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第一阅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次善举 一场官司 一声叹息
《姐妹》主人公筹款成功却被病人告上法庭
本报记者 陈岚 通讯员 王琳琳

  几年前,一部反映发廊妹生活的电视纪录片《姐妹》在全国各地热播。此后,片子主人公章桦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被拍,到拿起DV拍摄别人。她以此作为自己新的事业,把镜头对准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两年前,她开始关注衢州小姑娘小双(化名),并为她筹到了10万元捐款。让章桦想不到的是,2008年初,小双把她告上了法庭,要她退还9万元捐款。

  筹款——

  因为孩子懂得感恩 所以章桦伸出援手
  今年12岁的小双是衢江区后溪镇人。这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却不幸患上了一种不治之症。
  2岁时,小双的父母发现她的左腿异常肿大,便开始到处寻医问药。几年过去了,小双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6岁时,经过杭州一家医院的诊治,确诊小双得了多发性血管瘤。据了解,这种病是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2006年7月,小双的病情再度恶化,她父亲在章桦姐夫的引荐下认识了《姐妹》的主人公章桦。
  得知小双的情况后,章桦从北京赶到衢州,专程去了一趟小双家。贫穷的家庭、可怜的孩子,一切境况都清楚地摆在她眼前。
  章桦当时问了小双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孩子几乎想也没想就回答:当医生。
  “小双知道作为病人的苦,她想当医生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就说明她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就因为这个回答,章桦马上决定尽全力帮助小双。

  经过半年不懈奔走 终于筹得十万善款
  在之后的时间里,章桦对小双一家的境遇进行了拍摄。在帮助小双之前,她已经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帮助过近四十个遭遇困境的妇女和孩子。与此同时,她四处奔走,希望能为小双筹到治病的费用。
  经过了近半年的努力,章桦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给小双提供帮助的深圳公司。经过多方协调,该公司表示将通过在北京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捐献10万元,专门用于小双的治疗。
  捐款有了着落之后,章桦按照小双妈妈朱冬英的意愿,帮助小双住进了北京宣武医院。2007年1月26日下午,该基金会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宣武医院,将10万元现金交到小双母亲朱冬英手中。
  基金会的人走后,章桦告诉朱冬英,由于她和企业有约定,这笔钱必须专款专用。所以她建议朱冬英把钱先放在她那里,如果医院的账号里没钱了,她再把钱打进来。得到朱冬英允许后,章桦带走了10万元现金。

  纠纷——

  医院称无治愈可能 剩余捐款引发争执
  此时,看起来一切都将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在一次专家会诊之后,事情起了波澜。
  宣武医院的专家会诊后,认为小双的病情比较严重,即使截肢也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建议小双出院。“既然治不好,咱就不治了。”小双的家人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2月1日晚,办完出院手续的母女俩找到了章桦在北京的家,章桦给了他们1万元钱,买了火车票送他们回家。临行前,她嘱咐小双的母亲好好照顾孩子,让她在后面的日子里,尽可能过得开心。
  回到家后,小双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腿部的肿大不但严重影响了行走,每天夜里,她都会因为疼痛而难以入睡。小双的家人不忍看到孩子忍受这样的痛苦,他们再次决定,为小双找个医院做截肢手术。
  2007年4月,母女俩寻遍各地,最后来到上海某医院,希望在那里给小双做截肢手术。因为治疗费问题,朱冬英多次与章桦取得了联系,但钱始终没有到她手里。此时,朱冬英对章桦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她甚至开始怀疑章桦当初帮助自己女儿的诚意。

  余款究竟如何处理 双方说法各不相同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无数次打电话向章桦要剩下的9万块钱。章桦在刚得知小双要到上海做手术之后,要我们提供医院保证能‘治好’小双的‘治疗方案’。她知道小双的病是不治之症,这不是存心刁难吗?后来再打电话过去,她就说小双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现在这笔钱已经准备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不能再给小双治病了。”朱冬英对记者说,她怎么都弄不明白,这钱明明是捐给自己女儿的,为什么自己却拿不到?她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章桦骗走了这笔钱。
  难道真像朱冬英所说的,“章桦把这笔钱骗走了”?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在北京的章桦。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现在的这个状况,真的让我非常心寒。”章桦告诉记者,她决定帮助小双之后,几乎是竭尽全力。她为小双四处筹钱长达半年之久,其中仅花去的交通费就有一万多元。最终,她才找到了深圳这家企业。“企业和小双根本不认识,连面都没有见过。凭什么拿出这么多钱?这全是因为他们信任我。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
  章桦说,当时预计治疗费用10万元,她和企业之间是有协议的,多退少补,专款专用。“在去北京治病之前,我在电话里和小双的母亲把捐款事项讲得非常清楚,她也很认同。到北京后,我又再次跟小双的母亲强调了这笔捐款的用途。”
  后来朱冬英说要去上海给小双截肢,章桦的确劝过她。“北京的专家说过,小双的病即使截肢也不可能治愈。对她最好的治疗方式,还是长期的保守治疗。但他们一再坚持要截肢,我就让他们提供医院的账户和医生的治疗方案,这样我才能确保她们拿了钱之后会全部用于小双的治疗。但是她执意要把钱存到她个人的账户上,这让我很为难。而且到目前为止,深圳的那家企业和基金会都没有说过要彻底收回这笔钱,也正是因为我的一再坚持。”

  由于矛盾无法调解 双方将要对簿公堂
  章桦告诉记者:“由于是老乡的关系,也加上我的工作疏忽,所以当时我没有和她签订协议。整件事情当中,我一直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由于经验不足,才会造成对方对我的不满和误解,甚至怀疑我私吞了这笔捐款,对此我只能感到深深的无奈。”
  同时,记者又从朱冬英那里了解到,小双目前只能在家静养,已经彻底不能下床。“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放弃,要尽最大努力挽留女儿的生命。”
  在热心人士的指点下,朱冬英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捐款。2008年1月25日,朱冬英代表女儿小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章桦返还其余的9万元捐款。
  原告的代理律师,浙江中桥律师事务所汪献忠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两名工作人员将10万元现金交到朱冬英手中,说明基金会的赠与行为已经成立,双方的赠与合同当即产生法律效力。本案中,基金会是赠与人,小双是受赠人,章桦只是促使赠与合同成立的居间人,而深圳公司作为捐款方是捐款给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再由基金会将钱转捐给小双。可见,无论章桦还是深圳公司,均不是赠与合同双方的直接主体。从法律上讲,这10万元钱应由小双父母支配,如果要捐给其他人,也必须征得其父母的同意。
  因为行善而成为了被告,让章桦很无奈,她表示会积极应诉。
  1月30日,此案已在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目前尚未开庭。

  好事怎样做好
  记者手记:
  掩卷而思,这其实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它与去年本报关注的“杨桂英事件”(2007年1月24日曾作报道)如出一辙。这一纠纷也让我们再次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捐助到底应该怎么捐?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的纠纷?
  作为捐助发起人的章桦,她从善意出发,近四十次成功地为处于困境的人拍片募捐,最终筹得巨款,也能看出她助人的诚意。但“小双”事件的尴尬现状,很大程度上正像她自己说的,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签订书面的协议”。
  相比国内,国外的救助方式更多,做得也更规范。一个救助项目,就像做一个工程,往往都设有专门的申报条件、申报制度,要通过审核、审批、发放、跟踪调查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在这点上,我们显然滞后不少。
  章桦与受助人之间的纠纷自有法律做出裁决。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始终有一份深深的担忧:从此以后,章桦还会像以前那样义无反顾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吗?而对小双这个原本已经命运多舛的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善良的人们,需要援手的人们,我们该怎样携起手来,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