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6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平安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三增三降一提高”的奥秘
绍兴县源头维稳的经验受到中央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本版撰稿 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绍兴县是块经济热土,在这里,经济指标、流动人口、群众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然而,这里的刑事发案总量、安全生产事故、越级上访总量却逐年下降,换来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的逐年提高。绍兴县人认为,这是他们特有的“三增三降一提高”现象。
  在柯桥开了12年出租车的赵师傅见证了绍兴县的变化。他一边开车一边告诉记者说,他以前看见过不少打架斗殴案件,然而,“现在几乎见不到了,绍兴真的平安了很多。许多外地人都买了房子,准备在这里扎根。”
  在绍兴县政法委,记者了解到:到今年,绍兴县已经连续十年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
  今年7月13日,中央维稳办调研组来绍兴调研,对绍兴的维护稳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维稳办信息室副主任刘亚非说,源头维稳有两大内容,一是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研究部署工作时,就要考虑到新制度的实行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否能够被群众所接受;二是对已经发生了、反映出来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抓住关节点,处理结果尽可能被群众所接受。绍兴县的源头维稳经验涵盖了这两方面的内容。

  30面“旗帜”高高飘扬
  在绍兴县,有30面维护稳定的“旗帜”,“旗帜”的主人是绍兴县的10个乡镇、10个行政村以及10家企业。
  “一旦我们发现当地有好的做法,就马上进行总结、提炼、培育、宣传、推介。”绍兴县政法委专职副书记金强说。从2005年开始,绍兴县就高度重视典型的示范辐射效应,他们希望这些经验能迅速跃升为对全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样板”。

  这些经验来自于最基层。夏履镇莲东村就是著名的“夏履程序”的发源地。莲东村村党支部书记柯传友去年在村里的工资是44505元,这个数字是镇里和村民代表共同决定的。
  每一年,莲东村参加评议的党员、村民代表手上都会收到一份“村干部报酬民主评议表”。根据“村干部报酬民主评议计算方式”规定,镇党委、政府先根据村里的业绩计算村干部的报酬,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根据党员、村民代表的评议结果,上下浮动20%。村支书柯传友的镇定工资是43033元,由于村民认为他在村里干出了成绩,所以评议后增加了1472元。
  不仅仅是村干部的工资由村民参与评议。在莲东村,村里的一切事务都按民主管理办事,让群众知情、参与、决策并监督。
  村里家家户户都拥有一本《村级民主管理手册》,每到年底,413户人家还会收到村两委发出的意见征求表,请村民对明年村里要做的事情提出意见和要求。
  村里还设立了一个独立于村两委的村民主监事会和一个理财小组,对村里的各项事务以及经济情况进行重点监督。
  莲东村的经验经过培育总结后成为绍兴县维护稳定工作的模式之一,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大媒体上进行宣传。
  “绍兴县特别需要一大批能够解决社会稳定问题的具体经验。这些经验来自19个镇街、300多个行政村以及20000多家企业,它们稳定了,绍兴县也就稳定了。”金强说。如今,绍兴县拥有了夏履镇“民主程序”、杨汛桥镇“导访制”、福全镇“职工维权”等30个维稳经验。

  村里有了导访员
  “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是许多地方维护稳定工作的目标。然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信访是无奈之举,他们急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绍兴县做到了这一点。“当我们从群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时,工作思路会豁然开朗。”金强如此形容绍兴县杨汛桥镇的“导访制”。

  跑运输的老洪就是“导访制”的受惠者。今年9月11日的一起车祸后,因为害怕死者家属的暴力行为,他和家人“有家不能回,有班不能上,有书不能读”。然而,杨汛桥镇的“导访制”顺利地解决了两家人一触即发的矛盾。
  9月11日,老洪开着货车与驾驶二轮摩托车的徐某在江夏公路杨汛桥展望村地段相撞,导致徐某受伤严重。当时,路上一直没有过往车辆,着急的老洪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开着出事的货车送徐某去了医院。徐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她的家人十分愤怒,要求老洪承担全部事故责任。然而,由于老洪在事故发生后用货车送徐某去了医院,导致事故现场被破坏,交警部门无法做出事故责任认定,要求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责任认定没有出来,如何赔偿成为两家人最大的矛盾。洪家和徐家的矛盾不断升级。好几次,徐某的家人冲到老洪家,闹着要求赔偿,情绪十分激动,吓得老洪和家人不敢回家。
  “村里的导访员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很快上报到镇综治中心。我们邀请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纠纷,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到交警大队、交警支队以及法院去‘信访’,听取各部门负责人对此事的认定与看法。”杨汛桥镇综治中心副主任陈建刚说。
  在杨汛桥镇,每一个村以及镇综治中心都有自己的导访员,他们的任务是对上访群众实行“引导、劝导、疏导、向导”,使之走上依法有序解决诉求之路。
  在得知徐某是在下班途中被撞时,导访员积极主动地与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帮助徐某申请工伤赔偿。导访员积极主动地介入矛盾,让本来错综复杂的纠纷被逐渐理出了头绪,而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同,让他们心服口服。如今,老洪与徐某的家人已达成了赔偿协议,而徐某的工伤认定也在进行中。陈建刚说,每隔几天,他都要打电话去劳动部门问问此事。
  像杨汛桥镇这样的“导访员”如今活跃在绍兴县的19个镇街以及300多个行政村中。2007年11月12日,绍兴县委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导访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导访制”。绍兴县政法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导访员”由各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成员、驻村(居)指导员和村(居)主要干部组成。他们将对上访起到引导、劝导、疏导、向导的作用。“能够在本级解决的,就运用行政、司法调解途径给予解决,本级解决不了的,还可实行信访代理制,由导访员代为信访。”
  中央维稳办调研组也对“导访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导访制”是绍兴县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且行之有效的一种安民新模式、维稳新机制,在全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他们将“导访制”的做法编写成简报,向全国进行推介。

  职工维权有“娘家”
  按照惯常思维,通常是矛盾和问题出现以后再去考虑解决的办法。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绍兴县跳出了这一惯性思维,致力从源头维护稳定。“源头维稳”不仅仅体现在绍兴县的决策形成、政策制定过程中,体现在村居社区、工矿企业的维稳防线中,更体现在绍兴县对“新居民”的管理与服务当中。

  又到年底,对于许多外来打工者来说,“讨薪”又将成为他们面临的难题。在绍兴县福全镇,这样的难题却越来越少,因为当地政府为他们建立了职工维权的层层防线。
  福全镇在镇综治中心建立了职工维权服务站,同时在企业设立了职工维权服务点,由工会主席和外来职工代表担任“维权两大员”。同时,维权服务站还在辖区企业里设立了69只“职工信箱”,接受职工就企业发展、职工生活、工资福利、工伤处理、困难救助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看法。
  职工维权站和维权点的工作人员不仅仅出现在纠纷发生之后,而是更加注重“防患于未然”。在事先,维权服务站一般会将工资、工时、工伤等问题作为重点,通过企业与职工共同协商的决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加以明确。在事中,针对“职工信箱”中收集到的工时偏长、工资偏低、环境偏差、文娱偏少等具体问题,维权站会主动出面,引导职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而一旦发生权益纠纷,维权站又成了职工的“娘家”,及时介入解决纠纷。
   “我在这里工作,觉得很幸福。工资是按月拿的,厂里的文娱活动也越来越多。”在福全镇一家纺织企业打工的安徽工人小王告诉记者说。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乡镇一级大有可为。”金强告诉记者,在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中,绍兴县已经在体制人员、经费保障、服务维权、管理方法、考核机制等各方面较好地实现了突破,而今后他们将针对流动人口的现状,探索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从源头上维护稳定
  绍兴县政法委副书记  金强

  绍兴县作为经济强县、市场大县,目前既处于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矛盾凸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一大批能够成功解决社会稳定问题的具体经验,以推动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绍兴县委政法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基层工作的亮点进行挖掘、总结、培育、提升和推介,先后推出了30个亮点经验。
  在30个亮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在绍兴县不断深化发展“枫桥经验”,并形成具有绍兴县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和做法。
  目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行杨汛桥镇的“导访制”、夏履镇的“民主程序”和福全镇的“职工维权”等经验,致力于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重点抓住“做出决策、形成制度和服务群众”三个环节、“村居、企业”两个领域和“外来人员”一个群体,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