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绿地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荣获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直指医疗腐败
震撼力来自对民生的秉笔直书
本报记者 陈卓

  儒雅,谦虚,浅浅的微笑。初次见面,在东三省土生土长的朱晓军似乎和人们印象当中“东北汉子”的形象不太搭得上调。同样,看他的文章,感叹号很少用到;听他的言语,调子亦不抑扬顿挫。但低调甚至有些腼腆的他,不久前扛起了一面旗帜——他以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
  同时,朱晓军也是全国业余文学作家中的首位获奖者。评委给予这篇矛头直指医疗腐败的作品的评语是:“《天使在作战》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战斗性,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敢于秉笔直书,是近年来涌现的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
  “震撼力”,是朱晓军这位“文弱书生”奉献给读者的精神食粮中,最常见也是最佳的标注。

  “这一崇高荣誉与其说授予我,不如说是授予她”
  几乎每个获得重大奖项的人,在走上领奖台举起奖杯时,都会用很多个“感谢”来表达难抑的激动和深远的感恩。朱晓军也不例外。他感谢报告文学评委对《天使在作战》的一致认可,感谢中国作家协会将这一重要奖项授予他这样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也感谢责任编辑的支持、鼓励以及读者的厚爱。但他用了一句特别的话来感谢这篇报道文学的主人公陈晓兰医生——“这一崇高的荣誉与其说授予我,不如说是授予她”。
  陈晓兰是在上海山阴路——鲁迅故居旁边长大的。她的父母是旧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她的父亲听说医院将紫外线说成激光时,愤然喝问:“医生怎么能骗人?”她的母亲屈湘培临终叮嘱道:“晓兰,你是医生,病人不懂你懂,你要保护病人的利益!”在他们身上,朱晓军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格。“从这一意义上说,陈晓兰医生和她的家人才是这一作品真正的原创。如果没有陈晓兰与医疗腐败的抗争,也就不会有这部作品的诞生。”
  在创作《天使在作战》之前,朱晓军进行了实地采访,对当今百姓看病难的现象深有体会。“我的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当她出诊时,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每一位病人。她总说,医生是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的,要一心一意地为患者看病。医生应该跟生命和健康站在一起,要和病人一起跟疾病作战,而不应该利用别人的疾病来捞取钱财。”因此,在得知陈晓兰用9年的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医院利用假器械为病人进行假治疗,甚至为此两次被迫离开医疗岗位的事件后,朱晓军非常震惊。
  “为什么这样一位好医生在卫生系统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反而屡遭打击?为什么那些造假的厂商、用假的医院没得到应有的处罚,谋财害命的人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到底是法律出现了漏洞,还是执法部门出现了问题?”
  陈晓兰没有很高的学历,却有知识分子的高尚操守;她没有高级职称,却有着知识分子可贵的良知;她不是作家,却有着鲁迅那样的“硬骨头”;她不是战士,却始终不屈不挠地为病人的利益而奋斗着。最终,陈晓兰的这种精神感动了病人、感动了部分医生和护士、感动了社会、感动了朱晓军。《天使在作战》也因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天使在作战》,让人们了解真正的天使和‘正版’医生。”

  “报告文学作家就应该属于挨打的那类人”
  在省作协专门举办的“朱晓军报告文学获奖作品座谈会”上,无论是真诚的赞叹还是中肯的评价,朱晓军总是面带微笑地认真听取。
  “鲁迅曾说过,讲假话的人能获奖,而讲真话的人可能挨打。那么,报告文学作家就应该属于挨打的那类人。”他的发言,让人感觉到他并不强壮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这个奖也不是授予我个人的,而是授予当今社会仍然坚持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所有报告文学作家的。”在朱晓军准备的获奖感言中,他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他坚持认为,报告文学是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脊梁,不论什么时候,知识分子都不能丧失良知和操守。同时,报告文学也是一种高风险写作,不仅需要文学素养,需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思考和剖析,更需要有良知、魄力和胆识。
  “文学的力量越来越弱了,弱得都快支撑不住自己了,这是不对的。”朱晓军觉得,报告文学是不该媚俗的,是不该成为“马屁文学”的,是不该成为有钱人或有权人歌功颂德的工具的。如今,报告文学有点边缘化了,在读者关注的问题上已见不到报告文学的身影。报告文学是报告(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从报告的本身来说,是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报告的关键在于作者的良心、良知和责任意识。“真正的报告文学是来自时代前沿的、具有忧患意识和批判性的。”

  “笔表达出来的东西更符合我的本性”
  2003年,朱晓军的女儿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朱晓军和妻子送女儿时,突然萌发了把根扎在杭州的想法。从此,报告文学界少了一名颇有声望和人缘的好编辑,大学讲坛上多了一名满腹实践经验又执着的好老师。
  告别了二十多年媒体生涯的朱晓军,在几家杂志社编辑的耐心劝说下,他发现自己仍然放不下创作。经过和编辑的反复讨论,朱晓军最终选定了陈晓兰的故事。
  “当获悉自己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的那一刻,我心里涌动着无限的兴奋。这是意外的殊荣。”正如朱晓军所说,这个“意外的殊荣”带给他的并不是简单的满足感,而是对报告文学、对写作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对教学写作的启迪。
  以前,每当拿全身心的力量去完成一篇报告文学时,朱晓军都会感到无比轻松。在众人眼中个性温和儒雅的朱晓军,原来将声嘶力竭的呐喊全都倾泻在了报告文学的字里行间。“笔表达出来的东西更符合我的本性。”写到动情处,他一边敲打键盘,一边让泪肆意流淌。以后,他还会这样。只是,作为老师,他会越来越多地将写作体验和学生分享,希望他们理解写作的真谛。
  “教散文写作是最幸福的。”朱晓军回忆,那个学期,他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散文。晚上,他坐在灯下,细品学生的习作,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就像一位学生坐在对面跟我聊天。”他怀念起最初最纯的师生情谊。
  “我从小就不是那种很会说话、会说让人高兴的话的人。”在课堂上,朱晓军保持了这一风格,将严谨渗入每一细节。因此,他自感与学生交流不够多。不过,他正在努力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弥补。比如,最近他就将一篇名为《预科》的文章与学生分享——那里面就饱含了他对“师生情谊”的理解。
  朱晓军还与浙江理工大学的另两名教授一起开设了一个写作实验班,帮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本来面目,还写作一个真实的状态。“希望他们将来写得都比我们好!”

  朱晓军简介:
  朱晓军,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1955生于沈阳,1976年参加工作,当汽车修理工。1978年,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机械专业,毕业后当过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编辑、副编审、编审,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报告文学、散文和纪实特稿写作,出版有报告文学《大荒羁旅——留在北大荒的知青》等5部。曾荣获北京文学奖、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大奖等奖项。