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法眼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将“限塑令”进行到底

  6月1日“限塑令”开始实施,半个多月过去了,有些商家将“限塑令”落到了实处,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也有商家为了眼前利益,对“限塑令”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我省工商部门也加紧了对商店、超市、集贸市场的检查,对于“顶风作案”的商家作出了处罚。尽管如此,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依然感到“限塑令”的实施难度较大,这样一项挑战人们固有习惯的规定,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配套措施来保证其施行呢?

  超市、农贸市场情况不一
  超市是塑料袋使用量较大的场所,随着“限塑令”的实施,超市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前几天,记者在杭州庆春路以及城西的一些大型超市转了一圈,这些超市都比较遵守“限塑令”。在庆春路上的一家超市记者看到,超市出售的塑料袋已经比原先免费提供的厚很多,售价为0.2-0.3元一只。
  “限塑令”虽然给顾客带来了麻烦,但大部分人对此表示理解。正在购物的徐女士告诉记者,随身携带布袋已经是她多年的习惯,她并不感到麻烦,为了让大家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她愿意这么做。
  徐女士的看法显然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采访中,在超市购物的顾客表示,现在虽然花钱之后仍然可以使用塑料袋,但为了环保他们不愿意用,宁愿花钱买环保袋循环使用,有的还将竹篮找了出来。
  尽管如此,也有消费者将目光盯住了生鲜柜台提供的免费塑料袋。因为按照《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偿使用的塑料袋主要是:商品零售场所提供的,用于装盛消费者所购商品,具有提携功能的塑料袋。而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装盛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并不在有偿使用之列。
  而在农贸市场,记者看到每个摊位旁的柱子上都挂着普通塑料袋,各种颜色,各种尺寸的都有。大多数消费者也依旧维持着一直以来的消费习惯,手中提着大小不一的塑料袋逛着市场。相对的,少数带着菜篮子或环保布袋来市场的顾客,反倒成了显眼的一族。
  “我的摊位每天要消耗掉许多塑料袋,夏天生意好时,用掉两三百只是起码的,蔬菜摊位用得更多。”卖水产的何阿姨说,即使是用环保袋的消费者,也会索要塑料袋,因为水产品直接放进环保袋会影响其他的菜。
  汪先生就是卖蔬菜的,记者遇到他时,他刚买了10捆蓝色塑料袋。他说,一捆大概50只,这500只袋子估计只够用两天,都是免费提供给顾客的。
  对于这些现象,农贸市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有关部门一起,就“限塑令”的相关问题同经营户做了多次沟通,但收效甚微。再加上由于实施“限塑令”没有较长的过渡期,一些商家囤积的塑料袋必然要有出路,“推广‘限塑令’看来有点难”。

  “限塑令”实施后已发出多份处罚书
  虽然大型超市实施“限塑令”都比较到位,但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便利店、小副食品店的情况不容乐观。半个多月来,我省工商部门已经发出了多份处罚通知书。
  6月10日,奉化工商分局依法对奉化市一家西药房违规使用不合格塑料购物袋,作出1000元行政处罚。这是实行“限塑令”以来,奉化工商部门开出的首例违反“限塑令”罚单。
  6月初,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在某药品连锁店检查时发现,该药店违反“限塑令”仍向消费者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依法对其立案调查并将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玉环、义乌等地不少违反“限塑令”的店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限塑令”不是闹着玩的,商家要自律。对于以下四种行为:低于经营成本销售塑料购物袋;采取打折或其他方式不按标示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塑料购物袋;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未在销售单据单独列示消费者购买塑料购物袋的数量和价款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可视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街头小贩使用的塑料袋谁来限
  昨天早上,记者在杭州中山中路与东平巷的交界处看到,由于附近没有上规模的农贸市场,而居民又较为集中,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菜农自发组成的集市。由于方便,很多马大嫂选择在此购买蔬菜。记者看到,菜贩熟练地将菜装进塑料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马大嫂们对菜贩使用的塑料袋也没有提出异议。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菜贩,这位菜贩告诉记者,6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塑令”他是知道的,但他根本无法落到实处,一把白菜一共才一两元的事情,一只袋子卖0.3元,谁还在他这里买菜呀?
  在记者看来,这或许是个不小的问题,就杭州而言,流动摊贩可能并不在少数,而他们使用的往往是最为劣质的塑料袋,如果这部分塑料袋限不起来,则可能是个很大的漏洞。

  “限塑令”很美,千万不要昙花一现
  “‘限塑令’很美,但愿不要成为又一场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限塑令”的实施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特别是近半个月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在报道。报道中批评了一些消费者钻空子,用超市的生鲜包装袋代替有提携功能的塑料袋。
  这位法律工作者说,其实随着“限塑令”的实施,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有空子可钻是说明消费者“坏”还是法律、法规制定的不健全?实际上,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大力推广袋装垃圾,大家纷纷开始用塑料袋装垃圾,同时,大家也习惯了购物时获得免费的塑料袋,超市、农贸市场免费提供的塑料袋占据了这些包装垃圾用塑料袋的大多数。
  “‘限塑令’是对人们生活习惯的挑战,这样的规定是否健全?是否公正?”该法律工作者说,超市、商店,有关部门可以管,而对流动摊贩却很难下手,这样的境况又如何处置,一个简单的“限塑令”似乎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方式。
    随后,记者联系了环卫部门,了解到目前并未收到任何关于改变垃圾处理方式的通知。
  与此同时,记者联系到了海宁生产环保用品的企业主金炳良。在金先生看来,他更关注塑料袋的替代品,“如果没有替代品或替代品不合理,限制是暂时的,泛滥是必然的”。金先生说,他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对泡沫饭盒、木质一次性筷子都有过限制,但都因为没有合理的替代品,泡沫饭盒、木质一次性筷子至今依然十分流行。金先生告诉记者,在限制泡沫饭盒伊始,他还投资过一家生产环保饭盒的企业,但终因成本过高,生意不好做而宣告失败。金先生说,“限塑令”看起来很美,希望不要昙花一现。

  编后:
  编完稿子,对“限塑令”的实施还有些担忧,但总的来说还是对其抱乐观态度:相信为了环保,大家都愿意出力的。最近,我的随身背包里,多了一只大大的环保袋,即使是临时去超市、去菜场,都有它的用武之地。我相信,随身携带环保袋的人会越来越多,未来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