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空谷幽兰会成逝去的风景吗?
盗挖兰花导致我省野生兰花资源濒临绝迹 有关专家呼吁通过立法保护稀有兰花资源
本报记者 陈岚

image

  2月25日,第十八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温州闭幕。博览会上展出的8000多盆精品兰花,吸引了诸多中外兰花爱好者。
  正当人们在享受这样一场兰花盛宴的同时,又有一则新闻让人心寒。据知情人透露,每年2月底3月初兰花盛开时节,一拨又一拨的人带着工具来到余姚四明山区、奉化大堰等地的山上,滥挖兰花,导致本身已十分稀少的野生兰花资源濒临绝迹。而据记者调查,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宁波。

  闻香下手,野生兰花濒临绝迹

  “‘兰花热’的背后,是对野生兰花的掠夺式采挖。”舟山市兰花协会会长黄洁明告诉记者。如今,在宁波等地的山上,连普通的兰花都已很少见到,舟山、台州等地的野生兰花资源也已濒危,挖兰者的脚步开始转向江西、安徽等地的深山。
  浙江历来是兰花大省,而舟山兰花在浙江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但是说起舟山野生兰花的现状时,黄会长的语气中充满了痛心和惋惜。
  “挖完了,早就挖完了。2002年前后,是盗挖野生兰花最猖獗的时期。因为那个时候,精品兰花的市场价格正像断了线的氢气球一样扶摇直上,所以省内外很多人受到高额利益的驱使,上山挖兰。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有几千人。他们在茶林、竹林甚至荆棘丛中,拿着工具进行野蛮的地毯式搜寻,一连几天都不下山。”
  黄会长告诉记者,自然界中,真正的兰花精品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从山上挖到了有价值的母本之后,还需要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在懂行的人(圈内俗称“兰友”)中,都有这样不成文的约定:上山挖兰花的时候,必须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悉心挑选。不挖普通品种,只选取精品;精品不挖全株,只取一半苗数(一株由数苗组成)。真心爱兰的人,上山时看见人家挖开丢在一边的兰花,还会帮忙补种回去。
  “但那些上山盗挖兰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门外汉。这些人的眼里,野生兰花是可以让他们一夜暴富的东西,他们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株名品’的心态在挖兰花,几乎是见兰就挖,连残根剩苗都不放过。大量野生兰花被盗挖到山下,经过挑拣后扔掉,有时候一车野生兰花挖到山下,也就挑出一到两株值钱的。”

  盗挖兰花,带来系列生态问题

  黄洁明说,舟山好一点的兰花品种大概有三百多种,但山上已经绝迹的品种就有一百多种了。“如果养殖户没有喜欢兰花的品性,而只是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兰花品种消失。”
  兰花的自然繁育十分困难,靠兰株的假鳞茎发新芽而增株。有的一年分一株小苗,有的两三年才分一株。兰花的种子发芽能力很弱,所以,稀有兰花可以保持十余年的“稀有”。另外,目前名贵兰花品种自然杂交变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如果大量普通兰花被毁,就失去了产生名贵兰花的母本基础,其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野生兰花资源的减少以及兰花价格的暴涨,使得兰农们不再满足于上山挖兰。他们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希望能在自家的花房里,培养出个好品种。这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泥土。
  养殖兰花对温度、湿度、土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稍一不慎,一盆绝顶好兰也会“变脸”成普通品种。于是,一种俗称“香灰土”的黑色肥沃土壤便成了稀缺物品。这种土是山林中的树木、枝叶、植被经几十年腐败积累而成的,肥力特别足,目前在市场上的价格是几元甚至十几元一斤。
  于是挖兰热还带动了挖土热。在绍兴新昌的小将林场、天姥林场,常常有农民骑着摩托车进山挖土,一次可以带百余斤下山。而林场的土地上,则留下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土坑,千疮百孔。
  新昌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有肥力的土壤被挖走,会造成林场的树木植被营养不良,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山林水土流失。林业局不得不在这些地区竖起牌子,禁止挖土,并派专人在林场入口处巡逻,阻止村民上山挖土。

  小小兰花,牵动大大利益链条

  兰花素来以其清丽幽香而闻名于世,特别为文人雅士所珍爱。但是,近几年以来,高洁的兰花变成了“绿色股票”,天价兰花不断出现在市场上——
  2006年2月,温州第三届兰花节上,一盆品相极好的“天逸荷”叫价1100万;
  2007年3月,武汉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一盆名为“桃园三结义”的兰花以130万元的高价被武汉一位企业主购得;
  ……
  天价兰花频频露面,让许多人弄不懂:它为什么能够有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身价?
  “全世界制造香水的公司,目前的技术水平都合成不出兰花的香味。”在问起兰花实用价值的时候,一位“兰友”这样对记者说。
  近年来,由于西方人逐渐认识到兰花的独特性和高贵性,养兰热正在西方兴起;而内需市场对于花卉的需求量也在加速提升中。
  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档兰花通常不在市场交易而是炒家们私底下进行。兰花被称为“绿色股票”,对兰花的投资与投资股票十分类似。
  比如,一位庄家购买一批兰花,1万一苗,第二天他就报价5万,然后再找合伙人偷偷买回来,第三天再以8万高价卖出,再买再卖,炒作速度相当快,价格直线上升。最终游戏结束时,也就是“天价”兰花产生的时候。这时谁接到了手中,就成了“亏本大王”。
  正是这样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藏在深山的空谷幽兰不断惨遭破坏。

  出路何在,野生兰花渴望被拯救

  当记者就宁波余姚四明山山区存在盗挖野生兰花的现象,向余姚农林局绿化办求证时,绿化办熊小萍主任颇为无奈地承认了“几乎都挖光了”的事实。“这几年我们的工作一直在做,比如深入山区进行巡查、宣传;给当地农民进行兰花知识的培训,等等。但也实在管不过来,整个山区那么大,我们人力有限,不可能跟这些盗挖兰花的人打长期的‘游击战’。”
  奉化大堰镇山门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要是在3年前,兰花随处可见,不到半小时就能挖到20多株。但是如今,这里已经很难看到兰花的踪迹。据了解,该村从前两年起,专门组织村民,在附近山坡上劝阻“挖兰客”,但收效不大。
  据专家介绍,我国约有兰科植物173属1200多种及大量变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但在国内,只有1996年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可作依据。1999年9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但未把兰花列入,即将出台的第二批名录才将其列入。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野生兰花保护还缺少法律依据。
  浙江省林业厅资源保护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林业部门可以通过审批、执法等手段约束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采集、经营和利用,但是对于没有列入重点保护的兰花,“我们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来保护”。这位工作人员同时也表示,目前在省内的一些县,在以“自然保护小区”的形式,开展野生植物的保护,但是如果要针对野生兰花,设立省市级的自然保护区,“目前来讲在具体实施和有效管理上都存在难度”。
  “兰花的资源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虽然我们学校已经就有不少专家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从实践上来讲还有不少难处。”浙江大学现代农业研究示范中心主任沈伟桥教授说,“要保护这一产业,必须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实现兰花以人工杂交为主结合自然选育。尤其在各主要兰种产区,建立保护区和育苗基地,并且通过立法的途径来保护兰花资源。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既没有行政权又需要经费支持,也只能呼吁有关部门能给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