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5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法官请来心理医生为未成年被告人“把脉”
徐显锋 袁承志

  本报讯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将心理矫治方法引入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目前已帮助十余名未成年被告人重塑健康向上的心态及行为模式,降低了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率,促进了社会和谐。
  今年1月4日,来自安徽的未成年人小虎和小钱,跟随老乡到普陀区渔市大街的一家美容院索取“保护费”,老乡持马刀进入店内,小虎和小钱持刀在楼下望风,事后各分得250元。6月8日,普陀区检察院以小虎、小钱等被告人涉嫌抢劫罪向普陀法院提起公诉。
  普陀法院少年庭承办法官在审查案情时获悉,小虎等两人在被拘留后一直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承办法官做了几次沟通工作,均因两被告人不配合而收效不大。于是,法院邀请心理咨询师为他们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两人渐渐敞开了心扉。法官从中了解到,小虎和小钱两人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家长的管束,很早就辍学,到舟山后一直在社会上“混”,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讲江湖义气,只是小打小闹,关几天就应该没事。法官和心理咨询师于是对症下药进行帮教,促使两人真心悔改。
  据了解,普陀法院少年合议庭在判后还进行延伸帮教工作,使未成年犯在各方面得到指导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