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一版: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烈士墓”前鲜花常开
本报记者 朱乔夫 通讯员 孟卓莉

  “凌女士,我们已经证实凌汉琪烈士就是你们寻找多年的亲人。”今年清明节前夕,当慈溪英烈纪念馆馆长林峰把这个好消息通知给远在天津的凌家瑾时,凌女士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流着热泪说:“谢谢,谢谢林馆长,我们一定会来慈溪当面感谢并祭奠叔叔的。”
  读者可能要问,慈溪英烈馆是个什么单位?凌汉琪烈士和凌女士又是什么人?这还得从2004年说起。

  网络祭奠缅怀先烈
  2004年,慈溪革命烈士纪念馆管理处与共青团慈溪市委合作,依托 “青春慈溪”网共同主办了一个网上 “慈溪英烈纪念馆”,通过网络把慈溪烈士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随后,革命烈士纪念馆管理处及时为网上英烈馆充实资料,使网上英烈数量达到697位,并逐步完善网上查阅烈士、网上瞻仰革命烈士的事迹、网上祭扫献花功能,得到了烈士亲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英烈纪念馆”开通后,许多烈士亲属都通过网络这座无形的桥梁,与慈溪革命烈士纪念馆取得联系,或提供烈士资料,或前来祭扫,或直接在网上进行祭奠。尤其值得欣慰的是,慈溪各界人士纷纷在网上扫墓,自发地缅怀革命烈士。
  慈溪团市委学少部罗琳芳部长告诉记者,慈溪英烈纪念馆自2004年3月30日有网民在网上祭扫后,众多市民纷纷采用这一方式缅怀先烈。至今,“烈士墓”前已经盛开了近30万朵鲜花。

  网上纪念馆发现亲人
  接下来,记者要介绍凌汉琪其人。
  “凌汉琪,广东人,三北游击司令部五支队二大六中队指导员。1943年5月牺牲于宓家埭新桥。”这是当初网上“慈溪英烈纪念馆”《慈溪英烈志》中记载的烈士凌汉琪的基本资料,非常简单。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记录,让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家庭兴奋不已。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叫凌家瑾。
  2007年12月9日,凌家瑾的侄子凌云偶然在网络上看到慈溪英烈纪念馆的烈士资料中有凌汉琪的名字,介绍他是广东籍,于1943年5月牺牲。他将这个消息告诉凌女士后,全家人为之震惊。
  原来,凌女士有一位叔叔也叫凌汉琪,由于从小在学校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凌汉琪离开条件优越的家,毅然投身革命,去上海参加抗日组织,后来有人捎口信说她叔叔已经牺牲了,但家里没有收到过阵亡通知书。
  “对我爷爷奶奶而言,叔叔这是背叛了家庭,但是全家人一直在寻找我叔叔,从来没有放弃过。”凌女士说。由于这些信息和凌女士的叔叔情况非常吻合,凌女士隐隐觉得这个凌汉琪就是他们寻找了半个多世纪的亲人。
  那么这位凌汉琪是否就是凌家寻找多年的亲人呢?由于凌女士的母亲并没有见过凌汉琪,而熟知情况的上一代人也都已经过世,凌女士就跟慈溪英烈纪念馆馆长林峰取得了联系。
  在林峰的指导下,凌女士通过查阅档案寻找线索。凌女士在父亲档案的社会关系栏查到“弟:凌汉琪,在上海入抗日大学,后参加新四军,据威海卫邻居带来口信,说在四平(后经考证应为四明)战役牺牲。”凌女士综合了档案资料和一张父亲留下来的历史照片进行分析,认为烈士凌汉琪就是寻找多年的叔叔。

  终于找到叔叔了
  但是,仅凭一张无法确认身份的照片仍然不能确定此凌汉琪就是凌女士的叔叔,于是凌女士委托林馆长寻找凌汉琪的相关史料和证人。
  林馆长几经打听,终于从上海市南汇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了解到,《我与浦东游击队》的作者、现年93岁的朱亚民老同志还健在。“朱老与凌汉琪相识,在他的书中也多次提到凌汉琪。”林馆长告诉记者。
  今年2月中旬,林馆长放下手头的工作赶赴上海,在南汇调查后,到苏州拜访朱老,并经搜集、考证,又了解了一些情况。终于,这位烈士的资料基本搞清:
  凌汉琪,男,祖籍广东省南海县,1922年前后出生于汉口,1927年随家移居天津,家境富裕,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8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后,毅然离家赴上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经中共上海党组织选送,到新四军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1941年9月,凌汉琪率淞沪五支队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100多人从浦东到达浙东。1943年5月,凌汉琪所率的五支二大六中队与300余名前来追击的日伪军在宓家埭东北的新桥遭遇。激战中凌汉琪头部中弹,牺牲在王家东南河边的牛车盘旁。
  由此,林馆长说,可以肯定凌汉琪烈士就是凌家几十年来一直寻找的亲人。
  据林馆长介绍,凌汉琪等在新桥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骸早在1958年慈溪革命陵园修建时就已移入墓区,因无法辨认,只立无名烈士墓碑。去年,为方便烈士亲属凭吊祭扫,陵园新立“慈溪革命烈士英名录”碑,上面刻有凌汉琪等700余位烈士的姓名。
  今年清明节前夕,当林馆长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通知给凌女士时,远在天津的凌家人都为之感到欣慰。凌女士说,半个多世纪的寻亲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个清明节,凌女士本来打算和家人来慈溪,为长眠的叔叔送上一捧鲜花,但由于凌女士的母亲已93岁高龄,视力不是很好,凌女士的丈夫也在广东工作,因此今年清明节没能赶来祭奠亲人。她说:“今年我们只能选择在网上祭奠,但我们一定会到慈溪来,到我叔叔战斗过的地方来走一走,到我叔叔长眠的地方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