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石灯会推陈出新首设法制灯彩 绍兴祝福坚守传统借此检视心灵留住年节就是留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本报记者 陈卓 通讯员 李枫宇 程琳菲

元宵灯会引来外国友人驻足观赏
春节、情人节刚刚过去,元宵节又接踵而来,这是一年中节庆最密集的时节。然而,这些年来,总是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叹起苦经:吃喝玩乐似乎都不缺,可为什么每逢过年过节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年该怎么过才能找回儿时的“年味儿”?这节该到哪里过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传承弥新的氛围? 200多平方米的大型法制宣传牌,600多条妙趣横生的法制灯谜,栩栩如生的法制灯彩……今天,它们正和其他“各显神通”的彩灯一起点亮海宁硖石灯会。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去那里走走,看看被评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之一的海宁市(硖石灯会),能不能让你对元宵的美丽憧憬成真?
法制灯彩: 首次为硖石灯会添彩 房子爷爷长须飘飘,当它乐呵呵地问起已满70年的宅地使用权当如何处理时,旁边的一个卡通小朋友拿出《物权法》,作出“住宅用地使用权届满自动续期”的醒目提示…… “国家新实施的《物权法》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就尝试着在这次灯会推出法制灯彩,并在2组灯彩的16个版面上以动漫图画的形式对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进行展出,希望大家在赏灯的同时,多关注一些普法知识!”海宁市普法办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上个月,省文化厅刚刚正式公布了首批18个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元宵节保护基地,就包括硖石灯会、台州府正月十四灯会和泰顺百家宴三个。 “张果老骑驴”,“慢慢走”,“曹操率众下江南”,“八月桂花六月开”……这些谜面后所隐藏的司法用语(谜底)分别是什么?此次硖石灯会上,海宁市普法办还以灯谜活动为契机,推出了600多条类似的法制灯谜。 “硖石灯彩”历传千年,久盛不衰,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也是灯彩艺术宝库中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海宁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2002年9月22日,文化部授予海宁市为“中国民间艺术(灯彩)之乡”。2006年,硖石灯彩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 海宁市普法办有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硖石灯会是一次难得的大型灯会活动,他们首次以这种方式进行专题普法教育,既是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以文化平台为依托进行普法活动的一种尝试,也是为这场传承弥新的大型灯会添彩。
哪里过节: 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成指南 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上个月,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绍兴县(春节祝福)等18个地区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早在去年11月,全省就开展了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的申报工作,各地推荐了47个地区申报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报地进行认真论证评议,最终确定的这18个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历史渊源悠久,节日内涵丰富,传统习俗完整,地域特色鲜明,人民群众广泛认同,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得好。 其中绍兴的祝福,是绍兴城乡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景象。相传起源于元代,绵延至今,通常在年终,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举行祭典。鲁迅小说《祝福》及由此改编的电影,更是扩大了它的影响。如今,办“祝福”依然是绍兴千家万户的必备“功课”。绍兴人更是将祝福视同一年一度的心灵鸡汤,是一个端正心灵、反省内心、重拾希望的时刻。 2月14日情人节刚刚热热闹闹地过去,不少专家感叹: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情人节——七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她,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七夕的独有魅力。 这不,如果想体会原生态的这种魅力,专家推荐了两个七夕节保护基地:萧山(祭星乞巧)和武义(接仙女)。 这些入选省级保护基地的地方,也将同时被推荐到文化部,参加全国级保护基地的角逐。
传统节日: 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 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翁敏华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中讲到,传统节日,是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是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也是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传统节日,历来就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所处的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翁敏华教授认为,直至今天,我们也幸好有传统新年,亲朋好友走动、沟通,有了一个极好的时间节点和平台。 “节日是我们民族的祖先写在时间表上的‘备忘录’,全世界的华人人同此心,都在阅读、书写这份‘备忘录’。一年中有这么多特殊的日子,我们吃同样的东西,举行同样的仪式和活动,实在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在维持着这些。” 去年,国家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此中也有深意。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翁敏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