谐化”为总体目标,以创建“平安杨汛桥”为工作主题,着重在夯实基层基础、化解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等与老百姓安全感息息相关的“民安”工程上下功夫。同时,杨汛桥将继续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所有在杨汛桥生活和创业的人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