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纪实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法庭设在救灾帐篷里
田乾峰

  震灾后的什邡市,在经历着疼痛的同时,一股复兴力量正在慢慢地苏醒。近日,四川什邡市政府号召各个单位,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
  在什邡市区,开业的商店在增多,交通运输在恢复,政府机关在坚持上班,受灾群众在一步步得到安置,工作生活秩序正在走向正常。维持和捍卫着秩序的法院,在受灾群众中间,用帐篷搭建起第一座灾后临时审判庭。
  5月20日,一件本可以延期审理的刑事案子,在经过什邡市法院的内部讨论后,坚持如期开庭审理,法院副院长黄良蓉说:“我们这么做是想鼓舞士气,尽快恢复什邡市正常的生产活动。”

  一场特别的审判
  5月20日,在什邡市人民法院门前临时搭建的一顶蓝色救灾帐篷中,一场特别的审判如期开庭审理。
  临时法庭里,3张从什邡市法院会议室临时搬来的深红色会议桌,依次摆出审判长、陪审员、公诉人、书记员的席位。审判长唐新和穿着浅灰色的短袖制服,端坐在审判席上。本应单独坐在低一级位置上的书记员,因为没有座位,在短短的审判席上,和审判长挤坐在了一起。
  上午11点10分,被告人谭金富在两名法警的押送下到庭,罪名是涉嫌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谭金富是同案三名被告人中的一名,其他两人已在去年开庭审理后被判刑。
  唐新和宣布开庭,和以前不一样,这次的开场白很特殊:“什邡市人民法院今天在临时搭建的法庭公开开庭审判谭金富……一案,其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什邡市遭遇了大灾难,在这里开庭审判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希望旁听人员在遵守法庭秩序的同时,注意余震……”
  简陋的临时审判庭上,没有扩音喇叭,也没有投影仪器,唐新和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帐篷外面,30多名旁听的听众,站在这神圣的法庭外,关注着被其他帐篷包围着的这顶特殊帐篷——上面张贴着“临时审判庭”五个大字。
  在印有“救灾”字样的蓝色帐篷群中,“临时审判庭”显得特别醒目。
  审判很顺利,审判长唐新和曾经在去年审判过同案,案情清楚,被告人认罪。经过40分钟的审理,中午12点,案件审理完毕。
  这一场在灾区帐篷里的审判,在当地法庭的审判史上是首次,也是震后的第一场审判。唐新和说:“在这个特殊时期,进行这样的审判,就是想鼓舞士气,给灾区的违法行为以震慑。”

  开始正常受理案件
  案件审理完第二天,5月21日上午,审判长唐新和在震灾发生后,第一次进入了法院6楼的办公室。“外面的墙看不出裂缝,可楼里的墙裂得很厉害,办公室里一片狼藉。”担心余震随时会发生,唐新和从办公室抱出一台电脑,到楼外的一层临时建筑里写判决书。
  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当天下午,唐新和顺利写完了谭金富案的刑事判决书。“被告人谭金富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经过院长的审批,当天,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在平时案件多时,判决书很难以这样的速度送达,现在震灾期间,比平时审理的案件少。
  唐新和说:“说实话,一些案件确实因为地震拖延下来,不过,在震灾期间,坚持开庭审理案件,就是鼓舞士气,希望什邡市的生产活动能早日恢复,审理案子也是生产嘛!”
  说话时,一份新的卷宗送到唐新和手里。“我们现在也开始正常受理案子,并且还有一起是在震灾后的案子,被告人涉嫌盗窃受灾群众家中财物,现在已经立案调查,估计6月份能开庭审理。”
  在法院的平房餐厅里,唐新和身旁有不少工作人员,和他一样,用笔记本电脑正常地办公。椅子后面的地上有四五个卷着的床铺,唐新和说:“晚上,值班人员就在地上睡,不敢进楼里睡,担心余震。”
  5月22日这一天,在什邡市道路旁一顶顶花花绿绿的帐篷中,什邡市法院门前这顶挂着国徽和“临时审判庭”的蓝色帐篷,在特殊的时间里,用特殊形式的开庭警示着:法律的神圣光辉,还护卫着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里的民众。
  唐新和说:“在这种特殊时期开庭审判,就是要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保持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