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五版:旁听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生命至上的谈判专家

  口述:舒文剑
  整理:汪嘉林 胡凡  傅霖

  他是一位充满悲悯之情的警察,在他的眼里,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他的生命也值得尊重——
  生命至上的谈判专家

  他,身材健硕,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一下子能洞穿他人的内心。在一次次的突发事件现场,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进犯罪嫌疑人的内心世界,消除他们的恶念,化解危机。
  他就是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舒文剑,一位谈判专家,从警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最前线和犯罪分子面对面较量。然而,他又是个充满温情的人,在他眼里,生命胜过一切,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应该给予他生存的机会。

  从拳击手到特警队员
  很多人都说我长得特别像干公安的,一看就是电视剧中的警察形象。其实我以前是个拳击运动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省拳坛也算是小有名气,曾获得过省九运会和省首届拳击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
  1991年,金华市公安局成立了特警大队,我被特招入队,就这样,我从一个运动员转型为一名公安民警。当时特警队里都是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他们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嫉恶如仇,当年的我也是那样年轻,回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
  1992年夏天,也就是我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二年,遇上了真正的实战。当年8月6日下午,两名歹徒在金华市郊劫持了一辆出租车。歹徒一前一后坐在车里,前面的那个将刀架在司机的脖子上,后面的那个拿着一把螺丝刀抵在司机的后背。
  当时情况万分紧急,特警队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对该辆出租车进行了堵截。被警方拦住去路的歹徒情绪十分狂躁,透过车窗拼命地叫嚷:“穿警服的不要过来,反正是活不成了,大家一块死了算了!”
  当时我看到歹徒握着刀的手在不断地抽搐着,刀锋几乎嵌入了人质的皮肉之中。司机显然受到了惊吓,呆坐在驾驶室里,一动不动。
  这种情况对警方来说,形势十分不利:歹徒缩在汽车内,而汽车周围是一片相对开阔的空地,一明一暗,警方的一举一动被歹徒看得清清楚楚。怎么办?硬攻显然行不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及人质。必须将歹徒的注意力充分吸引过来,给其他民警创造采取行动的机会。
  为了不让歹徒有过激行为,我脱掉警服,光着膀子走了上去。“嗨,我是过路司机,你们怎么回事儿啊……”我自称是过路司机,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刚走了没几步,歹徒便在车内叫喊,让我不要靠近,否则就对人质不利。此时,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了,无论是歹徒还是人质情绪都越来越不安,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将很难保证人质的安全。于是,我继续通过交谈吸引歹徒的注意,就在这时,耳边忽然响起了“啪啪”两声枪响,原来车窗另一边的特警队员采取了行动,当场击中歹徒,人质顺利得到了解救,劫持者一死一伤。

  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即便是歹徒,生命的离去总会让人感到极度不安,直到现在我都一直在思考,在处理这些劫持类案件时,是不是能有一种更人性化、更平缓的方式,让他们放弃抵抗,消除他们内心的恶念,而不是让他们丧命于枪下。其实有时候想想,这些歹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弱势群体,他们在婚姻情感和经济债务的认知上出现偏差,不懂得运用法律等有效手段去解决问题,假如给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重蹈覆辙。
  多年之后我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肯定。2004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首届反劫持制暴战术谈判高级研修班。在接受培训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通过谈判来解决劫持类案件的方式方法。很多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数据让我大开眼界。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谈判手,95%以上的持续对峙劫持类案件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处置劫持和绑架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以训练有素的谈判手作为媒介,采取近距离对话的方式,终止其犯罪行为。而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从警理念也在这时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之中。
  记得研修班的学习结束不久,义乌便发生了一起劫持案件。2005年8月26日下午,在义乌的某工厂内,贵州人彭某手持一把菜刀和一把剔骨刀劫持了前女友的姐姐,并要求马上见到前女友。
  劫持人质地点是一幢小楼一楼和二楼平台的拐角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除了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之外很难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我赶到现场的时候,义乌警方已经和彭某对峙了两个多小时,彭某的情绪极不稳定,稍有不慎,惨剧随时可能发生。
  我到达现场后第一感觉就是要稳住彭某的情绪,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我了解到彭某与哥哥的感情很好,通过他哥哥来说服彭某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就在这时,义乌警方也已经将其哥哥从诸暨接了过来。
  当时,我以彭某哥哥朋友的身份进入劫持现场和彭某进行谈判。我走进院子,看到彭某背部紧贴着墙站着,左手将一把菜刀架在一女子的脖子上,右手拎着一把锋利的剔骨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靠近对方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我静静地观察着彭某,而他却似乎十分不耐烦:“站住!你是谁?”“他是我在诸暨的朋友,你昏头啦?干出这种事情来!”彭某的哥哥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几句话就让彭某的情绪平缓了下来。
  我知道,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我干脆先入为主:“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角色就是扮演一个倾听者,静静地听他叙述,伺机采取下一步行动。
  就在这时,义乌公安局局长黄宝坤走了进来对彭某说:“都这么长时间了,在这里总不是个办法。”我一听这话觉得机会来了,便附和道:“那你们派辆车来,我们走。”黄局长心领神会,而彭某也开始慢慢地从楼上挪了下来。
  彭某手里拿着两把刀,还要牢牢地抓住那个女子,行动非常不便。于是我乘机让他把其中的一把刀交给他哥哥。彭某答应了。就在彭某挪到院子门口时,乘其不备,我一把夺下彭某手里的刀,然后将其牢牢摁住。
  没有任何伤亡,事件顺利解决。其实当时一切就绪,狙击手也早已就位,在那个场合下,开枪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我觉得这一枪不应该打。只要能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事件,就没理由让一个生命逝去。
  后来了解到,彭某其实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之所以会做出这样极端的事情,也是因为在没人开导的情况下,走进了情感的死胡同。

  解决心理问题
  避免危机事件
  有些人劫持人质是为了情,有些人劫持人质是为了钱。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劫持案件的发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劫持类案件几乎没有,九十年代中后期有一些,而过了2000年,如何处置好劫持类案件已经成了我们特警队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经济越来越多元化,很多民间经济纠纷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激化为劫持案件。2006年3月2日发生在金华的一起案件就属于这种性质。
  这件事情发生在金华某酒店内,当时朱某是去催讨21万元欠款的,可是双方没谈拢,最终情绪激动的朱某将该酒店财务经理劫持为人质,威逼酒店归还所欠的21万元。
  在接到命令之后,我带着队员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地点。由于我和朱某年龄相仿,很快便有了共同语言。让我没想到的是,朱某是个十分爽快的人,他直言不讳地说只要酒店还钱,他立马放人,说话算数。
  其实这21万元和这家酒店的现任董事长没有关系,是酒店前任老板和他之间的事。由于当时合同的条款没约定清楚,所以到最后谁也说不清了。但在这个时候,解决危机胜过一切。我马上交代酒店董事长拿21万元来摆在朱某面前。
  朱某看到钱之后非常守信,把人质推开后便束手就擒。我为朱某感到遗憾,其实如果当初订立合同时,能规范一些,或者事发后朱某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就不会演变成一场恶性事件了。
  我想,作为警方的谈判员,他所面临的工作就是通过谈判来化解危机,但同时,我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孤僻的人提供帮助,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这样可能会避免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