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多发 网警春节提醒本报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黄海涛
截至目前,我省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509万人,居全国第三,网站数量已达91509个,居全国第五。 春节又是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峰期,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根据去年受理的网络犯罪案件,总结出了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和相应防范要点。
犯罪分子设置的网络陷阱 1、设立“钓鱼网站”
快过节了,王小姐想买些小礼物送给亲戚朋友,可是一直没有时间逛商场,正巧她收到一封广告促销邮件,里面的商品价格还真诱人,于是她登录并Shopping了一通儿。可是没过几天,当她想通过网上银行缴电话费时,却发现银行卡里面的钱全都不翼而飞了。 这就是典型的“钓鱼网站”,嫌疑人通过建立假冒网站或发送含有欺诈信息的电子邮件,盗取网上银行、网上证券或其他电子商务用户的账户密码,从而窃取用户资金。 2、网上彩票“5分钟开一次”
刘先生在上论坛时发现了一个网站举行网上博彩活动,彩票“5分钟开一次”,设每注800元,最高奖励有500万。刘先生觉得很好玩,于是就按照网站的提示进行登记付款,却发现根本无法得到彩票兑奖号码。 同样的诈骗手法还有,预测彩票中奖号码,让事主汇款到指定账号进行诈骗。 3、利用网络游戏升级
宁波网监支队日前破获一起网上诈骗案件,嫌疑人设立了一个
“呆鱼网络”网站,出售所谓的网络游戏私服服务,共诈骗游戏玩家6000余元。警方称,许多游戏玩家想尽快过关升级,经常在网上向其他玩家购买虚拟装备,诈骗者就采取收款后装备不过户,或者临时过户后以装备被盗的名义向游戏产家申请要回的形式进行诈骗。 4、好友突然生病了
杭州的章先生突然发现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在QQ上说,自己生了重病,急需手术,能不能借5000元钱。章先生十分着急,赶紧打了个电话给这个朋友,才得知他的QQ账号最近被盗。发布消息的人应该是骗子。 警方称,诈骗者经常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他人QQ账号和密码,然后以车祸、急病等急需用钱的借口骗取其好友的钱财。
防范要点要牢记 警方提醒,以下防范要点不妨牢记心头: 一是要对所购买物品的市场价格有所了解。如果卖家所出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交货期限又很短,就需要倍加小心。尽可能使用支付宝等正规的第三方账户支付货款,做到先收货后付款。 二是仔细甄别网络卖家留下的信息。比如可以上网查看手机所在地与网上所留地址是否一致等。 三是不要轻易地泄密。不要将自己的网络账号、信用卡账号和密码泄露给陌生人,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电脑进行购物、支付等操作。 四是设置复杂的开机密码。及时升级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网银大盗等病毒、木马。 五是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如果你遇上了此类“好事”难以甄别时,请告诉你的亲戚、朋友或同事,一起分析有无可能,或直接咨询公安机关。 另外,春节将至,省公安厅网监总队希望广大网民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意识,发现网上有害信息和网络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网站为:www.zj.cyberpolic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