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3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第一阅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卧底丐帮记录最底层的生活
本报记者 陈岚 文/摄 通讯员 徐烈

  15年前,27岁的他和新婚妻子离开故乡安徽,来到舟山打工。怀揣着大专文凭的他本想在异乡打拼出一片精彩的天地,却处处遭受挫折。
  15年后,从打工一族中走出来的他已是一名真正的记者,采访了数千名外来打工者,真诚地记录下他们在舟山的希望与失落、快乐与苦恼、孤独与躁动、挣扎与奋斗。
  卧底“丐帮”,他理解了尊重的含义;情系民工,他要唤醒城里人的包容和外乡人的斗志。透过他的视线,我们看到了太容易被忽视的草根阶层的生态,也记起了曾停留在内心深处的友善和爱心。

  “人人生而自由。即使一个乞丐、一个妓女,都有他的尊严。”
  卧底丐帮: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

  2002年,为了暗访街头乞丐,在几次试探性的采访均告失败的情况下,王亚中索性留须蓄发一个月,胡子拉碴,头发蓬乱,穿上破了3个洞的解放鞋,从垃圾堆里随便捡了几件破衣一裹,开始了卧底丐帮的生活。
  经过踩点,王亚中找到了一间住着十几个乞丐的破房子,以找不到工作为借口,和他们住在了一起。
  “丐帮”里的故事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在舟山市区的乞丐中,差不多有40%的人是把乞讨当成了赚钱的营生。有的用讨来的钱盖了楼,有的用讨来的钱让5个儿子都娶了妻,还有的靠乞讨供养了两个上大学的儿子……”
  然而,卧底的日子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当时住在那座被废弃的老房子里,地上只铺了一层薄薄的稻草。我和一个70多岁的老乞丐睡一个被窝,那老大爷甚至一个月也不洗一次脚,脏兮兮、臭烘烘的,每天晚上脚都伸到我嘴上……我曾想洗脸、刷牙,都被他制止了。他说,洗得白白净净的谁还给你钞票,说着还抓把灰往我脸上抹。”
  之前的几年打工生活,让王亚中学会了不少方言,所以乞丐们对他没有设防。为了不引起乞丐们的怀疑,王亚中和他们一道早出晚归,有时还煞有介事地与其他乞丐争地盘。
  一天晚上,他戴一顶破毡帽正在肯德基门口乞讨,远远看见自己的妻子带着4岁的女儿过来了。王亚中赶忙压低帽檐,怕女儿看见。女儿在进门的一刹那又折回身,说:“妈妈,这老爷爷很可怜的,给他一点钱吧。”说完,女儿的小手把一枚伍角硬币投到他的瓷缸里。王亚中转过身去,禁不住“老”泪纵横。
  半个月的卧底生活后,王亚中的力作出炉:《街上的乞丐是真是假?》。文章一经刊出,立即在舟山引起强烈反响。
  因为文章里写到了一些乞丐假装残疾的细节,见报后,那些乞丐的“生意”惨淡了不少。后来,王亚中特地买了猪头肉,再一次来到那个被废弃的老屋,算是登门道歉。在一番真诚地表白之后,王亚中的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谅解。“其实,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最需要的第一是尊重,第二是尊重,第三还是尊重。”

  “我会关注打工队伍中的杰出人物,用他们来树立一面镜子,让打工一族在获得尊重的同时,更能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情系民工: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99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王亚中采访过的打工者已有3000多人。而被他的报道影响和感动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张新武是安徽阜阳人,退伍后留在了舟山。2003年,他的儿子张阿伟被查出患上了血友病,夫妻俩为治孩子的病四处求医,倾家荡产。此时的王亚中,在舟山打工一族中已经颇有名气,在这一家人几乎绝望之际,王亚中将他们的困境见诸报端,还联系其他媒体对张新武一家的情况作了报道。
  3天后,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城市的来自不同省份的打工仔,从四面八方涌向王亚中的暂住地,为小阿伟慷慨解囊。捐款中,有的是拾破烂一天刚挣来的,有的是擦了几天皮鞋赚来的,有的是建筑小工刚发的工资,甚至两名七旬老乞丐也各捐了6元钱……随后,不少市民、企业、个体老板也将几百元、几千元不等的捐款送到张新武手中。直到今天,还有好多舟山市民在密切关注着王亚中对这一家人的跟踪报道。
  舟山育才外来工子弟学校校长周毅峰则说,正是王亚中的积极宣传,才使学校不断壮大。现在,本地好多市民、单位还跟学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而王亚中自己捐给学生们的学习用品也已不计其数。“其实,亚中自己也挺困难的。上有父母,下有妻女,靠媳妇摆个小摊维持生计。他对自己很吝啬,都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对弱者却很大方,对采访对象的帮助很多。”周校长说。
  在王亚中看来,关注民工是他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筹款捐钱、维权跑腿,面对有困难的采访对象,倾囊相助也是家常便饭。说起这样做的理由,他的回答依然朴实:“不为别的,只想为打工的弱势群体做点实际的工作,因为我本身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唤醒更多人的意识,来保护这一群体的利益。”
  如今,王亚中已经被舟山电视台聘用,在民生类栏目《千岛视线》中担任记者。而他自己的故事,也被各级媒体广为报道。
  近几年来,王亚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打工一族在这个城市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现在,他的报道题材也有了很大的拓展:“我会关注一些打工队伍中的杰出人物,用他们来树一面镜子,让打工一族在获得尊重的同时,更能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王亚中印象

  来到舟山,记者很快就联系上了王亚中,他手中拎着一架摄像机,从采访现场匆匆赶来。还没聊上几句,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每天连轴转地工作,是他现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
  王亚中说,他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来之不易。
  来舟山之前,王亚中已在家乡的一家企业做到了管理层,然后被单位送到合肥工业大学成人高校学习管理专业。可是,1993年刚到舟山时,他找工作却处处碰壁。“面试的时候,我告诉人家我是个大学生,根本没人相信。当时那身寒酸的打扮和安徽口音,让招工的人觉得我是个骗子。”
  没钱租房,幸好遇到个好心的舟山人,把曾养过猪的棚舍打扫一下,借给他住。“猪圈里臊臭难闻,但好歹也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和妻子找来硬纸板、编织袋铺在地上,把被子往上一放,算是我们在舟山的第一个家。”
  回忆当初的艰难,王亚中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他做过建筑小工、装卸工、油漆工,为人家割过稻、种过田,卖过报纸,也为一些企业搞过宣传策划。
  “换那么多工作,都因为我是个见不得不平事的人。当时在建筑工地干同样的活,本地人每天可以拿100元,但外地人只能拿50元,最多70元,有的甚至干了活还拿不到钱。你放眼看看,这个城市的每一幢新楼、每一个码头,哪儿没有农民工洒下的汗水?”说到这些,王亚中有些激动。
  当时虽然心中有很多不满,但王亚中也只能通过“炒老板鱿鱼”来泄愤。直到1995年的一天,他遇到了一件改变命运的事。
  那天,王亚中和老乡一起乘坐小巴,司机多收了他们一元钱车费,还用一些肮脏的字眼侮辱他。王亚中反驳了两句,没想到却招来更多本地人的攻击。后来,这辆车因为超载被警察罚款,王亚中当时即投稿《舟山日报》。两天后,此事被《舟山日报》报道,有关部门对车主给予扣车半月、退款道歉的处理。在车管所领导的监督下,车主上门赔礼道歉。
  “那件事让我高兴了好几天。之前我也遭遇过这样的委屈,比如老板拖欠工资,把我逼急了,我也采取过暴力,但毕竟不是正途。那次之后,我发现,原来用笔去和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作战斗,可以那么酣畅淋漓。”
  从那以后,王亚中频繁地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向当地媒体投稿,并在一些省级刊物上以笔名发表了不少文章。
  记者和王亚中边走边聊,来到了路边的擦鞋摊前,两个擦鞋的妇女很快认出了王亚中,王亚中也很亲切地和她们唠起了家常。原来,她们曾经过着和城管打游击的流动擦鞋的日子,正是王亚中的《走进擦鞋一族》等一系列报道,才使她们拥有了固定的擦鞋点。现在每个月只要交少许费用,就能安心擦鞋了。
  在舟山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找到这样被王亚中报道和帮助过的打工者。这些年来,他采访了数千名外来打工者,对他们在舟山的希望与失落、快乐与苦恼、孤独与躁动、挣扎与奋斗,都作了真实的记录。
  “正因为我从他们中来,所以更能体会他们的感受。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希望看到身边的打工兄弟,能在这座他们付出过汗水的城市里,生活得幸福。”说到自己的心愿,王亚中笑得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