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1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天下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立法,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呼吁立法推进自主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等30多位代表呼吁,全国人大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创新促进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国家自主创新管理制度,为政府和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世界各国的技术创新竞争日趋激烈,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创新立法。程惠芳代表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律。美国在1980年制定了技术创新法,在促进美国的技术创新,支持其国内技术转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由于缺乏一整套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战略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企业和政府在应对自主创新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时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程惠芳代表认为,企业创新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和企业创新的可持续性,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我国的创新环境还很不完善,高层次人才和资本为代表的创新要素流动和流向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健全。
  程惠芳等代表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创新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促进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机构制度、促进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权制度(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创新基金制度)、创新人员的激励和管理制度(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税金减免制度,创新人员的收入分配的激励制度)、促进自主创新的投融资制度、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与自主创新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
  (车玉明  岳德亮)

  希望立法挺起反腐“利剑”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说,腐败现象蔓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这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在现行一些法律涉及惩治腐败分子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制订一部系统的、全面的、涵盖各个领域的、反腐败的大法,势在必行。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法制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腐败现象也在各个领域不断蔓延,而且腐败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五年来,我国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67万多件,尤其是陈良宇、杜世成、郑筱萸等高级干部的严重腐败案件,在全国造成了极大震动。周晓光代表认为,有的犯罪官员携巨款外逃,腐败现象侵入党和国家的肌体,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人民群众对一些官员、一些部门的腐败现象早已恨之入骨,但往往是投诉无门,无力监督,挫伤了公民对反腐败的信心和积极性,公民急切盼望有一部大法来给他们撑腰,给他们以反腐败的法律武器。
  周晓光代表建议,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界定反腐败的内容,体现公民反腐败的权利、义务和奖励、保护制度;规定对腐败分子的严厉处罚条文,例如清除出公务员队伍,永不录用;非法所得全部没收等;规定对包庇、怂恿腐败分子的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此外,在立法中还应体现相应的配套制度和监督制度,如公共部门的良好管理制度、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制度、公务人员及其家属财产披露机制等等,以避免出现目前实际存在的“上级监督下级太远,下级监督上级太难,同级监督同级太软,法纪监督太晚”的局面。
  (岳德亮  李亚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